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窑变釉色在现代陶瓷生活器物中的运用

2018-05-14孙厚义

名家名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窑变釉色瓷器

[摘 要]窑变釉,顾名思义,就是指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过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呈现出的意外的有色效果。太湖窑在学习中国传统陶瓷窑变釉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窑变釉色的独特性与奇妙性,并且着重研究窑变产生的画面意境,拉大了与传统窑变的不同之处,这是前无古人的窑变之突破。窑变釉色与抽象器形产生的独特韵味,为陶瓷创新领域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关 键 词]窑变;现代审美;陶瓷;造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84-01

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 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窑内温度发生变化而导致瓷器表面的釉色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不确定性的变化。《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其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清代时,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计”之类的美称。因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世人欣赏,如宋代河南禹縣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到了清代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根据《南窑笔记》记载,窑工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地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

窑变的独一性为现代人所向往,画面的抽象美与现代审美家居风格是相辅相成的,它迎合了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的情怀。我们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十几年一直在对氧化物在釉料成分中起到的发色效果进行精细的配比实验,以及对窑炉的结构造型,发热原理进行改良,使得它在微妙的氧化、还原气氛中,在阶段性的保温条件下,使得氧化物的发色效果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只有把釉色的烧制达到稳定,才能使产品的生产以及产量稳定。其次,要设计符合现代家居风格的造型。新中式风格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的风格,同时也是全世界接受并推崇的一种文化经典。造型设计化繁为简,突出中国文化符号,减弱没有功能性的繁复装饰,最终突出窑变釉色呈现出的自然之美。因此,我们在设计上吸取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符号,融入“天圆地方” “井栏”“八卦图”等文化符号作为造型元素,让人感受到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凝结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设计艺术。

我们将符合中国文化精神的窑变陶瓷生活器物推向市场以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与追捧,用户赞美产品道:“以前一讲到中国陶瓷就是青花、粉彩、龙纹,太湖窑的窑变艺术能代表中国创新陶瓷,既有中国元素又是独一无二的,是有收藏价值的文化产品。”我们一定会努力将产品打进世界平台,让世界知道窑变茶具是具有中国符号的艺术品。

作者简介:孙厚义,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7年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梅里尼科夫研究生班;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级资深环境艺术师;2016中国品牌影响力十大杰出人物;2016中国文化艺术品高端定制最具竞争力十大首选品牌“太湖窑”创始人;雕塑家、陶艺家。

猜你喜欢

窑变釉色瓷器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中国的名牌瓷器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