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意象频出现象探源
2018-05-14刘婷
刘婷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06-02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充溢的美与情。同时我们也发现,他的散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女性意象频繁出现。例如:
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歌声》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那花真好看……谁知她的纤指会那样嫩,那样艳丽呢?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
——《一封信》
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蓝的……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的小姑娘的眼。……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像颦眉的西子。
——《瑞士》
朱自清不但擅长用“像(象)”“如”“宛然”等比喻词直接把自然景物比喻为美丽可爱的女性,而且还善于使用语言技巧,通过词语的搭配使用来缔造别样的意境,让读者的脑海里不知不觉浮现出娇美的女性形象。飞瀑的影子被“纤手挽着”“便嫋嫋的成了一个软弧”,又被“不可知的巧手”“织成一个幻网” ;碧绿的潭水“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又“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杨柳摇曳着“稀疏的倩影”;采莲的必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朱自清为何如此偏爱女性意象呢?他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事物比作女性呢?其中又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感情?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朱自清的个人生活环境、经历对其散文中女性意象创造的影响
朱自清自幼生活在古城揚州,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座柔和清淡、儒雅缓慢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度过的。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从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伴随着经济昌盛的是文化的繁荣。在扬州文化中,青楼文化源远流长。与扬州相关的很多诗作,都与“妓”相关。如“观妓”“携妓”“别妓”“悼妓”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士人与娼妓的酬和之作。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盐商阶层的兴起,更促进了扬州青楼文化的繁盛。扬州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对朱自清产生了深刻影响。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中也写道:“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儿时,他常跟父亲在游船中看“狎妓或打牌”,这样的生活经历,开启了他对女人的印象。他第一次“领略花的韵味”,竟是因为栀子花“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如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 这段有趣的自白道出了他对女人浓厚的兴味。
朱自清曾有过两个哥哥,但都不幸早夭。于是为了保住他,迷信的母亲从小就给他戴上了一副金耳环。这种“男孩女养”的迷信习俗,强化了他身上的女性色彩。1916年,19岁的朱自清在父母做主的情况下与武钟谦完婚。武钟谦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朱自清以及他们的孩子一直呵护备至。她的这种温柔贤良、贤惠纯情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朱自清,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将其个性中的美德融入了朱自清的灵魂。武钟谦去世后,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陈竹隐走进了他的生活,成了五个孩子的继母。她以她的善良、聪慧、坚忍陪伴丈夫走过了风风雨雨的近17年的人生路,直至朱自清因贫困交加去世。这两位女性都对朱自清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特殊的注意力和感受是跟作家的个性气质密切相关,并受其制约的。朱自清生活中的这种特殊的环境以及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审美气质,并进一步为他散文中出现的大量女性意象奠定了心理基础。扬州城特有的温柔富贵,两位妻子的贤良淑德,带给朱自清的是美的享受、爱的滋润。因此,女性意象以爱与美的象征,全面、深入而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淀于朱自清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正如他自己所说:“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块软铁。” 无论在何时,无论到何处,朱自清总是用他独特的眼光去寻找一切能以女性来比喻的意象,因此在他的文章里,每每写到水、月、荷、树等自然景物,他就如条件反射般地联想到女性的眼睛、面庞、笑容、裙裾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朱自清女性审美心理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把天、地、人的精华集于女子这个“文化的渊源”身上。可以说,对女性美的描绘充溢着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史。
