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撰写“集体教育活动目标”存在问题及指导策略的行动研究

2018-05-14邱奇智,邹霭媚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3期
关键词:目标音乐幼儿园

邱奇智,邹霭媚

[摘 要] 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旨在促进幼儿园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撰写规范的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是其必不可少的能力,而能够规范地写出“教育活动目标”(以下简称“活动目标”)则是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规范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分析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指导策略。

[关 键 词] 教育活动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062-02

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旨在促进幼儿园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并在随后颁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具体活动方案的撰写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撰写规范的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是其必不可少的能力,而能够规范地写出“教育活动目标”(以下简称“活动目标”)则是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规范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一、活动目标的含义

(一)活动目标的定义和意义

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它指导和决定着整个教育过程,包括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并最终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其目标表述具体,操作性较强,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基本上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二)活动目标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活动目标分为三维目标,分别是提出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发展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知目标);确定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发展的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力目标);描述价值观念的获得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

二、学生在撰写活动目标时易出现的问题

(一)目标制订假、大、空

例如,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的活动目标:(1)发展音乐知识、技能和想象力;(2)有表情地演唱,并创造性地表演;(3)提高社会性和合作性,做到服从指挥并养成其自我表达、自我克制的能力。

如案例这一类活动目标,其实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一类活动目标放诸四海皆准,无法体现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标笼统宽泛,大而空,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没有指导价值。

(二)目标制订多而全,没有重点

例如,小班音乐活动“懒惰虫”的活动目标:(1)练习合唱、接唱、独唱、轮唱、歌表演等不同演唱方法演唱歌曲;(2)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提高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3)体验游戏的快乐,增强沟通合作、协作向前的心理品质。

如案例这一类活动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小班的一次教学活动是无法包含那么多演唱方法的教授的,换而言之,对小班幼儿来说,在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完成这么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这绝不是一次活动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偏离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与本学科(领域)活动总目标没有关系

例如,大班音乐活动“可爱的小熊”的活动目標:(1)在一定的情境中讨论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2)能了解小熊的特征,发展思维发散性;(3)教育注意安全,不随便离开成人,体验成功的欢乐。

如案例这一类活动目标,我们发现活动目标的内容与音乐这一学科的发展目标要求并无关系,缺乏音乐学科学习的具体内容,不知这个教学活动具体要干什么。

(四)目标的行为发生主体不一致

例如,中班音乐活动“踮步”的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踮步;(2)通过学习感受两拍子的音乐;(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如案例这一类活动目标,我们发现活动目标中目标(1)和(3)的行为发出主体是教师,而目标(2)的行为发出主体是目标(2)。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同时出现在一个教学活动目标中,表述主语混乱,前后不统一。这样的表述也会使目标在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五)目标制订偏颇,三维分类不清晰

如问题(四)中案例的问题除了主体表述不同之外,还出现了情感目标表述缺失这一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混淆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撰写活动目标时,无法明确什么是学习行为,什么是学习内容,什么是学习方法。

(六)目标的制订完全依赖教参,目标与过程不契合

如问题(二)中案例的问题除了目标多而全之外,还出现了目标撰写与过程不契合这一问题,学生在撰写活动方案时经常借助网络及相关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及网络信息往往良莠不齐,有些对学生的认知起到反作用。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指导策略

(一)幼儿为本,三维目标设定清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部学前教育法规是当前指导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一份文件,《指南》中指出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以幼儿为本这一理念在《指南》中体现无疑。

因此,在撰写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

1.尊重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以此出发从以下三方面去分析,即幼儿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去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可以发展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通过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行为目标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

3.以幼儿为目标表述中行为发出的主体,换而言之,即幼儿作为目标表述的主体,并要注意表述始终保持统一。

(二)紧扣课本,目标撰写详细、具体

由谈亦文主编的人教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一书中明确了活动目标的表述方式,具体要求体现为三个方面:

1.统一使用幼儿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

2.必须陈述可见的行为,必要时也可以补充说明该行为隶属于哪一类发展总目标。

3.需要时还可以补充该行为发生的附加条件以及行为反映水平等方面的限定语。

幼儿园音乐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与教育活动目标形成自上而下的层次,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通过层层的具体化逐步落实到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去的。而教育活动目标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中的最具体层次,必须范围小、针对性强,需要清楚撰写幼儿发生学习行为时的具体学习内容、知识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及获得的学习情感,避免假、大、空的情况出现。

(三)联系赛项,结合幼儿园实际

广东省教育厅编写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一书中,“项目实习”这一课程的参考课程为720学时,“项目实习包括保教见习、保教实习和顶岗实习”。其中,保教实习是在幼儿园教师指导下设计与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教育活动,组织一日活动,获得对教育过程的真实感受。因此,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保教实习期间,可以通过幼儿园辅导教师结合幼儿园实际给予学生活动教育设计方案的指导。

广东省教育厅于2017年起举办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项目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幼儿园活动设计评价标准可以作为教师在教授活动设计类课程评价的重要参照。

(四)案例分析,鼓励“同课异构”

教师收集并归纳好一系列优秀幼儿园优质活动设计及活动实录,利用课堂、课后兴趣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析、修改及模仿撰写规范的活动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应鼓励学生运用“同课异构”的方法,对已有的一个活动内容(知识点),要求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设计出不同的教育活动目标及活动步骤,然后在不同的组别进行讨论,共同研讨,以此来深入把握“同课异构”的内涵,理解幼儿对相应内容理解学习和运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有效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能力。

总之,规范撰写教育活动目标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书籍给予学生指导;学生要平时多练习,才能設计出规范合理的活动目标,为设计整个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谈亦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M].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目标音乐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音乐
想念幼儿园
音乐
幼儿园私家菜
秋夜的音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