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与节制

2018-05-14喻栓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喻栓

摘 要:古希腊戏剧《美狄亚》表面上是一个杀子泄愤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作家对理性和节制等伦理问题的思考。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美狄亚悲剧的根源在于她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的泛滥,推动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最终在激情状态之下做出了杀子的伦理选择。通过美狄亚这一人物形象,欧里庇得斯警示雅典公民必须要有理性,学会节制,才能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和谐。

关键词:欧里庇得斯;《美狄亚》;自然意志;自由意志;理性意志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3-0064-04

《美狄亚》创作于公元前431年,一经问世,就在戏剧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学术界对《美狄亚》的热情依然不减。目前从知网上可以搜索到研究《美狄亚》的学术论文430多篇,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目的也是众说纷纭。叶蓉的《美狄亚,对男权压迫的绝望抗争》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剖析了她反抗男权压迫的时代意义”[1];马彰铭的《一幅私欲泛滥的社会图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简析》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认为“在世界文学长廊里,最早而又异常洗练、鲜明、深刻地勾勒出这样一幅可怕的图景”[2];韩霞的《〈美狄亚〉的伦理惩罚探析》认为欧里庇得斯通过描写美狄亚受到的伦理惩罚,表现“伦理秩序的维护对构建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3];聂珍钊的《论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切入,认为美狄亚杀子复仇揭示了“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伦理道德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4];陈进的《欲望与复仇:美狄亚原型在现代中国》运用比较文学流传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这一原型对石评梅、欧阳予倩、田汉、曹禺、金庸等作家创作的影响,认为“美狄亚原型的嬗变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联系从未中断过”[5] 。 除此之外,还运用精神分析、文化批评等视角对这部作品做了研究。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美狄亚悲剧的根源在于她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的泛滥,推动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最终在激情状态之下做出了杀子复仇的伦理选择。通过美狄亚这一人物形象,欧里庇得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部戏剧的教诲功能,警示雅典公民必须要有理性,学会节制,才能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和谐。

一、伦理悲剧的起因:美狄亚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的泛滥

《美狄亚》这部戏剧叙述了女主人公杀死两个亲生儿子的悲惨故事。戏剧是以金色羊毛的传说为楔子,讲述了科尔基斯公主美狄亚爱上来此盗取金色羊毛的异域王子伊阿宋,并为了他杀害看守金色羊毛的蟒蛇和前来追捕他們的兄弟,把其尸体砍成几段,父亲因忙着收尸,从而躲过一劫,但美狄亚却已经弑亲,叛离祖国。之后美狄亚跟着伊阿宋来到伊奥尔科斯,她不满佩利阿斯夺取本来属于伊阿宋的王位,下定决心为其复仇。美狄亚利用巫术诱骗佩利阿斯的女儿们将父亲活活杀死,佩利阿斯的儿子将夫妻二人放逐,夫妇来到科任托斯,并在此地快活地生活了几年,生下两个儿子。但好景不长,伊阿宋却为了金钱和权势欲与科任托斯公主成婚,并将他们母子三人驱赶出国,无处可去的美狄亚被伊阿宋抛妻弃子的始乱终弃的行为彻底激怒,最终展开疯狂报复,先是使用计谋害死新娘,然后再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让伊阿宋一无所有,变成断子绝孙之人,自己乘着飞龙逃走。

造成美狄亚杀子悲剧的根源主要是其身上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的泛滥。“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每一个人都是善恶并存的生物体,因此人实际上就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6]276美狄亚也是这样一个文学形象,身上兼具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兽性因子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自然意志主要产生于人的动物性本能,如性欲、食欲等人的基本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6]42美狄亚爱上阿宋,正是她自然意志的体现。伊阿宋既是王子又长相英俊,美狄亚被深深吸引住。进一步说,这种自然意志在美狄亚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女性对男性的爱慕之情,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和需求。美狄亚对自然情欲的渴望使她不惜代价满足欲望。其实不管人还是动物都具有自然意志,它没有好坏之分,也无道德之分,只是本能反应,与生俱来。

