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口升学考试背景下的中职生技能大赛①

2018-05-14黄旭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3期
关键词:竞赛大赛技能

黄旭东

[摘 要] 2012年甘肃省把中职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等次直接与“对口升学考试”成绩挂钩,理论上讲,应该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双促进,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事与愿违。通过对甘肃省中职生技能大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的有关规定、中职生技能大赛的功能分析,并列举实践中滋生出的不良现象,通过分析,提出策略。

[关 键 词] 对口升学;中职生技能大赛;不良现象;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028-02

一、近五年甘肃省“对口升学”考试大纲中对技能大赛学生获奖加分规定

2013年、2014年的《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科目》(以下简称《考纲》)设立了优秀奖,只要参赛就可以获得优秀奖,2015年《考纲》取消优秀奖,规定了获奖比例。2016年的《考纲》对县校级技能竞赛计分再降20分,学生在校期间县(校)级技能测试或技能竞赛成绩不得超过80分,同时取得国家认可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计20分,两项最高计100分。2017年《考纲》只是对省级的等级差调整为10分。

纵观近五年甘肃省对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规定,优秀奖的取消,规定获奖比例,增大同级别不同获奖等次加分,由5分变成10分;缩小不同级别的加分,特别是市级一等奖与省级三等奖由40分,20分,直到10分,无不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各级技能大赛的重视,也体现了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精神。

二、中职生技能大赛的功能和作用

(一)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更加完善

中职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引导,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而且技能大赛与教学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纳入教学常规中,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选拔、集训、比赛机制,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就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并且,教师通过指导技能大赛,实际操作,把握关键,以赛促教。同时,技能大赛的试题体现了教学内容“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基本原则,将实践操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体现得一清二楚,并且每年的试题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为专业课老师提供了一个相对标准的教学和训练导向。

(二)推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

对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的升学奖励、加分奖励等优惠政策的实施,必将刺激职业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大赛。随着中职生技能大赛成绩作用的增大,学校要在对口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先决条件是具备技能大赛所要求的实训条件。参赛学校必须按大赛要求选用设备,组织训练,从而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赛引发的广大学生普遍的技能学习诉求及催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使教师不得不深度思考学生能力不强和课堂效能不高的症结所在,要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教师要依据竞赛规程,“手把手”地教学生。同时,为了打好基础,提高技能训练水平,学校把技能大赛的内容要求落实到常规教学中,制订针对性强的教学、实训计划,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三、中职生技能大赛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

(一)没有基于全体学生,走入技能精英教育的误区

一些中职学校受大赛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全力以赴抓大赛、举全校之力抓大赛、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应赛教育模式。有的中职学校组织技能强化班、兴趣小组、大赛集训队等,推行“技能精英教育”,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等向“精英”倾斜,甚至高薪聘请企业专家、高校教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技能指导,以求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

(二)技能竞赛脱离本校专业特点

上级确定竞赛项目,基层学校进行选择,选择项目时急功近利,没有着眼于本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脱离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没有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没有把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和实际应用脱离,技能竞赛并没有推动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未能给技能竞赛提供理论、技术基础。

(四)单纯技术化的倾向严重

目前的各级技能大赛,比操作技术多,比相关能力少;比技术内容多,比思想文化少。因此,技能大赛在命题过程中应有这方面的体现,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理论型试题及实践性试题或在实践性试题中穿插必须的理论知识点,从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同时也促使各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克服只注重技能性操作,而忽略必须的理论知识的倾向,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为赛而学、为赛而教的倾向严重,良好的校园竞赛文化没有形成

技能大赛作为技能高考,各类中职学校必将“削足适履”,研究大赛模式,千方百计争取在大赛中创佳绩。技能大赛造就了数以千计的技能高手,但过分夸大大赛,“应赛代替教学”“为赛而学”等极端倾向,必将使职业教育陷入另一种“应试教育”。技能竞赛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一些学校没有营造浓烈的技能竞赛氛围,没有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的竞赛观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没有形成独特的校园竞赛文化,只是“为赛而赛”,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

四、对口升学背景下,中职生技能大赛衍生出更多的不良现象

(一)不顾学生实际,强行使学生“双优秀”

为了提高学校的对口升学率,特别是升入二本院校的学生数,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直接关系到高考加分。有的学校甚至给指导教师分任务,让教师“赶鸭子上架”,这种“强人所难”的教育,使教师和学生受尽煎熬。这与“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要为人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以及设立中职生技能大赛的初衷相悖,与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的目的相去甚远。

(二)不顾专业实际,只要技能成绩

一些学校为了在竞赛中回避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在竞赛项目选择上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无视学校开设的专业,不顾及学校的实训条件,选一项或几项不切合实际的比赛项目,给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训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有的学校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较高层次的奖励,不惜违反规则,甚至故意增加学生的基数,弄虚作假。

(三)人情味重,获奖者良莠不齐

由于省(市)级技能大赛一般在具备条件的学校举办,学生竞赛之际,不管成绩好坏,先要名额,定人选,给承办方施加压力。学校为了要宣传、要招生、要生存,对此给予一定“照顾”,这样的技能大赛究竟是为了选拔选手,还是为了宣传学校。

(四)校企合作变味,竞赛经济悄然兴起

企业推销人员瞄准了中职生技能大赛,积极“赞助”技能大赛,他们看好的是参赛学校这一市场,实际就是为了推销设备或推销软件。参赛学校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硬着头皮采购专门的竞赛设备。而社会机构、学校教师也瞄准了技能大赛,以辅导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举办各类辅导班,导致竞赛经济正在悄然兴起。

五、遏制诸多不良现象的建议策略

(一)加大宣传,形成氛围,透明规则

技能竞赛活动是一种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主办单位和承办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大赛规则的制定、各赋分点的确定都是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相关的,都是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也正是通过规则来体现的,即便是承办学校自己的参赛队已经做得相当透明了,即便是非常公正了,主管部门仍然有责任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赛事的宣传和对竞赛规则的监管。

(二)健全机制,理实并重,注意结合

主管部门引导职业学校建立健全竞赛机制,完善“校、市、省、国”四级竞赛机制,尤其要重视县(校)级竞赛的组织与落实,竞赛活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技能大赛的命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采用理论型试题与实践性试题相结合或在实践性试题中穿插必须的理论知识点的方式。另外,学校要逐步探索在文化课中挖掘技能训练的内容与项目,采用技能训练的办法来实施教学,开发生成文化课的“仿真作品”,给文化课教学过程注入活力。

(三)多元考核,注重实效,促进提高

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整个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中要转变观念,强化职业技能竞赛意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竞赛只是一种手段,是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技能竞赛的内容才是学生应该具体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教中赛,赛中教,把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让课程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以教改为竞赛提供更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使“教学改革—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双丰收。

六、结语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技能竞赛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确保学生技能竞赛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发挥良性的功效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面对现实,发现问题,不断地改进提高,才能发挥技能竞赛应有的积极作用,尽量遏制和减少不良現象的发生,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小丽.中职技能大赛给我们带来的点滴思考[J].科学咨询,2009(4):96.

[2]陈金全.对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几点思考[J].硅谷,2009(24),156-157.

猜你喜欢

竞赛大赛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拼技能,享丰收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