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课《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课例教学设计
2018-05-14崔静
崔静
【摘要】声乐作品《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选自歌剧《傲蕾·一兰》,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对傲蕾·一兰的赞美之情。这部歌剧围绕着女主角傲蕾·一兰展开描写,刻画了一个率领自己部落与俄寇斗争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声乐教学;讲授法;鉴赏法;示范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名称】声乐
【课题】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
【教材】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授课专业年级】中职六年制音乐表演专业初三年级
【授课时数】1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余开基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
2.《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这首歌是歌剧《傲蕾·一兰》中叶菲姆卡的咏叹调。傲蕾·一兰是我国祖居黑龙江左岸的达斡尔族多音部落希尔奇之女,17世纪中叶傲蕾·一兰率领部落,英勇抗击沙俄侵略军。
3.歌曲由带再现的三段式构成。第一段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平缓的节奏叙述性的音调,抒发了对歌剧《傲蕾·一兰》选段的赞美之情;第二段由四句体乐段加补充乐句构成,多变的节奏,起伏的音调,力度的变化,戏剧性的冲突,歌颂了傲蕾·一兰的不屈精神;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发了对英雄姑娘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演唱歌剧《傲蕾·一兰》选段《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能力目标:正确运用发声技巧,加强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通过完美的音色塑造,表现流畅准确的音乐形象;情感目标:感受歌剧风格韵味,理解歌曲中歌颂情感,正确塑造民族英雄的音乐形象。
【学情分析】
初三女生年龄较小,嗓音稚嫩,还处在变声期过渡期间,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较少,学生对声音形象的塑造以及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控制喉部肌肉力度,保持气息的平稳流畅,塑造共鸣位置高且圆润明亮通透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优势:音色纯净、视唱较快、乐感较好、有表现力;问题:喉肌易紧、共鸣较弱、高音位置不稳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两拍的切分节奏;(2)打开喉咙与稳定喉头。内容:(1)切分音符中八分音符X和十六分音符X时值所在的强弱位置。(2)我们所要求的打开喉咙是指在歌唱发声时,口咽腔都能充分张开,使声音的通道畅通无阻,直达头腔,产生良好的头腔共鸣。
解决措施:(1)歌唱时张开嘴巴,因为咽喉是声音的通道,必须将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将声音送出来。如果咽喉没有充分打开,即使口张开了也很难得到圆润优美的声音。声乐教学中常说的“闭口音开唱”,就是唱闭口母音时口腔内部也有一种打开的感觉。如做“微笑”状提起笑肌,抬起上颚,放下下巴,使下颚放松等。(2)在歌唱过程中,当我们张口吸气时,喉头位置的状态就是最自然的、最适合歌唱需要的位置,不应有抬上或压下的变动,同时,把不需要紧张的肌肉放松(如颈部肌肉、下颌、肩部肌肉等),以保证气息通畅,使声带正常工作。
教学难点:如何获得好的歌唱共鸣。内容:(1)正确的呼吸方法,通畅有力的气息支持。(2)高位置就是要求歌唱者在所有的声区和唱任何一个字、一个音时,都要把声音的共鸣焦点集中在头腔共鸣里,有头腔共鸣的色彩和音响就是人们常说的“头声”。
解决措施:多做哼鸣练习。这种练习的好处如下:
(1)容易控制和调节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的比例关系,得到正确的发声;(2)容易体会声音的位置感,找到声音的高位置;(3)容易体会到声音的共鸣感或者整体共鸣。
【资源整合】
(1)互联网教学资源,四叶草学习平台、电脑、智能手机等便于师生间的即时互动、沟通、交流。(2)琴房、钢琴、谱架、镜子、多媒体。
【教学方法设计】
任务驱动法:在学习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讲授法:鉴赏法 示范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自主练习法。
【教学过程】
课前:
(一)教师准备
(1)通过四叶草学习平台、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布置预习作业。
(2)通过四叶草学习平台等渠道,要求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有关课前预习作业,实现课堂翻转的任务驱动。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1)組织准备:15级撷秀班声乐学生2人。(2)知识准备:在平台上展开预习,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在网络与生活中寻找相关知识、图片、视频、音频等,完成课前练习。
课中:
一、任务展示先学导入
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通过四叶草平台检查课后预习内容
(1)《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是哪个部歌剧选段?答案:歌剧《傲蕾·一兰》;(2)剧中主人公傲蕾·一兰率领部落,英勇抗击的是哪国侵略军?答案:沙俄侵略军;(3)检查学生课下练唱乐谱的上传音频内容。
2.学生活动:通过四叶草平台,学生在课前上传预习作业。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活动:(1)发声练习:①闭口哼鸣练习
