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2018-05-14杨敏赵妙霞
杨敏 赵妙霞
[摘 要]在新时期加强与创新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是当前最紧要的教育工作。教育者应当结合高中教育管理模式中出现的不足,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高中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管理模式;高中教育;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125-01
一、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教育管理体系落后
学校的教育方针决定学校的管理教育制度,但是在实际教育管理模式中经常有的学校会因小失大,过分追求短期的教育目标,放弃长远的教育目标。现阶段就发现有一部分高中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例如中学规章制度并不完善,还有的高中学校为了省事,直接沿用以前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实施管理教育,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学校很难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的威信,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也大大降低。
2.量化管理手段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学习观
学校在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经常用数字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过分采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与学生,必然会给教师与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进而导致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能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会给予特别的照顾,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管不顾,导致作弊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教学的恶性循环。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用成绩的好坏给学生划分等级,导致学校教育渐渐失去了学生与家长的信任。量化管理手段严重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衷,并给学生与教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发展途径
1.尊师重教,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倡导者与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也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并且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如果能在精神上满足教师,让教师得到尊重,那么就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家长的不信任,还有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学校教育管理中,应当积极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并给予教师一定的尊重,为教师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挖掘教师内在的潜力,进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表现比较优秀的地方,学校要积极给予肯定与表扬,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当为教师创造便利的教学条件,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完善高中教育管理机制
高中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良好的机制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标准、现代、全面的高中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管理理念的创新,通过情感互动、业务学习、相互交流等方式加深职教人员之间的联系,进而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让所有的职教人员得到学校重视。因此,应当实施人性化管理机制,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威信。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勞的角度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潜力,进而促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3.完善学校领导者的知识结构
在高中教育管理模式中,学校的领导者是管理模式的推动者与监督者,在高中教育管理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育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对于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会造成直接的影响,高中教育管理者在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置疑的,决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发展的大方向。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关注着学校领导者的一举一动。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复杂的学校管理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稳步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学校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完善学校领导者的知识结构,全面促进高中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探究没有捷径可走,因此高中教育管理者应当脚踏实地地做好学校的每一步管理工作,推动学校的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进泉.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全省“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品质高中”现场观摩研讨会交流材料[A].2016年江苏省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品质高中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论文集[C],2016.
[2]杨万广.浅谈云南省高中教育改革及发展思路[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