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五寨八大角秧歌的传承与变迁

2018-05-14田震高忠严

名家名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秧歌

田震 高忠严

[摘 要]八大角秧歌产生于山西五寨县砚城镇,艺术特色鲜明出众,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八大角秧歌逐渐衰落。通过对山西五寨八大角秧歌的调查研究,了解八大角秧歌的传承与变迁,对其表演程式进行赏析,并根据发展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 键 词]五寨县八大角秧歌;传承与变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40-02

山西五寨八大角秧歌发展历史久远、舞美动作丰富、表演形式多样,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然而近年来发展遭遇瓶颈,多种原因导致八大角秧歌的发展受困。要想使得这一民间秧歌艺术重现往日生机,需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传承和创新,同时结合时代和现代科技使之走出低谷,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八大角秧歌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流布

八大角秧歌是山西五寨县独有的民间秧歌表演艺术,是蒙古和汉两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既有汉民族舞蹈轻柔飘逸、俊秀洒脱的特色,同时又有蒙古族歌舞粗犷豪迈、气势恢宏的艺术气息。四人合力敲打两面威风锣鼓开路游行,配乐鼓点铿锵有力,节奏感十分强烈。舞蹈动作刚柔并济、飘逸洒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演内容生动、形式特别,多表现日常生活情景,令人过目难忘;角色行当融合蒙古和汉两个民族的特质,服饰和舞美动作丰富,在晋西北歌舞中独树一帜。

八大角秧歌之所以被称为“八大角”,因其最初有八个主要表演角色。但这八角儿其实只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他们分别是四个“丑鼓”和四个“拉花儿”,共八个表演角色,因此而得名。

(一)历史背景

五寨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隶属于忻州市,处晋西北中心,与内蒙古等地接壤,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厚,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激烈碰撞下,诞生了八大角秧歌这一民间秧歌表演艺术。

八大角秧歌产生于元朝,是蒙古和汉两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元朝时期,蒙古族人建立王朝,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在这种社会历史环境下,五寨县的汉族人和蒙古族人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的过程中语言不通,不能准确理解对方言语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其最初的形态动作可能就是这样。后蒙古族人为加强统治,很快便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同汉人交流。农闲时间人们在田间地头相聚群唱、对唱或者是竞唱,情到深处更是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就此形成了八大角秧歌的基本形态。最初八大角秧歌不成体系,随后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清朝时期,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从事秧歌表演的人数不断增多,服装和道具也进行了更新和改良。直到民国时期,八大角秧歌被搬上元宵节的舞台进行游县表演,角色行当和表演形式才算是初步定型。

(二)繁荣兴盛

八大角秧歌繁荣兴盛的巅峰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1940年建立五寨县人民政府,八大角秧歌得到了一定的保留和恢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大角秧歌紧随时代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表演艺人积极创新,为八大角秧歌注入时代元素,使得八大角秧歌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所创作的秧歌舞蹈《大拜年》《没的事》《十盏灯》《灰和尚》《挑苦菜》《过腊八》《赶洋集》《放羊》《十对花》《打连成》《看花灯》《一拉六》《打秋千》《叫媒婆》等因表演形式和内容贴近人民日常生活,语言诙谐幽默,符合大众审美趣味,深受民众喜爱。

二、八大角秧歌的表演程式

八大角秧歌的演出空间和演出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准备阶段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在村委会或秧歌领头人自家院内进行,着装比较随意,主要是对八大角秧歌表演者进行秧歌相关内容的培训;正月初三拜庙,南关村秧歌队到三宫庙,西关村秧歌队到龙王庙。拜庙前期,两个村子秧歌队的游行表演路线基本一致,都是从本村村委会广场出发,一路敲锣打鼓直奔庙宇,沿途不会进行逗留表演。三宫庙位于南关村中心地带,因保护措施不力,已仅剩空壳;龙王庙坐落于西关村村西三百米处,现已破败,只存旧址。三宫庙和龙王庙作为村民的信仰中心,在两村有着相当高的地位,每逢岁时节日村民都要去做祭拜。“顶灯会”“沿门子”表演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开市以后进行,主要的演出空间就是五寨县县委广场、新建南北路主干道以及县城内各家各户。到正月十五大会班表演,秧歌表演队伍先在县城内主干道新建路由南向北行进,随后沿政府路由西向東游行,最后一路南上将演出地点转移到五寨县南峰台梁脚下的清荷公园。之所以到清荷公园进行会班演出,一来是因为八大角秧歌在五寨县当地有着崇高的地位,五寨县居民大都认为八大角秧歌有着祈求好运、破除灾祸、驱邪避凶的效用,将秧歌舞蹈表演给南禅寺的神明观看,有祭祀和祈祷好运的蕴意。二来是因为县城居民在会班表演时都会到场观看,清荷公园地势平坦开阔,能够容纳很多人,方便秧歌队表演和县城居民观看。

