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18-05-14张建东

名家名作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学科

张建东

[摘       要]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并且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思想萌发阶段,各种价值观正在形成,所以需要规范初中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就是初中老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  键  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7-0106-0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学校教学中越发不能忽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尤其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规范学生思想和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门学科。道德与法治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1],必须跟随时代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课堂日常教学中,老师经常只注重讲课,让学生被动接受,但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从而限制住了学生的思维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规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一、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习需求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追求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个心理倾向会根据学生的家庭、学校等等多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而在学生大脑中映射出来,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影响[1]。学习需求是学习动力的基础,这个需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习需求,也就没有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大多数初中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只是为了考试,而且分数也没多少,因此很多学生不想在这门课上花太多时间,也不想在这门学科上花太多的精力,并且学习这门学科还会造成对其他学科的影响[2]。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不要轻视这门学科。这门学科是对思想的培养和对素质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尽管它的分数不多,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道德与法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学生在学习课程时,如果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去主动学习,并且会主动去研究学习内容。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厌烦,也不会有反抗情绪,还会投入全身心的经历去钻研学习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会缺乏学习主动性。在以前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这节课通常是由老师来讲课,讲课过程比较枯燥乏味,这样使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这门课,就容易出现学习效率慢、不爱学习等现象,种种原因导致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老师要想办法解决,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可以通过课堂举例、讲笑话等方式,老师还可以提前准备课堂需要的PPT或者视频课件,在上课时给学生播放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在课堂上布置情境,激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现代初中教学中,布置教学情境已经是一种常用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这节课上,也应该加入情境教学模式。老师在前一天准备好课上需要准备的情境,在刚刚上课时,恰当地引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引入恰当的情境,继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把情境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厌烦的感觉,不会让课堂枯燥乏味,并且让课堂充满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将固定的知识与鲜活的例子结合

在初中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方式大多数还是以前的授课方式,注重理论知识,注重熟练背诵知识,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初中生,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没有与现实相结合,这就需要老师把书本知识和现实例子相结合,来给学生生动地讲解课程[2]。老师结合例子来给学生讲课,就会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讨论,会吸引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目前,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需要从老师的讲课方式入手,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入情境教学、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龙朝阳.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6):95.

[2]严癸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体建构教学模式有机整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4):18-20.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学科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道德
“超学科”来啦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