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的音准问题
2018-05-14白鑫淼
[摘 要]在歌唱学习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歌唱音准问题的困扰,音准问题的产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在遇到音准问题时,应认真分析音准问题的具体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实施有效的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先简要分析了歌唱中“音不准”的现象和类型,然后列举了影响音准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音准问题的途径,以期能够对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 键 词]声乐教学;歌唱学习;音准问题;干扰因素;改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6)02-0064-02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依靠听觉获得审美享受,歌唱时如果音唱不准,必然会影响演唱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听众和演唱者的情绪,破坏歌唱应有的表达。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没有比音唱不准更糟糕的失误了。歌唱的音准问题泛指歌唱活动中发生的实际演唱音偏离乐曲规定音高时的一切偏音现象。歌唱中的音准问题比较复杂,走音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是很多声乐学习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歌唱中“音不准”的现象和类型
一般来说,歌唱中出现的“音不准”问题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偏高型
一般出现在歌唱上行旋律的过程中和高音部分,在下行低音部分也偶有出现。表现为呼吸急促、表情僵硬,声音偏离音高向上或者落不下来,音色缺乏柔和、流畅的美感。
(二)偏低型
在上、下行旋律走向中都有出现,表现为发上行音时达不到应有的音准高度,声音迟钝,音色发暗。给人以力不从心、声音站不住的感觉。下行音的偏低现象一般出现在高音的起音部分。
(三)失衡型
往往出现在长时值音的保持过程中,表现为声音极不稳定,不停地做小幅度的上下抖动,音色或明或暗,完全破坏了歌唱应有的声音位置统一感。有时还会出现在两句歌词的衔接过程中,听起来像转了调一样。
上述三种情况尤其在紧张心理的驱动下,会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有时会出现更大程度、更大面积的音准偏离现象,就形成了“跑调”。一旦形成“跑调”,音乐的艺术形象就会受到严重破坏而导致歌唱失败。
二、影响歌唱中音准问题的因素
歌唱者要想解决音唱不准的问题,首先一定要弄清楚造成“音不准” 的原因。造成歌唱“音不准” 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影响音准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耳音听辨能力差
没有正确的音高概念,对音程关系比较迟钝,很容易走调,大多数是在半音以内,听起来像在琴键的缝隙里面出来的音,在钢琴上根本找不到,给听众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最可怕的是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往往听不出来自己从哪里唱偏了音,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字上唱走了调,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才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唱歌“跑调”的人。
(二)声音位置不统一
歌唱者优美的歌声听起来应该是像线穿珍珠一样流畅,都在一个位置上,但是对于歌唱者来说,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是相当的不易,需要在自己的身体里随时做出调解才行。每一个音、每一个字对于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正确的声音位置,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只有正好适合这个人身材的衣服穿起来才得体,太大了太松了或太小了太紧了都不好看。声音位置与之同理。由于声音位置不统一,音准问题容易出现在换声点上。还有些歌唱者往往在一句歌词里就有哪一个字怎么唱都唱不准,或者是咬字怎么都咬不准,这都是由于声音位置不统一而造成的。
(三)呼吸控制不均衡
其实,歌唱音准问题归根结底还应该是一个嗓音控制和气息稳定的技术问题。歌唱者的发声过程主要是指歌唱者以人的身体为乐器,以气息为动力源泉,经身体各部分协调工作,振动共鸣体而产生的。在歌唱中,共鸣腔保持打开状态,以声门的动态调整和合理的呼吸支持两部分内容协调完成。其中,合理的呼吸支持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但是,如果为了演唱上行的高音而使气息量过强地冲击声带,喉部肌肉又没有及时做出挡气的调整,就会导致音高失去控制而“偏高”。或演唱下行低音时,喉咙打开不畅,声带闭合过紧,呼吸支点过高就会造成低音落不下来,这样也容易造成声音“偏高”。简言之,声音偏高就是由于给气过度。
(四)心理调控能力弱
由于对自己不自信或容易紧张,尤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高规格的声乐演出、重要的声乐比赛、权威人物的到场、初次登台亮相,甚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都会因为情绪紧张而造成演唱走音。由于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原本准备好的状态一下子荡然无存,气息浮上来就无法控制。这种情况往往在还没有充分熟练掌握歌唱技巧的同学身上更容易出现。所以上台前一定不要有情绪上的波动,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时候唱歌是不会有好的发挥。如果因为上台前的情绪波动而影响了原本准备好的歌唱状态,岂不是前功尽弃、得不偿失矣!