此外,八大角秧歌还推动了演出空间的翻修和转移。随着演出队伍和观众人数的不断壮大,清荷公园已不能容纳表演队伍演出和民众观看。为了丰富县城居民文化生活和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政府于2015年在五寨县县城东北处新建总面积285696平方米的颐峰公园。此后八大角秧歌的游行路线也随之发生反转,改为由南向北。

三、八大角秧歌的生存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前景研究

近几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扶植和保护非常重视,但是这都仅是建立在政府上报与国家扶持的基础上。现在八大角秧歌虽已被提上了扶持的议案,但是它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仍然令人非常担忧,有很多从事八大角秧歌表演的艺人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而渐渐遗弃这门艺术。

(一)生存现状

八大角秧歌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表演者的青黄不接,老一辈的表演者已经上了岁数,几乎不能继续参加演出,而年轻人又因为多种原因,不愿意学习和从事八大角秧歌的表演,秧歌表演队伍基本都是靠临时组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传承窘况,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专业的秧歌表演艺人后继乏人,老一辈的师傅不仅没有徒弟,就连秧歌大会班需要的表演者也是托关系和人情才能够勉强凑齐,这样的情况致使秧歌表演的很多“绝活儿”得不到传承,已经处在失传的边缘;其次是表演艺人在薪酬待遇方面得不到保障,八大角秧歌是一门类似于广场表演的艺术形式,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和演出场次安排,主要的表演者同时扮演着社会工作者和表演艺人的双重身份,从事秧歌表演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固定的工资收入。因此,他们只把八大角秧歌的表演当作是爱好和兼职,而不去深入钻研。再加上八大角秧歌的表演形式、表演节目和音乐缺乏创新,已经逐渐脱离了民众的审美取向,因此走到了现在这样尴尬的境地。

(二)可持续发展前景研究

八大角秧歌表演艺术要想摆脱现在的困境,单靠民间传承人的苦苦支撑和政府间歇性的扶植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既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契合民间艺术自身成长发展的历史规律。八大角秧歌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五寨县人民对八大角秧歌还是非常喜爱的。在开发过程中对八大角秧歌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切实的保护,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扶持其发展,才是一种科学可行的策略。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八大角秧歌摆脱目前的困境:

第一,将八大角秧歌的表演场所从公园和广场搬到固定的舞台。这是艺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八大角秧歌摆脱发展瓶颈的办法。通过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段对八大角秧歌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改编,运用现代科技对演出服装和道具进行改良和创新,加入现代化元素,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比如将八大角秧歌改编成舞台剧和话剧。

第二,将八大角秧歌同其他各类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从2006年开始,我国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日”。将八大角秧歌与“文化遗产日”同县内管涔山、芦芽山、情人谷、荷叶坪和南禅寺等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举办旅游文化艺术节,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平台对八大角秧歌进行宣传和推广,向外界展示八大角秧歌,让更多的人认识八大角秧歌的风貌,提升知名度。

第三,发动群众力量,培养组建专业表演团体。八大角秧歌的表演主体和载体都是人,因此组建一个专业的表演团队非常重要。大范围选拔优秀的青年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八大角秧歌表演培训,组建固定表演团体,提高表演者的工资待遇,让他们从事并坚持表演。

八大角秧歌已走过近千年的历史,在这一秧歌表演艺术中,歌舞是主要的表演方式,村落空间是主要表演场所。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舞美设计和独具特色的角色行当。在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坚持下,八大角秧歌正在走出低谷,虽然它的发展仍处困境,但是近年来已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八大角秧歌也会积极回报社会。在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八大角秧歌已看到复兴的曙光。

參考文献:

[1]山西省五寨县志编撰办公室.五寨县志[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秦建军.五寨八大角秧歌的艺术特点与发展研究[J].黄河之声,2011.

[4]毛巧晖,陈勤建.新编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谢志仁.五寨民俗文化梳理(下册)[M].山西省五寨县志编撰办公室,2012.

[6]魏开.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3.

[7]庄雅婧.社火文化视角下的村落公共空间研究:以宝鸡陇县黄花峪村为例[D].西安建筑大学,2015.

作者简介:田震(1993.02—),男,汉族,山西五寨人,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高忠严(1975.05—),男,汉族,山西新绛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秧歌
“非遗”视阈下辽宁秧歌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秧歌戏的起源与特征
东北秧歌的审美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