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时期的卧箜篌

2018-05-14黄淼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
关键词:魏晋乐器

黄淼

【摘要】卧箜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弦鸣弹拨乐器。在外形制作上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琴、瑟,具有长形齐特尔琴的一般特征。本文主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魏晋时期的卧箜篌。

【关键词】卧箜篌;魏晋;乐器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因其史料记载不厌其详,再加之其实物考古比较困难,在以往乐器的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小。然而,随着1996年与2003年两次新疆地区先秦时期空篌实物的出土,箜篌渐渐成为亚洲音乐所研究的热点问题,日益被世界各国的音乐研究者所关注。从形制上来看,中国的箜篌因其类型的多样性而跨越了齐特尔和竖琴两大弦鸣乐器家族;从历史背景来看,箜篌在中国境内的传播轨迹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其命运与古代宫廷息息相关,它的身份也随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运用场合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本文将从魏晋时代卧箜篌的本体特征、演奏方式和卧箜篌在当时生活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卧箜篌的本体特征

卧箜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弦鸣弹拨乐器。汉代的卧箜篌,以竹为槽,五弦十余柱,用木拨子弹奏,曾经用于清商乐。《风俗通》记载:“箜篌,始用乐人侯调依琴做坎坎之乐。”《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旧说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由于卧箜篌是晚于琴、瑟产生的乐器,由此看来,卧箜篌很可能是参照了琴、瑟的外形制作。从乐器的结构来说,卧箜篌具有多弦通用的通品装置,而这种结构在琴、瑟的身上是不具备的。从其调控装置来说,这种通品装置不仅具备古琴中标识音高位置“徵”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码子截止弦长从而改变音高的作用。这种装置无论是从乐器制造的角度上,还是从乐律计算上来看,都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卧箜篌最初被称为“坎侯”或者“空侯”。“空篌,师廷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候名也。” “空侯……孝武帝赛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此“空侯”和《史记·孝武本纪》中汉武帝郊祠时所作的“箜篌”一致。《史记》中将卧箜篌描述为“空侯瑟”,显然体现箜篌是一种形制如瑟的乐器。与《史记》一致的是,《风俗通》也记载了汉武帝出郊祠之时制作箜篌的史实,但与《史记》不同的是,《风俗通》明确指出了汉武帝时所作的箜篌是依琴而作,就是在形制上与琴瑟类的乐器相似。

《通典》中记载:“箜篌,旧制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在宋代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箜篌赋》中又提到:“侯牵化而始造,鲁幸奇而后珍,名启端于雅引,器荷(《初学记》作“倚”。)重於吴君。等齐歌以无譬,似秦筝而非群。”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卧箜篌的形制自汉初产生以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史记》中的“空篌瑟”、唐代的“似瑟而小”“依琴制”到宋代的“似秦筝而非群”,说明了卧箜篌在形制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它的外形特征来说可以总结为:琴体共鸣箱为长方形,琴弦系于琴体两端,横弹。

关于卧箜篌的音色,《风俗通》里这样记载:“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音色清脆明亮,略带粗糙。陈旸在《乐书》中写道:“旧说皆如琴制,唐制似瑟而小。其弦有七,用木拨弹之,以合二变。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者也。” 陈旸用“鹤鸣之嘹唳”“玉声”来描写卧箜篌的声音。嘹,表示声音清脆悠扬;唳,是指鹤、雁等鸟的高亢鸣叫声。“鸟叫”“玉声”虽与《风俗通》中的“坎坎”之声比喻不同,但是都能表示出卧箜篌声音清脆、响亮的特点。

二、魏晋时期卧箜篌的演奏形式

湖北鄂州七里界四号砖墓曾出土一具三国时期的青瓷箜篌乐俑,其整体形制和《风俗通》中所述的琴状相似。它的面板上有明显的六根柱的形制,琴柱的安置方法和琵琶上的“品柱”十分相似,共鸣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演奏时共鸣箱的左端放在地上,右端放在腿上,演奏者左手持拨片按弦,右手进行弹弦,右手边还放着一个小鼓,有可能是用于合奏。

这种形制的箜篌还出现在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7号墓乐师的合乐图中,据考究,这幅壁画是魏晋时期的文物,与其历史年代《风俗通》的作者应劭的时期相差不远。从壁画可以看出,这个乐器面板上安置着六、七根横隔,共鸣箱是长方形,仍然是琴、瑟般外型,它的基本形制与湖北出土的青瓷箜篌乐佣相似。演奏时也是前端放在地面上,后端放在身上。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中的箜篌与酒泉西沟村画中的箜篌相似,版面上约有六根固定柱,共鸣箱的左端置于地面,右端置于腿上。