美狄亚放纵自然意志,不用理性去约束,任其自由发展,自然意志就会发展成自由意志,危害个人和社会,造成伦理道德丧失。“自由意志是人的直觉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人的活动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在文学作品中,自由意志容易摆脱理性意志的束缚,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非善即恶。”[6]282由于自由意志肆意生长,造成美狄亚的活动也脱离了社会规则束缚,表现出非理性倾向,触犯了伦理禁忌,犯下了弑父弑亲的伦理大罪。美狄亚爱上伊阿宋最初是因为其身上的自然意志作祟,并非真正爱情,而是一种本能欲求,更是强烈占有欲的驱使。在皮囊的诱惑下,加上缺乏理性意志控制,慢慢演变为对于肉体的冲动,变成自由意志。本来女子对男子的爱慕是所有男女间正常情感,从这一层面看,美狄亚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错误;从另一个层面看,美狄亚追求爱情的方式太过激进,背叛祖国与城邦,杀害自己亲生弟兄,犯下了弑父和弑亲的罪行。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一直在扩张,逐渐将美狄亚人性因子中的理性部分吞噬,蒙蔽其心灵,把自己推向罪恶深渊,成为一个心狠手辣,道德沦丧,失去人性的野蛮女子。

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都是非理性的,是人未能摆脱兽性的体现。美狄亚来自科尔基斯,在希腊人眼中,那是个野蛮地方,哪里能与文明和理性的希腊相比。“我可以这样证明:首先,你从那野蛮地方来到希腊居住,知道怎样在公道与律条之下生活,不再讲求暴力。”[7]124公道与法律也是当时希腊社会对公民进行约束和管理的一种手段,社会的固定规则,在法律与公道之下,启动自身理性部分,公民才能更好规范自身,塑造和谐美好社会。美狄亚一直生活在没有法律条例的环境中,自然缺少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与价值判断,理性意志也难以得到开发。由此导致美狄亚缺少理性意志的约束,非理性意志泛滥,兽性大发。

自然意志与自由意志使得美狄亚与伊阿宋强行结合,造就了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婚姻中沾满了鲜血,注定要成为悲剧。剧中歌队唱到“爱情没有节制,便不能给人以光荣和荣誉”[7]127,失去理性且无法自制的美狄亚已经失去往日的权力与光彩,被祖国、人民和家人唾弃。“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节制便没有益处,厄运发怒的时候,且会酿成莫大的灾难呢。”[7]112欧里庇得斯以第三人称保姆的视角见证了美狄亚从人生顶端掉入谷底的悲剧转型,又借助保姆的口吻道出节制对于生活的必要性,客观的视角以及真实的口吻增加了戏剧的可信度,突出欧里庇得斯的创作重点——节制与理性。“因为情感胜过理智,我才背弃了我父亲,背弃了家乡。”[7]123美狄亚亲口诉说自己弑亲,背弃家庭是因为在感情上太过于冲动,被情感冲昏头脑,理智被情感淹没,才会酿成悲剧。

二、伦理悲剧的发展:触犯禁忌后美狄亚的伦理困境

美狄亚在情欲控制之下杀害佩利阿斯,帮助丈夫复仇,这是美狄亚非理性的自由意志的体现。伊阿宋与佩利阿斯一家表面上是叔侄关系,但实际上在佩利阿斯夺取王位之后,他们又形成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受到法律保护,也为社会伦理规范所管辖。当美狄亚与伊阿宋成婚后,佩利阿斯也是美狄亚的叔父和事实上的国王。虽说妻子帮助丈夫报仇符合作为一名妻子的伦理义务与责任,但是美狄亚杀害国王佩利阿斯激怒了民众,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弑君违背了君臣伦理,美狄亚闯下大祸,所以她一家无法再在伊奥尔科斯有立足之地,也无法回到自己父亲家中,可谓是有家难回。

