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现状的改进建议

2018-05-14刘亚军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中建议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着 “动机不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教学方式呆板机械、评价机制片面单一等问题。文章提出的改进之策包括: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克服美术教育的功利化;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结,开展多样化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建议

对于高中美术教育如何变革这个问题,不少论者发表了很有价值的意见。譬如有人强调,只有更新观念,将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同时还学生选择的自由,强化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高中美术教育才可能真正步出误区,协力助推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有人认为,只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深深地浸染在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突显师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美术教育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功利取向和短视行为。还有人提出,只有教育领导者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同时加强美术师资建设,构建合理灵活的课程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美术职业式教育和普及式教育,高中美术教育才可能彻底告别 “副科时代”。统合上述意见,结合前文讨论的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四个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克服美术教育的功利化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浮躁气息难以避免。然而高中毕竟不是生产简单物件的工厂,不应将学生考取大学美术系视为高中美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能为了升学率而违背教育政策不择手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中美术教育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高中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内在人格品质,进而间接地影响着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高中美术教育才可能真正被重视,才可能走出 “重眼前、 重显性价值,轻未来、 轻隐性价值”的功利主义误区。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高中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中生面临高考,“主科”学习和考试压力大,很难挤出更多时间来细细品味美术教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价值。为避免高中美术教育走形式、走过场的尴尬局面,首先,需要淡化乃至消解高中教育中所谓“主科”与“副科”的概念,摆正美术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位置。只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重视了,美术教师的地位提升了,家长和学生才可能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其次,高中美术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能一味跟着高考指挥棒走,要改变 “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 的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教育的多姿多彩,他们才会对美术教育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景和动机。再次,应改革和完善美术高考的招录模式。真正的美术人才应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都过硬的人,美术人才不应只是专业技能好,也必须具有扎实的文化素质。当下抑制美术专业热招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该是,逐渐提高对美术高考招生的文化水平要求,避免高中美术教育标准顾此失彼,过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的状况。

3、加强不同学科的沟通联结,开展多样化教学

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将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未来的高中美术教育可尝试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一是学科互通式教学。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绘画技巧训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学习。高中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学科特征,它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人存在的意义、价值、道德和尊严等等,这正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相吻合。除此以外,高中美术教师应自觉地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中去探寻美和体验美的意识,而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也应启发和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来打量和审视这些学科,从而使美术教育融入和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二是个体差异性教学。学生与学生、 班级与班级之间都存在着差异,美术教师应该照顾到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须知,美术是最需要因材施教和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学科。三是积极开展户外教学。大自然中有大美,将学生带入自然,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对美术教学的开展将大有助益。让学生尽情体会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也能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带来宝贵的灵感及素材。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应在美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 工作好坏的评价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尽快构建起一个相对统一和完善的、充分考虑了美术教师工作特殊性的考核评价制度。传统的仅凭学生期末考核分数高低来评判教师工作绩效的做法必须改变,要将美术教师的课前准备、 授课过程、 课后辅导等多方面的工作整体纳入考核的范围。学校对于那些教学认真负责、 工作表现突出的美术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彰,由此激發美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智慧,从而提高美术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与此同时,在学生学业的评判上,教师同样要尽可能全面地评价每位学生,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应杜绝仅凭某个画面效果给分的不良现象。学生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同时以正面肯定和积极鼓励为主,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潜质和长处,引导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探索自我和发现自我的快乐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4ac56f5d3b3567ec102d8a94.html

[2]卢媛. 走出误区,开启心锁——当今高中美术教育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0 (21).

[3]孙飞.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观念问题及其出路[J].内蒙古教育,2010(14).

[4]引自笔者曾于2010年底和2011年初对南京某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调研的教师访谈记录。

作者简介

刘亚军,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美术),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高中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