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法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2018-05-14邵娟王西涛
邵娟 王西涛
摘 要:文章在厦门滨海旅游资源AHP评价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找出厦门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提出了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以期能为厦门市滨海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滨海旅游资源;AHP法;定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3-0076-06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建设的前提条件。评价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将直接影响旅游资源三大效应的发挥。为保证合理、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就必须科学地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定量评价。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评价得到了以地理学为主的国内外各领域学者的关注。Piperoglou在希腊旅游规划研究中提出了旅游地评价系统[1];Coppock在休闲和娱乐地理学研究中提出了游憩资源评价系统[2];Ferrario从旅游吸引力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论[3];保继刚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4];楚义芳初步探讨了旅游地开发评价的方法论[5];原清兰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九个自然保护区,对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评价[6];林燕等构建了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育评价指标体系 [7];刘晓静在综合分析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进行探索[8]。随着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最初的定性、定量评价转向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外文献只有林燕等人在构建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厦门滨海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但是缺乏评价权重,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厦门滨海旅游资源概况
据统计,厦门现有海岛名山、海岛奇观、群礁、海湾、海峡、沙滩等10种主类、26种亚类系列的滨海自然景观;另外还有包括古人类遗址、历史古迹、海岛园馆、海岛风景、海港风貌、海堤大桥等8种主型、17种亚类系列的人文滨海景观;此外,还有景色各异的20多个有待开发的岛屿等旅游资源。可以看出,厦门的宾海滨海旅游资源不仅类型丰富、资源组合多样,而且资源禀赋及资源组成等级较高,是一个人文、自然资源共存的滨海旅游城市。
二、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研究方法
1.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将人们的主观判断给予科学的数理表达和处理。层次分析法(AHP法)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国内外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得到广发的重视和应用。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直观预测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它的本质是利用专家知识、经验、智慧等无法数量化的带有模糊性的信息进行信息交换,通过多次征询、汇总、反馈,进而筛选、整理、归纳、统计,逐步取得一致意见。
(二)厦门滨海旅游资源AHP评价模型的构建
1.评价指标的选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旅游资源的关键是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选取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文章遵循实用性、完备性、综合性、关联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评价指标,借鉴AHP法在其他旅游资源评价过程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经验,同时参考徐建国在《基于AHP的青岛海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提出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在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征询旅游学方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厦门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我们认为厦门的滨海旅游资源评价可从四个方面考虑,即旅游资源自身条件、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资源价值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同时经相关专家选定,又进一步筛选出与厦门滨海旅游资源性质相关性高的20个要素作为三级评价因子。
2.评价模型的构建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到厦门滨海旅游资源的AHP评价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分为3层,分别为总目标层A、综合评价层B和因子评价层P。
3.比较判断矩阵构造
在确定厦门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模型之后,要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就需要构建每个层级的判断矩阵。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特尔菲法对评价因子进行排序,具体做法如下:
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2016级15名旅游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询问了因子设立合理性,同时发放了征询表,对指标系统模型中的各因子按照表1中的标度进行赋值,共收回征询问卷13份,其中1份为无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86.7%,有效率为80%。
在确定各判断矩阵中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的值时,采用算数平均法,将每一位专家对判断矩阵中因素间相对重要性所赋的值进行求和平均,得出每一个判断矩阵中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的平均值。对于其中一些差别较大的数值,采取进一步商讨的方法,以消除所存在的偏差。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判断矩阵。
4.权重计算
按照AHP法的权重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权重数值,以A-B判断矩阵为例演示计算方法:
(1)计算A-B矩阵中每一列的值,计算结果见表1。
三、数据分析
(一)从综合评价层来看
滨海旅游资源自身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层的权重值都为0.345,是各项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两者占总评价层权重的67%;其次为滨海资源环境条件评价层,权重为0.21;权重最低的是滨海资源的价值条件评价层,权重是0.1。可以说明,厦门滨海资源的自身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是影响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滨海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
