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神往图》众生的影像
2018-05-14包淑娟
包淑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看了杨砚芬女士的《汴河神往图》,豁然找到了答案。宏阔的场景,时空交错,万千事物中你在、他在、我在,这是众生的日常。《圣经·传道书》中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杨砚芬笔墨为心,十年磨一剑,为众生造像。戚戚然,茫茫然,浩浩然,天地轮值,蓦然回首,生命个中滋味有寻于此,过去的现代的并不孤立,小个体和大时代呼应,艺术家独立于时代又追问着时代。
《汴河神往图》分为田园风光、市井风貌、汴河水景三卷九个部分,取材宋朝社会景象。以“黄金时代”为背景,选取了全景式社会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展示。体裁选用了长卷形式,全长30米,高78厘米,画纸选用皮纸,整幅长卷用线描的表现手法。作品中的人物4089人,树木271棵,房屋264间,船222艘,马225匹,牛123头,羊64只,猪29头,鹿25只……用散点透视法描写景象。大到山川、河流、原野、城郭,小到钉铆、文字,宏阔中见细微。波澜壮阔的画卷,淋漓尽致的笔墨,万千气象于一体。没有豁达的心胸和社会历练,乃至多种文化修为是难以描摹的,又怎敢相信出自一女画家?轻轻展开画卷,映入眼帘的是长篇史诗也难以放得下的庞大内容,你只有被征服,被震撼,被惊呆的感觉。
和杨砚芬交谈,能感受到她独立的性格,既包容这个世界的庞杂也坚守内心的独白,不苟同。在当下人心浮躁的时代,砚芬女士似达摩面壁,甘愿寂寞且认真寂寞,永不熄灭的炉火日日夜夜淬炼艺术精华之丹。
砚芬十几岁没了母亲,家境困难,为经济所迫,懂事的她放弃高等美术院校的学习机会而入吉林省纺织工业美术学校,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美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极具个性的她在事业巅峰毅然辞去工作,潜心研究书画。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砚芬心里有个梦,能像张择端那样画出一幅《清明上河图》。有很深艺术修养的她这样想不是异想天开,她具备这个能力。“孔子”“老子”“钟馗”“济公”“苏东坡”“竹林七贤”这些神一样的人物都曾在她的笔下别开生面,因此,其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辞职后的杨砚芬开始了她的寻梦之旅,她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洛阳到开封,走苏杭下扬州,她在这些地方找寻旧时光里的影像,对那些古建筑和这些地方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一边行走一边草绘并加以说明,掌握了大量的运河两岸历史和当代的资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宋朝的历史书籍,如《宋代社会文化风俗史》《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另外她还重读了《水浒传》《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汴河在她心底奔流。历史是面鏡子,不能循规蹈矩。仅仅需要绘制那个时代吗?
2004年春天开始,杨砚芬开始着手绘制草稿,她说,这幅长卷用的草纸就有1米多高,用掉的铅笔、毛笔不计其数。为了把握好画作中的舟车马鞍、石臼刀戟、箩筐篓耙、茶盅酒盏、弓杆轿椅等,她跑遍周边的村庄和吉林省的农展馆。十年间她披星戴月,夜思日琢,谢绝了所有的吃请,全身心投入画卷的绘制当中。夜深人静,星垂雪舞的夜晚,她想到某个细节,马上披衣起来,画到草纸上,有时一晚不知起来几次,有时彻夜不眠。她不但想到历史书籍中的人物,有时也会想到身边的人和事,她要把自己对人生的解读画于纸上,借画寄托人生态度和对社会对人间的理解。
《汴河神往图》中,我们看到很多隔空的场景和事物,她给予的信息是具体的同时又是时代的。画面上指路的老翁站立门前;怀抱幼儿抓药的妇女焦急等待;忙于煮粥善施的老员外和大家一起忙碌;祖孙三代合住一屋檐下,小狗酣睡,中年人舂米,大孩子打下手,小孩子席地而坐和小鸡说话,爷爷拄杖笑眯眯观看,一家其乐融融;农户修缮房屋,全村老少,刨木料的、和泥的、担水的、挑沙的、苫草的、洗菜的、磨豆腐的,整个村庄人集中在一起,乡风淳朴,互帮互助,和谐美好;集市上几只骆驼休闲地踱步,这来自西域的骆驼,让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丝绸之路,想到我们的民族大融合;街市上商铺林立,包子铺前热气腾腾,游人笑容满面,酒馆里谈笑风生,童叟无欺的经营模式凸显着一个“信”字。画卷的结尾处,龙舟竞渡,鼓乐喧天,“加油”声此起彼伏,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振奋人心;大河滔滔,大船载满物资,启帆远航,驶向大海。这幅鸿篇巨制,像历史长河浪涛汹涌,看得人心潮澎湃。
砚芬的艺术作品大气厚重,《汴河神往图》将为后世留下深远而永恒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