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初探
2018-05-14吴静
吴静
摘 要:中学体育课以田径项目为主,也是中考用来检测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标准。田径运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但是由于田径运动本身的特点使得现在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田径运动;特点;途径
经过长期的发展,田径运动在民间和中小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中小学已经把田径运动引入体育教学中,本文从田径运动的特点、功能入手,结合初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探析我们体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试图为促进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
研究对象:以桂林市民族中学初二年级9个班,374人,其中女生173人,男生201人。开展对体育课和田径运动喜欢情况调查研究。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发出现374份问卷,回收374份,回收率100%,调查问卷进行检验,符合论文的研究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课喜欢度71%,但对田径项目喜欢度只有28%。
二、导致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的因素
一方面因为田径运动有它枯燥的一面,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其二,受新兴项目的冲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种类繁多、更多的体育运动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更受青少年追捧,而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中小学学生追求;其三,教材内容缺乏新颖性。田径项目受自身特点的制约,大多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讲究爆发力,必须重复练习,体力消耗大,易疲劳;其四,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田径运动技术动作难,心理负担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田径运动由于其固定形式的重复练习较多,且在练习过程中都是通过个体行为来完成,学习过程枯燥,缺乏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其五,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有些中小学的体育器材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数量少,品种单一田径场地有限;其次是质量较差,保管与维护措施不到位,有效使用期短总体条件仍然较差,人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
三、初中体育课田径教学发展的途径
多数学校进行了田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施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有学校实行学生选项上课,开设体育特长班,把一些有田径特长的学生在一起接受训练,让更多的学生知道田径,认识田径,抓住学生的兴趣也就抓住了发展田径运动的根本。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
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竞争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竞技田径参与的人相对还是少数,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以游戏,团体合作,情景比赛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把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趣味田径”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拓宽田径教学内容,重组开发教材
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相结合,淡化竞技性田径课程。首先根据学生年龄段进行对田径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上投掷课时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情景比赛,从制作纸飞机模型到投出看看哪组完成的最好,最远,高年级的再玩投纸飞机可能学生会觉得太幼稚可以考虑砸“野鸭”等游戏,投球进圈等游戏。其次,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田径运动素材,比如跑类,扑鱼、听号令抢占征地、勇当排头兵,穿过封锁线等;跳跃类,跳皮筋、跳房子、跳障碍物、拐脚跳捉人、猜拳跨跳等;投掷类,擲飞机、丢沙包、砸“野鸭”等。再次,延伸和扩展田径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开展课外田径活动,田径运动会
学生在教室进行了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通过体验跑步带来的乐趣达到全身心的放松,我们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听着激昂的音乐进行小耐力有氧跑操。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一些跑的技巧传授给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耐力跑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也会感觉到成就感,对长跑的畏惧心理慢慢的减弱,抗拒心也就慢慢的取消了。学校每年都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校田径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在项目的设置应该开展集体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可参加体育项目。在运动会中培养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田径运动。在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同时来体现个人价值,同时不断地超越自我。
小结
从体育与健康的目标看,增进学生健康成为体育与健康的第一要务,为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增强运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采取适宜的运动负荷,使得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最佳的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维、张丽彦:对田径运动走向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