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行走在传承“和合家风家训”的道路上

2018-05-14陈微余郢玲

名家名作 2018年7期
关键词:天台家训家风

陈微 余郢玲

[摘       要]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两个重要地方,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如果能让中华千年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家风家训进驻每一个家庭,便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校所在的村落是全市首家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天台山家风家训馆,我校以天台山家风家训馆作为校外德育第二课堂,开展了“知家训——解家训——践家训”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和合家训中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资源,把和合家训教育作为学生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内涵,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关  键  词]和合;家风家训;传承;传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7-0064-02

处于田洋陈村的螺溪小学,距天台山家风家训馆仅有几步之遥,孩子们对此馆非常熟悉,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村内墙壁上呈现的关于寒山拾得的和合文化,有关忠、孝、礼、义等的图片配故事的挂画,还有杨震拒金、一诺千金、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蕴含优秀家训内容的故事彩绘。但孩子们对这些仅停留于一知半解阶段,更没有加以践行的意识。这就需要“有心人”借着东风推一把。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2017年3月,我校把“天台山家风家训馆”作为学校德育第二课堂,把馆內家风家训内容作为丰厚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开展“和合家训伴我成长”系列实践活动,使家庭、学校、社会凝成合力,为学生家庭创造机会深入挖掘其和合家训中的传统文化,把和合家训教育作为学生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内涵,让千年“家风家训”薪火相传。

一、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从和合文化中“知家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统的“报国之志”“仁义之爱”“礼仪之耻”等思想,充分体现了家风家训中非常重视培养个人品行,历史上我们熟知流传至今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这些家训的内容都是围绕个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做出的规定,指导后世子孙为人处世要符合道德伦理的标准。

当今社会,家风家训受到世风冲击,日渐没落,但在天台县不少地方还流传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在天台,许多农村都建有家祠、乡贤馆,其内外墙壁上还保留着先祖们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如《天台南山韩式家训》《八公翁家训》《南屏王氏家训》等;许多宗族还保留着家谱,里面亦有朴素的天台本土家训,如《天台杨氏宗谱》《台南王氏家谱》;代代口口相传的古代歌谣、土话、方言中也有蕴涵着和合家训的精神,如唱响天台山家风家训的歌曲《德行天台》等。它们都是和合文化的微型载体,传承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优越感。

中华传统文化固然应当继承和传承,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一定要抛弃。如中国历来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步步高升、高官厚禄、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做人标准,这样的文化乳汁从小就浇灌中国每一个童男童女,从而演绎出范进中举的悲剧故事,直到如今也是许多人只想着升官发财步步高升,而根本不关心如何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在教育和合家训文化时,客观地讲解家训内涵,让孩子们自行去理解判断、感悟内化。如在讲到天台南山村内族规内容:“惩戒驱逐出族”,并且引导孩子们讨论:惩戒的方式多种多样,赶出村子仍会危害其他地方的村民,这种惩戒的方式并不可取。

“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二、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在和合校园中“解家训”

特级教师候令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我们在班级中利用每月一主题教育模式,全校铺开学习家风家训系列活动。以名人事迹为小切入口,采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合家训的文化内涵。在每期的主题教育上,班主任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采用多样的方法,组织学习从古至今的天台著名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典型事例,如杨震拒金、保家卫国韩礼仲、最美媳妇王夏英等,道德高尚的天台古今“乡贤”,将和合家训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加以引导与激发,让学生在亲近本土和合家训文化的交流中,增强审美情感体验,加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1.借力村风、家风,营造“和合”文化特色的校风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氛围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们每天生活的环境可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甚至到家里的每个角落,这些都可以影响他们的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

绿色浓密,一步一景,波光粼粼,行走在田洋陈村,宛若置身江南水乡。这条昔日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田洋陈村如今已晋升为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我县赤城街道的田洋陈村榜上有名,也是台州市唯一上榜的乡村。此前,田洋陈村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县“文明单位”,也是省委、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村”,今年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是田洋陈全体村民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我们以“和合家训”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努力开掘丰富的“和合家训”文化教育资源,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联结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本,校园墙面、和合长廊、班级布置、黑板报,无一不凸显“和合家训”校园文化建设。

2.开设“和合家训”主题教育课程

除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每月专门开设“和合家训”主题教育课程,帮助孩子们更加理解“和合家训”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认为,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课的目的是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我们以“和合家训”为主线,确定以家风家训馆中的主题——爱、孝、勤、砺等为教学载体,精心制作教学PPT和学生活动成长手册,并每月诵读名人家训一则,通过一个月的活动,最终评出每月的“和合小明星”。在每期不同的主题教育中,引导孩子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和合家训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感悟良好的家风,学习优秀的家训。

3.“和合家训”文化渗透常规课程中见成效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小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教育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所以,渗透“相关内容” 是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规定”。我们对于和合家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是“渗透” “陶冶”“熏陶”,让孩子们在“春风化雨”“潜滋暗长”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体味。

各学科结合具体教材的特点,利用村内的和合家训,建构“渗透性活动课”,随时随堂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搭石》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刘章笔下的淳朴民风、美丽风情的画面:秋天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上,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话家常。处处闪现着质朴的乡风,尊老爱幼的人性美。其中,第4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在教一个“伏”字时,先引导学生分析了“伏”的结构,并以资料袋的形式讲解“犬”在古代是一个受人崇拜的象征——在民间观念中,狗是地的守护神,人伏在地面前该是多么虔诚、多么心甘情愿,从语言文字入手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这些补充的训诂学、文字学的知识很感兴趣,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已然接受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

三、根植于心 传递于行——在寻常生活中“践家训”

和合家训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纸上的黑白文字,更应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起来。“子孙能忠,许入吾門”,孩子们懂得了有国才有家,为了寻找天台当地的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特意去三洲乡,爬爬红军岭,切身感受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听听当地老人讲讲当年红军的真实故事,感受红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凌云壮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学校少先队自发组织轮流去学校附近的养老院,给院里的老人们整理被褥、打扫寝室、洗衣洗袜,送去纯真的温暖;为老人们唱歌,表演舞蹈、小品,送上满满的欢乐。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勤劳、励志……

孩子们作为“家风家训”的学习者,又是传承者,更应该成为优秀和合家训的传播者。我们成立了“小小讲解员社团”,让一拨熟知田洋陈家风家训馆内容,口才俱佳的孩子们成为传播“和合家训”的形象天使,志愿为慕名参观家训馆的社会各界人士做生动的讲解,宣扬这一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一边学习和合家训文化知识,一边涵养和合精神,将和合家训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和合家训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对和合家训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从而形成和合价值观。

总之,我们行走在学习、传承“和合家风家训”的路上,“和合文化”的传承是一项伟大、恒久的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很远的路等我们去走,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着我们去探求、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善超,李宝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内涵、路径与特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1):49-51.

[2]刘先春,柳宝军. 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究,2016,1(168):30-34.

[3]于蕾.屯堡家庭教育中家训的价值分析[D]. 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天台家训家风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天台植物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