教学要求:(1)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和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2)用口鼻垂直吸气,鼻孔兴奋张开。哼唱时,有擤鼻涕的感觉,要均匀、柔和地从鼻腔向外叹气。一定要有叹气感、通畅感,横膈膜有明显的支持点。(3)哼唱时,嘴似闭非闭,上下齿不要咬死,舌头平放,舌尖抵在下牙床上,喉头下沉轻轻提气。(4)哼唱时,声音是从上颚以上发出的,眉心和鼻梁处有轻微的振动感,而且每个音都是从同一位置上哼出来的。
②元音练习
yu ya yu ya yu ya yu
教学要求:(1)面带微笑打开喉咙形成管状,提起软口盖,口咽腔充分张开,使声音的通道畅通无阻直达头腔共鸣。(2)保持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元音i、a练习。练习时,不要用很强的声音,向下行的练习,唱到较低音时,要保持同样的共鸣感,就好像唱高音时一样“送到头腔”去,喉头不能移动,下巴要保持放松。
2.學生活动:看教师示范讲解,回答问题并进行哼鸣练习。
三、实例教学突破难点
1.教师活动:(1)歌曲练习:①学生歌曲还课演唱练习,教师纠正改错识谱、发声状态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注意演唱速度和力度对比,体会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②视听欣赏《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片段。
问题处理:(1)该生在练唱中易出现喉部紧张、声音和气息结合不够深入等问题。要求做咬住笔杆动作练习,达到放松舌根、打开喉咙、提升软腭的目的。(2)过程中该生出现高音不稳、共鸣位置不高的问题,可通过“叹气”“打哈欠”、“惊讶”“咬苹果”等动作对比练习,体会高音位置和头腔共鸣感觉。(3)该生气息不够深入持久,可通过“闻花”动作,体会扩张横膈肌的呼吸感觉。
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按照四字要求做到“一听、二摸、三看、四练”。
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仔细观摩,积极思考,不断练唱,调整歌唱状态。
三、任务反馈归纳总结
1.教师活动:以手机录像重现形式回顾本次课的相关内容,增进学生对本节课歌曲作品的巩固与掌握。
2.学生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熟练演唱并表现歌曲,总结本节课相关歌唱发声知识,提高演唱表现的能力。(2)体会成功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一)教师活动
1.教师总结:(1)要求学生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力。(2)要求学生不滥唱高音,演唱前重视练声练习,拓宽音乐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用心歌唱,通过歌唱感动自己,打动听众。
2.作业设计:(1)四叶草平台上传背唱歌曲的作业音频。(2)“咬苹果”“打哈欠”“闻花”打开口盖等动作练习。(3)长音气息呼与吸练习。
(二)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拓展思维。
《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课例教学设计效果评价。
这节课的内容是有关中职六年制音乐表演专业,专业技能课中的声乐专业核心课。我们在这节课中运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除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并在课前通过四叶草学习平台、教学QQ群、微信群、自主登录教学平台进行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提前领取任务书,完成课前学案。课堂中,微课贯穿课堂教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重点,攻克难点。课后,学生将演唱视频、音频等作业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学QQ群、微信群,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互式学习及评价,合理体现混合式教学理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声乐演唱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在课堂知识深化拓展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传统声乐课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实训操练的检验,学生基本掌握了声乐演唱的专业技能技巧等知识要点。微课视频中的拓展学习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素材。微课中所设计的演唱示范视频,对声乐课堂教学也是生动形象的补充,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歌唱发声技巧知识,通过自主练习攻克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安排时间进行课后复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通过学习平台、QQ学习群、微信学习群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自主性。本节课通过学习平台、教学QQ群、微信学习群,以及微课的应用,实现课上课下、课前课中课后实时互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固有教学模式,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钟磊.声乐作品《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情感与歌唱技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05):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