这其中决定资源自身条件好坏的主导因子是资源组合特征因子、资源规模因子及地方特色因子,这三个因子占资源自身条件评价层的82.8%,特别是资源组合特征因子,所占权重达41.2%。這表明,相对于资源规模、地方特色因子等因子而言,资源组合特征对厦门滨海资源整体质量的高低更具决定性作用。因此,厦门应进一步扩充其资源组合结构,将特有的华侨文化、闽南文化、茶文化融入到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丰富滨海旅游资源内涵,提升滨海旅游资源档次。
从表5中可以看出,决定资源开发条件的主导因子是知名度、通达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等4个因子,这四个因子占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层的84.1%,其中所占权重最高的是知名度,占31.4%。这也意味着厦门作为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在海西地区已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不错的口碑,这给厦门滨海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有利于树立厦门在游客心中优秀的旅游形象。
虽然资源环境条件评价层的权重值仅为0.21(21%),但是该条件对滨海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其中决定资源环境条件的主导因子:景观区位因子和滨海生态因子。这两个因子占资源环境条件评价层的78.5%,而且两个因子都擁有较高的权重值,分别为0.484和0.301。厦门作为一个海岛型滨海旅游城市,景区景点多集中在城区及其邻近区域,由于开发得当,滨海生态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景观秀丽。一个旅游地仅仅拥有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是不够的,旅游地的景观区位是否优越,滨海生态是否优良同样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综合评价层中,权重最低的是资源价值条件,为0.1,其中主导因子为观赏游憩价值因子和娱乐休闲价值因子,这两个因子占该评价层的74.6%。观光游憩价值因子的权重值为0.478,这说明大多数游客来厦门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优美的滨海风光;从娱乐休闲价值因子的权重值(0.268)可以看出,当前厦门的休闲度假旅游比重还不高。但是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度假将会是未来旅游的一大趋势,所以厦门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休闲、度假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积极由观光型滨海旅游地向度假型滨海旅游地转变。
上述分析表明,厦门较高的滨海资源禀赋和优越的资源开发条件,使得厦门滨海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资源环境条件虽然比重低于前两者,但是对于厦门旅游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景观区位因子和滨海生态因子。
(二)从因子评价层来看
因子评价层里总共有20个评价因子,排在第一位的是资源组合特征因子,其权重值最大,为0.1423。可见,厦门深厚的人文底蕴、秀丽的海滨风光、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植被景观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种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组合特征使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知名度和景观区位,其权重分别是0.108和0.1016,这也是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滨海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资源规模因子位于第四位,其权重是0.0948,这是厦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通达性因子列第五位,其权重是0.0728,这说明交通的通达性对厦门滨海旅游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旅游发展和推广的前提;滨海生态因子列第六位,其权重是0.0632,表明生态环境是决定厦门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列第七位,权重为0.0558,这表明厦门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给厦门滨海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硬件环境。排在最后5位的是滨海特色餐饮、适游期、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其他价值等5个因素,其权重值分别是0.0179、0.0152、0.0115、0.0096、0.0043。这一方面说明,厦门滨海旅游资源仍存在缺乏代表性旅游商品,地方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比起其周边的旅游地来说,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也表明厦门滨海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完全,利用还不充分,在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此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和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因子也同样具有较高的权重值,分别为0.0370和0.0531,这也预示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特别是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日渐成熟及沪厦、福厦以及合福高铁的开通,厦门与各旅游城市的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厦门滨海旅游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市场将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参考文献:
[1]Piperoglou J.Identit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 regions in Greek tourist planning.Papers of the
Regional social[C].Springer-Verlag.1967,8(1):
169-176.
[2]Coppock J T.The geograph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J].Geography,yesterday and tomorrow,1980:243-279.
[3]Ferrario F F.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anapplied methodolog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9,17(14):24-30.
[4]保继刚.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干旱区地理,1988,11(4):57-59
[5]楚义芳.地开发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4):394-404
[6]原清兰.基于AHP的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06):83-88.
[7]林燕,陈婧妍,郑行洋.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厦门为例[J].海洋信息,2013(01):
43-48.
[8]刘晓静,留科.地质公园景区科普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经济地理,2016,6(07):1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