从神话传说开始,女娲就被尊为人类之母。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炼就五色石补天,救人类于水火之中。屈原的《离骚》,直接以美人自喻。而曹丕的《洛神赋》,不仅为我们写出了“翩若惊鸿”的洛水之神的极致的美,还将女子的地位由人提升至神,赋予其难以言说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美感。而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不乏各式女子的身影。到了近代,文人们赞颂女子的热情依然不减。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句,更是将女性温婉娇羞的风韵描绘到极致。另外,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写女子的美,总是离不开景与物的作比;而写景物的美,又常常以女子为喻。如《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用桃花的姣好,喻诗中女子的美丽、可爱。在《硕人》第二章中有这样的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连续用了六个比喻,反复铺陈描绘庄姜的天生丽质。后两句则使美人形象愈发生动灵活,光彩照人,迸发出一种强烈的艳光四射的魅力。除此之外,“新人美如玉”(杜甫《佳人》),“惟怜越女颜如玉”(王维《女儿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些例子,正是以景物喻女子或以女子比景物的表现。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女性情结在中国人的审美心态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这种女性情结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融入了历代文人的审美活动中,积淀在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深层结构中。朱自清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朱自清幼年即嗜学,种种原因使得朱自清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有了极精深的造诣,也使他的创作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因此,每一见到美好的风景或事物,他总是能立刻联想到各式各类的女子,再辅之以他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联想等,便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系列风情万种、形态各异的女性意象。
三、 特定的历史环境——新文化运动对朱自清女性态度的影响
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文人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接受、消化新的思想,并通过新的方式使之传播于民众之间。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文学战线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在思想战线上也解放了旧思想,发展了新思想。其中女性地位较之于封建时代也有了重大的转变。
在封建观念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在男权社會里,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封建道德对于女性的约束达到了一种近乎残忍的地步。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这一社会问题。他们倡导人人平等,呼吁女性权利和女性自由的解放,从服饰、职业、婚姻、受教育、参政等方面废除旧制度,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1916年夏天,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这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在神州大地汹涌奔突的时刻。虽然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在文化领域,但在思想方面也开辟了很多新的疆域。新文化的主将们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中国旧时代对女性的压迫与戕害,因此,很多作家将目光集中在婚姻、家庭及妇女命运上。受这种思潮影响的朱自清也把他的目光落在了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妇女身上。他以知识分子独特而敏锐的目光发现并捕捉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侮辱被迫害或饱受生活磨难的女性,他看到了女性命运的不幸,听到了被摧残女性的哀鸣,特别是下层贫困妇女不堪忍受的重压和痛苦都令他难过。于是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笔为这些受苦受难的妇女们呐喊,为她们鸣不平。朱自清用他毕生的心血浇筑了一个贫寒阶层女性形象的建筑群,为那个年代那些可怜而又可爱、可歌可泣的中国女性唱出了一曲悲愤、慷慨之歌。他的短篇小说《笑的历史》就是取材于生活小事,以女性为题材写的。文中的女主人公小招,婚前爱笑、活泼,结婚后变得不敢笑,最后竟然成为常哭的人。朱自清通过对这个女子生活状态变化的描写,为在旧道德、旧家庭重压下中国青年妇女的痛苦遭遇发出悲愤的控诉。而在文章《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对那个天真无邪的姓“碰”的小女孩,仅以区区七毛钱的价格就被卖掉的事实,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悲愤,发出了“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的喟叹,并对存在生命市场的世界提出质问:“这是谁之罪,谁之责?” 朱自清自发地为受侮辱的女性阶层做代言人,传达自己强烈的爱憎,鞭挞灵魂和金钱的罪恶的交易,揭露残忍愚昧的人们,因他们的无知埋葬了一个个纯洁无瑕的灵魂。这展示了朱自清的人道情怀,显示了儒雅书生朱自清的现代知识分子特质。因为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先进思想的熏染,朱自清在同情受苦女同胞的同时,也给予了她们极大的尊重和极高的赞美。在他的笔下,女人不再是裹着小脚的弱者,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而是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情趣的独立的人。因此,他赞颂的不再是女性弱柳扶风的美,而是健康的、充满了活力的美。所以,害羞的乡下小姑娘、皱眉的小女孩、嘻嘻哈哈的少女、记忆中的少女、西方的蓝眼睛的小姑娘……这些生动、鲜活、可爱的女性形象便经常出现在他的笔下。
参考文献:
[1]毕金林.朱自清散文中勾勒女性形象的文化原色[J].现代语文(学术研究版),2007(7):106-107.
[2]孙丽玲.论朱自清“女性美”的创作心理和审美风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0(1):71-74.
[3]田瑞云.朱自清散文女性意象探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2):108-112.
[4]冯乐堂,张西圣.女人·月亮·水:论朱自清散文的阴性审美意象[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