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的“有价值阅读”

2018-05-14张美荣

名家名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名著读书

张美荣

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相融合,将课本与信息网相结合,将生活故事与自我体验引进课堂,开放学生的思维,不再唯教材而教,不再以升学为单一目标。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选择,都应该学会用文字记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生活感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相整合,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撑、辅助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呢?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为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效率原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提倡实用高效。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选择使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激情和动力。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选择突破重难点的适当之处。

二、信息化环境下创设阅读情境,双主互动,深入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信息技术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均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因而,利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有利条件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便能创设一种轻松而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可读性,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化环境下,课前激趣,充分预习

每次阅读课之前,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设计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文简意丰、格调清新,通过生动优美的句子,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月色闲游图。教学前,我与学生共同拟定了預习提纲:

1.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文本资料,了解苏轼,提炼文学常识知识考点。

2.借助信息手段和文本资料,翻译全文,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并将学习中疑惑不懂的问题形成小组的交流材料。

3.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本文配乐,录制自己的配乐朗读,课上展示。

学生都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任务,没有不完成预习的,而且完成的质量都很高,尤其是录制自己的配乐朗读,让那些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活跃起来,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课前,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开放式阅读课双主互动,突破重难点

开放式阅读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双主互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尤其在小组讨论交流环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在预习环节遇到的困惑,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尽量不超过15分钟,学生的“学”尽量不少于20分钟,要让学生张开嘴走到讲台前,主动探究,完成学习目标,这就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

例如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未见过的济南的雪后秀气的山、冒着气的空灵的水、覆盖了雪的松树、斑驳的雪草地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原本平面的、了无生气的教材内容变成了立体的、可感的鲜活画面。再由学生分小组探究,把课文与多媒体图画相结合,讲析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雪后的小山的,理解济南雪后的小山有什么特点,理解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有负担、产生厌烦,而且还会怀着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信息化环境下课内知识向课外延展,提高学生理性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不能忽视了课外学习的作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建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陋室铭》后,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历代文人被贬后的资料,深化对刘禹锡个性的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有的学生找来了杜甫、白居易、屈原、阮籍的资料;有的学生收集了范仲淹、苏轼、李白、陆游的资料。他们竟然还得出了小结论,比如“性格决定命运”“幸福与性格有关”“在经历中看一个人的气度”……学生将学习的乐趣延伸到课堂之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又扩大了自身视野,真正做到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提高了自己的理性认识。

三、信息化环境下阅读文学名著,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大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是一个具有特色校园文化和特色办学理念的学校,语文教学不唯教材而教,而开设文学名著阅读课,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特色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即包含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我的主要做法可用四句话概括:做好计划“读”名著,信息手段“赏”名著,图书漂流“感”名著,读后有感“悟”名著。

(一)做好计划“读”名著,信息手段“赏”名著

每个学期初我们制订阅读文学名著教学计划,每个学生都有阅读量,有底线无上限,完成必读篇目的学生可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的必读篇目由三类作品组成:教材中规定的名著、中学生必读二十大名著和中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朱自清的散文、林清玄的散文、余秋雨的散文、贾平凹的散文等都是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

每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四次读书分享会,学生把自己读的书介绍给大家,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还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究读书时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读书分享让学生爱上读书。

开放式阅读教学还要借助信息手段引导学生赏名著。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学生在超文本阅读中接触大量信息,这就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阅读方式”提供了必备条件。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活动的能动的参与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和阅读急切感的情态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正是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不可否认,传统教学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更胜一筹,更有利于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张扬个性,加快个体进入文本获取知识的速度。

利用多媒体文、图、音并茂的特点,可以为阅读教学创造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主动学习的环境。如运用多媒体情境导入模式——場景式、人像式、图画式、设问式、音乐式、组合式等,就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动机。又如阅读剧本需要创设一种戏剧氛围——配上个性化的独白,对白使人如闻其声,展示场景、播放背景声响使人如临其境。对此,集语言、图像、音乐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可大显身手。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阅读,兴趣必然浓郁,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强。阅读其他作品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三国演义》,运用信息技术课件有声有色地展示精彩的故事情节,并在屏幕上显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双主互动合作探究,以中考考点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为难点,达成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还能引导他们自觉地探究名著中的人文内涵、人生哲理。

(二)读书漂流“感”名著,自主阅读“爱”名著

我校为学生创建“智信书廊”“1959创业书吧”,举办“读书漂流”活动,这些都是我校构建书香校园的重要举措。“读书漂流”活动,每个月“漂”一次,每个月每名学生写一份读书感受。我们指导学生将每个月的读书感受,纳入到每周的开放式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读书漂流”美文库,与学生共享,评出每个月的读书之星,加以表彰。信息化环境下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懂得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内涵。

每学期按计划进行阅读,完成规定阅读量的学生可以自主添加阅读内容,同样可以写读书感受,进行读书分享。久而久之,学生从有计划地“读”名著、信息手段“赏”名著、图书漂流“感”名著,升华为自觉地热爱读名著。

(三)在信息化环境下,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家梦相融合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有条件的,每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每个学生都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阅读,二是每个阅读季你读什么作品,三是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每个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结果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阅读目标是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即使不能成为知名的大作家,也要成为同学羡慕、老师称赞的小作家,成为考场作文的高手。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心中的作家梦。

我们对学生提出的写作目标是: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作文档案库;每个学生的作文档案库定期向全班学生开放;学生每个月都要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书收获;每个学生每季度向校刊投稿最少一篇;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区、市、全国等各种级别的作文竞赛。我所教的2016级学生自入学以来,有26人在国家、市、区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6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9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7人获得大庆市作文竞赛或读书心得竞赛一、二等奖;12名学生的作文在校刊上发表。阅读教学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尝到了读书和写作的甜头,感受到了当小作家的喜悦,学生们更加热爱读书,热爱写作,马不停蹄地在小作家梦想的大道上扬鞭驰骋。

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深度融合,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信息技术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从情境创设,丰富学生阅读情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名著、热爱名著等环节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技术创设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茂琼.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式探究[J].中华少年,2017(2).

[2]吴雍.探析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 魅力中国,2017(6).

猜你喜欢

开放式名著读书
基于YOLOV5与Raspberry PI及Arduino的视觉开放式智能机器服务平台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游戏元素分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晨星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