三、解决歌唱音准问题的途径
弄清了造成歌唱音准问题的原因所在,就要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解决歌唱音准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一)提高听觉专注力
有些同学并不是五音不全,视唱练耳成绩也很好,还对歌唱有着满腔的热情,但就是存在音唱不准的问题。尤其唱高音时,会有音偏高的现象,或起音正确,在声音延长时便会逐渐偏高;还有在演唱一首歌曲时,第一句唱得很准,等唱到结束时却发现与乐曲规定音高竟然相差半个音甚至一度,而演唱者往往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不能自拔,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唱偏了音、在哪里唱走了调,着实令人烦恼。这种情况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对于这样的同学只要提高注意力就可以了,注意自己唱的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找到音准感。也可以通过严格的训练来弥补,训练中任何一点点的偏差都要加以纠正,直到歌唱者的听力能准确地听准每一个音,能准确地唱準每一个音为止。还可以利用听自己歌唱录音效果的办法来解决,把自己唱的歌曲录下来回放,这时就会明显地听出在哪里唱走了音,也能听出自己其他方面的毛病和不足之处。
(二)统一声音位置
由于声音位置不统一,“音不准”的问题会经常出现在换声点的区域,而且往往是偏高。声音位置不统一,是咽喉部位肌肉协调技术能力低所造成的。人有真声和假声之分,歌唱者的声区可以分为三个,即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唱低声区部分音域的音时以胸腔共鸣为主,咽、喉、口腔共鸣为副,鼻和头腔共鸣更少;当唱中声区部分音域的音时,则以咽、喉、口腔共鸣为主,胸、鼻和头腔共鸣为副,但随着音域往上发展,咽、喉、口腔的共鸣逐渐减少,胸腔共鸣更少,鼻和头腔的共鸣成分逐渐增多。这样在接近换声点时就产生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实践训练中积极提高合理控制声音位置、合理协调声音位置的能力。注意在这个部位上的音真声该用多少、假声该用多少,如何合理混合声音,该用多少气息支持声音,肌肉达到一个怎样紧张的程度为宜等问题。
(三)协调歌唱中的呼吸
从上述对“音不准”问题产生的技术层面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错误的歌唱呼吸习惯是造成音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歌唱者知道自己“音不准”,但就是控制不住,那么这种情况就不是听力问题而是歌唱技术问题,是由于气息控制不好而造成的。解决这种情况的有效办法就是找到气息的支点,也就是所谓的“对抗”,气息的推动与声门闭合的对抗形成的支持,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达到某种平衡的结果。如果明明知道旋律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还是唱不准,可以试着先找一找“支点”的感觉,可以用抬重物的方法(最好就是练习发声时候搬着钢琴唱),找到了气息的支点,音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所以要始终保持气息推动与声门挡气的平衡。
除了气息外,音准问题的出现还与歌者共鸣腔体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共鸣的质量与共鸣腔的空间有关,空间形状越圆,其共鸣就越集中,效果也越好,许多乐器和剧院、音乐厅一般都采用圆的形状,所以想要获得充分的良好的共鸣来解决音准问题,这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把口腔控制得圆一些。
(四)提高心理素质
歌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音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歌者不但要掌握良好的歌唱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有些同学在舞台下面唱得很自如,但是站到舞台上演唱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在声音上判若两人,出现音准问题更是司空见惯。由于心里过于紧张、心跳加快,气息也浮上来了,很难控制身体的各器官和谐地运动,容易造成声音偏高的现象。相反,在情绪压抑、低落的时候,歌唱的各发声器官不够积极,处于消极状态而使音产生偏低的现象。一个好的演唱者除了应较好地掌握发声技巧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两者较好地结合,才能做到演唱上大方得体、自然流畅。我认为通过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和舞台经验的逐步积累,歌者会对自己的演唱充满信心,音准问题也将不再成为困惑。
综上所述,歌唱音准对于声乐艺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想解决好歌唱的音准问题,就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造成歌唱音准失控的深层原因,真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然后对症下药,制订训练计划。通过刻苦的有计划的训练,歌唱音准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达到歌唱的完美境界。
总之,从大众艺术体验的角度看,歌唱是最易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的文化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倾情歌唱也应该是我们声乐教育的最高目标,在声乐学习和训练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陈喜红.论声乐教学中的“音准”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刘强.解决音准问题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3]汪海娟.浅谈歌唱的音准问题[J].教学研究,2009.
[4]石学功.如何解决歌唱中的音准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
[5]臧学娜.歌唱艺术中的音准问题[J].声乐研究,2009(4).
作者简介:白鑫淼(1988—),女,遼宁朝阳人,法学硕士,就职于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主要从事蒙古族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