浅议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2018-05-14蒋学军
蒋学军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做好农村音乐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域性人口迁移、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是影响农村音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多元化的人口结构及民俗背景下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音乐教育尤为重要,不但能健全学生的音乐认知架构,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艺术认知思维。鉴于此,本文就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主要问题;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实施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信息、艺术信息的传递引导机制对学习个体艺术逻辑认知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学习者的艺术认知形态。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已经从传统教育形态转变到个性化、兴趣化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健全学生的音乐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突出音乐核心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形态,以素质教学为核心,根据学生认知模式、个性差异、行为差异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至关重要。音乐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价值情操,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形成艺术爱好,促进学生形成艺术行为意识。真正突出音乐文化的引导性,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养成形成艺术素养。
二、目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农村音乐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如何培养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养成正确的行为价值意识是农村音乐教学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受到流动性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影响,有些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工作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限制性因素不但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且也降低了农村音乐教学效率。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由外部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带来的音乐教育的影响就要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以培养外来人口及随迁子女的音乐素质和核心素养为基础导向,健全农村音乐教育体系。
三、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务工人口和地域迁移人口的间接性流动
从城市人口教育角度来看,外来务工人口和地域迁移人口的间接性流动是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而言,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人口流动以追寻高经济收入为目的,偏向于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聚集。随之而来的便是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外来人口的流动性较大,随迁子女由于文化基础不健全,缺乏完整系统的音乐教育,其音乐认知思维和艺术素养较地域常住居民子女有所差距。
(二)文化背景差异
从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背景差异也是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性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地区内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结构。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交融导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在出于追求高经济收入目的会在工作的地区定居,这种长期定居的外来人口可称为“新市民群体”。
(三)教学资源的分配问题
音乐教育是基础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架构,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艺术思维理念和音乐认知标准。从现代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资源的倾斜分配是当前音乐素质教育体系建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农村学校而言,在区域经济、文化、人口流动影响下优质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农村所得到的专业性教学资源极为有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软硬件设施等。此外,虽然在经济发展视域下,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所倾斜,但是教学战略及教学决策的欠缺依旧影响着农村学校的资源体系建设。先进教学理念、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的缺乏注定农村学校难以形成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因此增强资源投入,健全农村学校素质教学体系已成为重中之重。
四、提高当前农村音乐教育质量的优化路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学
针对当前农村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要树立创新意识,针对区域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实施素质教学。素质教学是新课改后国家提倡的教学理念,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教学。新市民子女由于处在长期的地域流动过程中,其音乐价值观和基础音乐素质相对本地区长住人口子女有所差异,针对这种问题音乐老师就要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模式,针对新市民子女的认知差异、音乐基础素质构建新的课堂组织架构,以优化学生的音乐基础意识为核心,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价值观,鼓励其积极发展音乐特长。
(二)制定完善的音乐教学策略
针对多元性社会文化给农村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音乐老师要从音乐教育教学角度找寻突破点,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优化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健全学生的音乐认知模式,能够针对学生的文化认知模式、价值观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点,通过优化课堂组织结构实施层次化教学。一般而言,多元的文化背景导致学生的音乐认知意识千差万别。面对这种问题音乐老师要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出点,根据学生的音乐价值观和认知模式分组、分层次引导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优化课堂组织形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农村地区音乐教学资源分配
当前农村音乐教学中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学资源分配,以提高农村教学资源利用率为导向,根据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制定教学扶持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对农村学校的新市民子女的音乐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总结,结合教学需要调配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政府要健全农村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师资队伍、物质资源等,为农村素质音乐教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以此来健全学生的音乐素质。
(四)活跃农村音乐课堂
作为音乐老师在活跃美术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来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農村地区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流动性人口、资源缺乏是限制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实培养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作为农村音乐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多样地采用教学方式,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在音乐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与大自然交流,到大自然中去吸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学生能够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用心灵去感悟大自然中的声音,真正将音乐课堂当作是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较高学习热情的带动下积极表现,活跃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要想有效解决农村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作出分析,找到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优化课堂组织架构,创新教学模式为导向,加大对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资源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来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明珍.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