以上几张图片中的几位乐师都跪坐于地,共鸣箱左低右高摆放,一端置于地面,一端置于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双手同时演奏。由此可见,卧箜篌的形制和它的演奏方法在魏晋时期的甘肃、湖北等地已基本成为定型。

结合考古图像中的乐器和演奏者的比例来看,卧箜篌体积偏小,便于演奏者演奏并随身携带。

三、卧箜篌在魏晋时期的运用方式

卧箜篌最早使用于汉代宫廷祭祀仪式中,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清商乐,同时卧箜篌也成为了士人阶层诗赋赞咏的对象。到了隋唐时期,卧箜篌正式作为华夏正统乐器被用于宫廷燕乐体系中。宋代之后,卧箜篌在中原范围内渐渐消失。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不定、兵荒马乱的时代。自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国家分裂,形成了吴、魏、蜀三国鼎立的狀态,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又形成了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一直到隋文帝(杨坚)一统中国之前,全国仍处于战乱的局面。由于这一时期的战乱所带来的民族迁徙,使得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同时,由于北方人大量移居到南方,一方面也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人口迁移、文化流动不仅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之后隋唐燕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当时时局的动荡和政权的频繁衰落,不利于在宫廷内形成统一规格的用乐制度,所以,在目前的文献资料中没发现有关魏晋时期宫廷内卧箜篌使用情况的记录。

而在魏晋时期的民间,卧箜篌是一件被广泛使用的乐器,深植于人们日常生活情景中。从它的形制上来看,体积不至于太大才可以“援箜篌而歌”,同时,也符合了其“似瑟而小”的特点。可以随时拿起箜篌咏歌,并相传邻女。

魏晋钮滔母孙氏在诗作《箜篌赋》中详细描述了箜篌的外形、制作和其他装饰。“峄阳之桐,殖颖岩标,清泉润根,女萝被条,尔乃楚班制器,穷妙极巧,龙身凤形,连翩窈窕,缨以金采,络以翠藻,其弦则乌号之丝,”这里描写的是卧箜篌的精巧制作,上面装饰着龙凤飞舞的雕画,而且用金色和翠绿色的彩线作为琴弦的缀饰。箜篌的琴身专门用考究的桐木制成,外表涂上质量好的漆料,

琴弦由“乌号之丝”制成,由此可知箜篌的制作材料十分讲究。卧箜篌从汉代的一个普通的乐器经过很长时间,到魏晋南北朝发展达了高峰,从它金碧辉煌的外表和讲究的制作过程可以推测出卧箜篌受到的喜爱程度和其地位的提升。

《古今乐录》载:“吴歌声,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今有笙、筝。”吴歌是发源于江南的一种民间歌曲,属于清商乐的一部分。在承接隋九部乐形成的唐燕乐的记载中,《清商伎》中曾有卧箜篌的使用。

“燕乐。高祖即位,仍隋制设九部乐:《燕乐伎》,乐工舞人无变者。《清商伎》者,隋清乐也。有编钟,编磬、独弦琴,击琴、瑟、奏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皆一;笙、笛、箫、篪、方响、跋膝皆二。歌二人,吹叶一人,舞者四人,并习《巴渝舞》。”[7]按唐书中所说的“乃隋制設九部乐,《清商伎》者,隋清乐也”的说法,那么隋代的《清乐》中的箜篌也就是指卧箜篌了。

四、结论

卧箜篌在形制上效仿了琴、瑟的制作,由琴体、琴弦、品和拨子四部分构成。其中,琴体呈长方形,整体较小,琴弦系于琴体两端,外形相似与古琴。演奏时,将琴体横放,一端放在演奏者腿上,一端放在地上,音色较为清脆、明亮。魏晋时期的卧箜篌,由于该历史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在宫廷乐队中出现较少,但是在民间生活中被广为流传,从汉代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卧箜篌深植于人们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了当时女子修养学问的必备基础。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国学网/古籍文献/史部/旧唐书.

[2]郭天祥.《世本作篇》发微[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

[3]应劭撰,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4]杜佑.《通典》卷146,“清乐”条[M].北京:中华书局,1988(01).

[5][晋]钮滔母孙氏.《箜篌赋》,《艺文类聚》卷44乐部,国学网/古籍文献/子部/艺文类聚.

[6]郑祖襄.《古今乐录》“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J].音乐研究,2006(02).

[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十一,国学网/古籍文献/史部/新唐书.

指导老师:李法桢老师。

猜你喜欢

魏晋乐器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魏晋风骨养万世
乐器
魏晋时期奴婢使用问题初探
乐器也疯狂
魏晋名士嵇康和阮籍简评
自制小乐器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