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中构建工作场景+边做边学,做而有用”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高扬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3期
关键词:客流轨道交通车站

高扬

[摘 要] 为了促进一体化教学,对实训条件有限的学科如何以“低成本、易实施”的方式构建教学环境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一体化课程内涵及其教学模式,并提出对工作对象复杂、教学环境不易创建的学科可尝试在“教中构建工作场景”,实现“边学边做,做而有用”的一体化,并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课程为例,简要介绍了应用过程。从实施结果看,此种方式有良好的教学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一体化教学;教学环境;边学边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122-03

教学环境是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物质基础,它必须全面、整体地反映工作的结构与过程,学生才能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获得相应职业实践的工作能力[1]。

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及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颇丰,涵盖了从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到财经商贸等10多个专业和500多门课程[2],但这些研究对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阐述却比较少,有学者从“6S管理”角度探讨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3],有学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4][5],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一体化教学环境较易搭建或校方提供的实训条件较为成熟,但对不具备这种前提条件的学科而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有效实施一体化教学就显得较为迫切。

基于此,笔者于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在实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结合课程特点探索出了一种“低成本、易操作、易实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方法,并将其融入学习任务中,体现了“边做边学,做而有用”的一体化。

一、一体化课程简介

(一)一体化课程内涵

一体化课程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化学科体系的构建与教学,而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职业成长规律为基础,通过分析、归纳、提炼典型职业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上以真实、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任务导向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依托真实工作情境或场景为教学环境来实施教学;最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完成对教学过程的考核。

笔者根据前人总结的一体化课程内涵,将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细分为主体、对象、过程、场所、目标五个层面。在课程、教学及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学习领域的每个层面均应与典型工作任务达到高度合一,才能称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二)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教学做”的一体化,其重点不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而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做”,要在“做中学”,达到“边学边做”,这个“做”必须紧贴工作实践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情境或场景中完成。换言之,一体化课堂必须体现出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完整流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基于此,一体化课堂教学应依托完整的工作流程构建学习步骤,可分为六个环节,即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6]。

二、一体化教学新探索:教中构建真实工作场景,实现边做边学、做而有用

(一)工作场景与学习环境无法合一,如何实现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以“做”为核心主线,但是如何“做”好以及如何使“做”能再现工作过程并紧贴工作实际,对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教学化处理及教学环境的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等学科而言,其工作对象具体、可见、易操作、易成形,工作环境易仿制、教学环境易搭建,或市面上的相关实训教学设备较为成熟,因此一体化教学容易实现;而对工作对象复杂、抽象、不易成形,工作环境难以简单再现的学科(或实训教学设备配给有限的院校)而言,其一体化教学就很容易有形式上具备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环节,实质上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嫌疑。

(二)克服制约,再创条件,发挥“做”“用”,实现“学”果

面对这一困难,笔者认为在处理代表性工作任务时,可将教学环境的搭建融入学习任务中,让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工作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二来可将此构建的工作场景继续使用于后续学习任务的“计划实施”环节中,以促成通过“做”和“用”来实现“学”的目的,从而真正做到“边学边做,做而有用”的一体化。下面就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课程为例,介绍这一思路。

三、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一体化课程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安排人员使用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对客流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客流组织工作在课堂中的完整再现,除了要按工作过程系统化体现完整的工作流程外,还必须依托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空间环境去实施和开展,而在院校教学中,受空间、场地及资金的制约,很难真实复制这一场景。为此,笔者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对轨道交通车站空间场景的构建,使学生在加深对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结构认知的基础上,让“计划实施”环节也能真正开展起来。

(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构建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对其提炼出3个代表性工作任务,笔者将其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为6个学习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二)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构建学习步骤

本文选取课程的前2个学习任务作为展示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客流组织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4个步骤,其中“制订计划、审定计划”可合并为“策划大客流组织预案”,“实施计划、过程控制”可合并为“实施大客流组织”。从教学流程看,符合一体化教学思路。

(三)结合学习任务制作地铁车站模型,并将其滚动用于不同学习任务中

客流组织工作属团体性作业,在教学中应分组教学。在“学习任务一”的第1个步骤中,教师指导学习小组仿照本市真实的轨道交通车站制作车站模型,为了保证工作场景的多样性,各小组仿制的车站不宜重样,也不宜過于简单或复杂,以规模适中的换乘站最为适宜,同时制作的模型必须真实反映车站内部设施、设备布局情况。

为了充分发挥“做而有用”的价值,并提高学生在不同车站环境下进行客流组织工作的能力,笔者在实施不同任务教学时,让各小组滚动使用各个车站模型,力争做到每一个学习任务不重复使用车站模型,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四)模型应用教学实例

以学习任务二“大客流组织”为例,简要说明车站模型在整个学习任务中的应用过程。

1.明确任务,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小组需在分析车站大客流產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模型所依真实车站周边的用地、站点在线网中的节点位置等,预估一年内车站大客流时间分布规律,后研判车站客流通行能力,为改进车站通行能力提供依据(见图4)。

2.策划大客流组织预案。在熟练掌握大客流组织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前期研究的大客流时间分布规律及车站布局结构(对照车站模型)制订大客流组织实施预案,并进行审核。

3.实施大客流组织。首先合理安排小组内实施大客流组织的人员分工;其次对车站模型进行分区,对各区域设备、设施进行编号;最后根据教师给定的情景,组织团队成员对一个完整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实施大客流组织,客流组织措施要细致到每一个设施、设备。

4.检查、评估大客流组织实施效果。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组给出的大客流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检查及评估,辨别问题点,各组需对问题点提出具体改善方案,形成工作总结。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有了具体可以操作的车站模型,客流组织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便易操作、易落实,并可落到细处、实处。

四、结语

本文对一体化课程内涵及教学模式做了简要介绍,并在前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之间的要素进行相互关联,提出达到“五个合一”的条件才能真正称为一体化课程。对于工作场景与学习环境不易合一(如教学环境不易创建或实训条件配给有限)的学科,本文提供了一种思路,即结合学习任务构建真实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在贴近工作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真正实现“边学边做,做而有用”的一体化,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课程为例,简要介绍了这一思路的应用方法及过程。

但从一体化建设的长远角度而言,要切实落实、稳固一体化教学,除了课程开发、师资队伍、教材学材等要素建设外,教学场所的建设也同样重要。本文提供的是在有限条件下而为之的方法,就“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这门课程来说,未来在教学场所方面的研究重点应上升到与企业联合开发配套实训设备,建立校内一体化教学场所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层面上来。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吴彩君,沈阳.行动导向视野下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55-56.

[2]张静.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基于2006—2015年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44-48.

[3]黄建明.以6S管理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36-137.

[4]周皇卫,韩松.六个真实:营造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环境[J].应用人才培养,2016(12):55-56.

[5]姜琴.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构建[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3-47.

猜你喜欢

客流轨道交通车站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车站一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地铁换乘客流预警及应对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