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
2018-05-14李娜
【摘要】随着《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发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成为国家战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本文结合《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对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为将来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这就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传统文化进入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普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知识、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其内容包括历朝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的总和。比如说:民族特色、生活习俗、节日节气、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等等, 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等。在现代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普遍感到焦虑、幸福感低下甚至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下,在国家制定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立场的国家战略目标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结合地域特色融入广大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让传统文化借助音乐教育的载体,从幼儿时期开始传播、浸染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受益终身。
二、农村幼儿园
农村地区幼儿园以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当地小学机构的附属幼儿园性质,多以学前班命名,私人创建的幼儿园多数以“看孩子”为主,到了大班则是逐渐小学化严重,而当地小学的附属机构学前班更是以小学知识为主,任教老师年龄要么普遍偏高,接触新鲜事物,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能力较弱,机会也较少,要么普遍太年轻,缺乏经验,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学前教育的培训,甚至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更别提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学前音乐课程没有专门的老师和教程,而合格的师资力量和师资团队是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学前音乐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首要条件,因此提高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除了政策支持外还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给农村幼儿教师增加一定的培训机会,以点带面,以“园”带“园”,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程安排,组织农村在岗教师参与学习和教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带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成长和发展。
三、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音乐教学注重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促使个性完善地发展。”从初步考察与《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多农村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还比较薄弱,很多幼儿教师不知道传统文化教育从何处入手,从幼师学生顶岗教学实习反馈来看,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以播放视频让幼儿反复的视听来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或者根本就没有音乐课,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落后、教师音乐教育理念不够明确、教师音乐教育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想提高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水平,使传统文化很好的融进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本地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主题活动,让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在实践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和技能,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经典著作与音乐教育
从《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通过诵读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字文》《游子吟》等活动来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言论著作到诗词曲赋,从理性光辉到优美意象无一不是我们的骄傲。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典著作的诵读与音乐的融合,让我们带领幼儿用吟诵的方式来一边歌唱一边诵读,借助音乐律动更好的理解记忆。
(二)民歌童谣与音乐教育
民歌童谣是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歌谣,具有歌词朗朗上口、旋律简单易学、节奏生动活泼等特点,以反映幼儿心理世界变化、表现幼儿日常生活情趣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针对河南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从“儿歌童谣教学”入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选取游戏类的儿歌《盘脚盘》“盘,盘,盘脚盘,盘三年。三年整,烙花饼。花饼花,二百八。一对果子兩对瓜,珍珠玛瑙满地抓。”让孩子们一边拍手唱一边玩,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律动,音调的起伏。还可以选取知识类儿歌《什么虫儿会发明》“什么虫儿声音大?什么虫儿会发明?什么虫儿像飞机?什么虫儿夜里凶?什么虫儿最勤劳?什么虫儿传染病?蝉儿声音大,萤虫会发明。蜻蜓像飞机,蚊子夜里凶。蜜蜂最勤劳,苍蝇传染病。”通过儿歌的唱诵,让幼儿一边感受音乐的韵律,一边掌握了知识。总而言之,儿歌童谣的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结合地域特点合理的选择适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儿歌童谣,一方面便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幼儿音乐教育的推进和发展。
(三)民族文化与音乐教育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多花,每一朵“花”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音乐财富。因此以民族为背景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主题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可以借助各民族的生活习俗,重大节日,比如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苗族的花山节等,通过少数民族歌曲、 少数民族舞蹈、节日大联欢等活动,增加幼儿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感受力、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力,鼓励、引导、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的表现力。从而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会音乐的内涵与魅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四)传统戏曲与音乐教育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有大约三百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另外还有昆曲、秦腔、花鼓戏、花灯戏、越调、梆子腔、二人转、皮影戏等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精神财富。将传统戏曲文化融合进幼儿音乐教育当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很大程度上符合孩子们的天性,而其中的打击乐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运用方式和表现手段,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奥尔夫“律动”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结合“民族打击乐”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拍腿、拍手等动作来表现戏曲的节奏,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易打击乐器,如鼓、串铃、铃鼓、碰铃、三角铁、木鱼等进行配乐演奏,以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之成为培养乐感、启迪智慧、协调合作能力等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的灵魂载体,必须从孩童时期开始抓起。因此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就应该开始寻找传统文化与各领域教学的融合。学前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教育方式和音乐魅力,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非常合适,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前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也可以得到很好地开展和推进,为促进广大农村幼儿的心理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出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娜.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J].大观,2018(02).
[2]郑荣新.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音乐启蒙教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
[3]张净敏.将民族文化教育融于幼儿音乐活动之中[J].幼教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