伊阿宋醉心权欲与物欲,自由意志膨胀,将美狄亚进一步推向伦理困境,加剧了悲剧的发展。戏剧开篇就为观众介绍了伊阿宋盗取金色羊毛的初衷,根本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王位。“自由意志是接近理性意志的部分,如对某种目的或要求的有意识追求。”[6]42伊阿宋的自由意志表现为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财富的追求,渴望越强烈,自由意志就越强大,理性意志越弱小。“倘若命运不叫我成名,我就连我屋里的黄金都不想要了,我就连比奥尔甫斯所唱的还要甜蜜的歌也不想唱了。”[7]124这段独白清楚地表明伊阿宋的野心,也陈述了他背信弃义的原因。结婚前伊阿宋在叔父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只有借助美狄亚的力量才能完成艰巨任务,重获王位,现在又是在权力与物质的诱惑下抛妻弃子。

与美狄亚内心难以平息的愤恨相比,更可怕的是伊阿宋的欲望。“欲望的不自制比愤怒的不自制更为可憎。”[6]111伊阿宋完全不顾夫妻伦理道德,不在乎家庭规范,果断地抛妻弃子。他想要成为人上人,被人尊敬,被欲望充斥的伊阿宋已经失去理性,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不顾夫妻情义和父子血亲,任由科任托斯国王驱逐母子三人,因为只有他们离开,伊阿宋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抛妻弃子这一行为在社会集体伦理规范下是可耻的,他破坏了家庭和睦,夫妻和谐。伊阿宋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合理的。“最要紧是我们生活得像个样子,不至于太穷困,——我知道谁都躲避穷人,不喜欢和他们接近。”[7]125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欲望名利充斥頭脑的伊阿宋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失去控制,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

美狄亚先是因为弑父弑亲导致有家不能回,接着用计让佩利阿斯惨死在自己女儿手上,也不能回到伊奥尔科斯,最后又谋杀国王与公主,也不能在科任托斯生活,伦理秩序混乱使得美狄亚身处伦理困境之中。美狄亚深陷伦理困境当中是因为她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人生存的理性空间。在斯芬克斯之谜中就为读者揭示了人和动物本质上的区别,人比动物高贵就是凭借动物没有的理性。动物界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用战斗去解决一切问题。但人类却不能如此,我们必须遵守相关的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地生活。而美狄亚在本质上把自己等同于动物,失去理性,蔑视社会规则,向社会伦理挑战,忘记了应该怎样去做人?“伦理困境指文学文本中由于伦理混乱而给人物带来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与冲突。”[6]258克瑞昂逼迫他们母子三人,伊阿宋背信弃义,无情的国王与狠心的丈夫将美狄亚逼上绝路。在克瑞昂强大的权势与渴望丈夫回心转意的矛盾之中,矛盾不可调和导致悲剧程度上升,为美狄亚最后选择杀子复仇埋下伏笔。

三、伦理悲剧的结局:杀子泄愤的伦理选择

在自己报复的自由意志的驱使下,美狄亚利用两个儿子毁掉了伊阿宋即将到手的婚姻与财富。面对无情的丈夫以及克瑞昂逼迫,美狄亚完全被激怒,仇恨与愤怒蒙蔽了双眼,她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复仇。

“你们两个该死的东西,一个怀恨的母亲生出来的,快和你们的父亲一同死掉,一家人死得干干净净。”[7]112处于极度悲愤情感中的母亲言辞无比激烈,开始咒骂孩子,拿孩子泄愤,希望儿子能与他们的父亲一起死去,只因为在她看来他俩是伊阿宋的后代。美狄亚诅咒伊阿宋一家人死得干干净净,表明其内心对丈夫与孩子的极度仇恨,后来在与伊阿宋的对白当中,美狄亚大骂丈夫是坏东西,缺少丈夫气。俗话说,有恨就有爱。美狄亚也同样深深地爱着两个儿子。“哎,哎!我的孩子,你们为什么拿这样的眼睛望着我?为什么向我最后一笑?哎呀!我该怎么办呢?朋友们,我如今看见他们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7]141杀子前的这段话可以体会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不舍之情和爱意。

