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北京

2018-05-14骆子愚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焦糖枝叶胡同

骆子愚

我的父母不是北京人,但他们来北京快30年了,而我在北京出生。我很熟悉这座城市,它既嘈杂,又幽静;既现代,又古朴。

北京的历史得从春秋战国说起。当时燕国的首都在蓟,今北京东南部。在汉朝,北京已经很发达了,在平谷、门头沟、房山有各种古代遗迹。晋与南北朝,北部边陲北京成为胡人的基地。唐代时,北京由卢龙、幽州两个节度防守,也叫燕云十六州,直到明朝定都北京。

我和很多北京人一样,住在胡同里。经过翻阅书籍,我知道胡同起源于元朝。现在除了莺房胡同、金鱼胡同等名为胡同实为街巷的“胡同”以外,其他胡同基本都保存着元、明、清旧制,以元、清最多。当然,也有一些民国时期的。我住在西四北二條。在西四北大街上,马达声、鸣笛声不绝于耳。可进了胡同一二百米,那声音就像尘埃一样,没了!

胡同里,我看到两个人在聊天。一个光头老人对黑袄老人说:“吃了吗您呐?”“吃咯!”“您嘛去?”“我啊,哈德门!”“噢,马克西姆吃鹅肝?”“不介,功德林买俩元宵。”“嘿,慢着您,我先走了。”听着京味十足。

入夜的胡同才叫美呢,简直就是“夜寂静,寒声碎”。路灯照着那棵三丈高的大槐树,下面的枝叶是金色的,上面的枝叶是暗黄色的,站远点儿看,真像焦糖做的棉花糖。嘿,瓦檐挡住了月牙儿。就这样,人们在寂静的夜里睡了,扔了嘈杂,抛了烦恼,等待下一个绯红的黎明。

每当周末有时间,我就会在各个胡同穿梭。虽然古籍云“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似牛毛”,但我还是不停地转。纵然高楼大厦、宝马奔驰越来越多,嘈杂也越来越多,那瓦房,那槐树,那北京话,那“三千六”与“牛毛”越来越少,但我仍然深爱着这些。改一句诗吧:“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

猜你喜欢

焦糖枝叶胡同
晚风
“牛饮”牌焦糖珍珠奶茶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诗情画意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雪竹(新韵)
胡同凶案
为什么烤红薯越靠近皮越好吃
东明胡同
诱人的焦糖是致癌“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