在美狄亚的内心中,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在激烈地博弈。她被丈夫抛弃,在婚姻与爱情的盟誓中遭到伴侣背叛,遭遇极不公平。深陷困境的美狄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伊阿宋的背信弃义、始乱终弃;另一边又是两个可爱的儿子。那么该如何选择?难道不能有一个两全之策,这个杀子情节的设置实际上也反映了欧里庇得斯的创作目的,借助血淋淋的事实来抨击。美狄亚这个名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物名称,它也为遭遇不公的女主人公美狄亚背上恶魔母亲和弃妇的罪名。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和欲望,但如果一旦超越理性的界限,不能节制自身的行为,任其膨胀,必定会被情感吞没,走向人生困境,深陷伦理困境的美狄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文中也说到,其实美狄亚完全可以在公主死后带着儿子逃亡,文中交代杀子是为了不忍心看到儿子落入敌人手中,是美狄亚独特的“母爱”。作为母亲的美狄亚在杀子前的内心挣扎就是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搏斗的表现,“理性意志是理性发挥作用的体现,主要用来抑制或约束自由意志,使自由意志变得有理性”[6]253。在决定杀子前,美狄亚的母爱唤醒了沉睡状态的理性意志,让她认识到自己将要做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所有才会矛盾,犹豫不决。“我的痛苦已经制伏了我;我现在才觉得我要做的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罪行,我的愤怒已经战胜了我的理智。”[6]142美狄亚的理性意志最终还是输给了内心得仇恨,在非理智意志支配下选择了杀子来突破困境,做出了伦理选择。杀子让伊阿宋变成无后之人,饱尝痛苦,也避免孩子落入仇家。复仇欲让美狄亚深陷泥潭,复仇的冲动与激情影响了她的判断。

杀子泄愤的伦理选择正是美狄亚非理性意志战胜其理性意志的结果。人们常常说到虎毒不食子,就连毫无理性的动物都不会随便杀子,何况是具备理性的人类,偏偏美狄亚走向极端,无视伦理禁忌,种下恶果。随着矛盾愈演愈烈,深陷伦理困境的美狄亚做出了伦理选择——杀子泄愤。克瑞昂与公主的死亡给了美狄亚极大的兴奋,激起她下一步复仇的决心与欲望,那就是亲手杀死两个儿子,让伊阿宋变成绝后之人。美狄亚选择杀子的决定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内心经历了强烈的斗争。美狄亚是斯芬克斯式人物,她身上也有着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自然意志与理性意志发生搏斗在杀子这一环节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杀死了两个孩子之后,她的理性意识开始回归。让美狄亚内心感到惭愧,人性此刻已经苏醒,她要忏悔,她要赎罪。欧里庇得斯并没有把美狄亚塑造成一位不可救药的女性,人物内心也觉醒过。在她杀子之后,带走两个孩子的尸体,免遭敌人侮辱,面对伊阿宋的强烈斥责,她意识到自己已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我还要规定日后在西绪福斯的土地上,举行很隆重的典礼与祭礼,好赎我这凶杀的罪过。”[7]152这样的情节设计反映了欧里庇得斯的乐观意识,他对希腊重新恢复伦理秩序是充满希望的。

四、结语

欧里庇得斯创作这部悲剧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审美功能,而是希望实现文学的教诲功能。美狄亚、伊阿宋等人的悲惨命运,希望能对希腊人有警示作用,若是继续向美狄亚和伊阿宋等人一样,由于自由意志而失去理性,触犯伦理禁忌,迟早有一天终究会自食恶果。如何去做人?不管是在遥远的希腊还是眼下的今天永远不会过时,在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思考这个问题。这部悲剧的创作目的既有对过去的总结,也有对外来的展望。其所影射现实的內容十分突出,把英雄时代抛弃妻子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提高到道德地位,呼吁人民向善、自律、自制,塑造和谐人生。

参考文献:

[1]叶蓉.美狄亚,对男权压迫的绝望抗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01):30.

[2]马彰铭.一幅私欲泛滥的社会图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简析[J].大同大学学报,2010,24(02):51.

[3]韩霞.《美狄亚》的伦理惩罚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7):24.

[4]聂珍钊.论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1(03):26.

[5]陈进.欲望与复仇--美狄亚原型在现代中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4):115.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戏剧选[M].罗念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