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敬畏之心,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2018-05-14曹福云
曹福云
[摘 要]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重建敬畏之心。学生应该有“五种敬畏”,即敬畏法规、敬畏道德、敬畏师长、敬畏生命、敬畏知识。重建敬畏要靠教育、约束、实践;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关 键 词]生命教育;敬畏之心;重建;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57-01
生命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每一个神经细胞。每当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震惊、哀痛、惋惜、唏嘘之情,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我认为根源在于敬畏之心教育的缺失。
古人对敬畏是有十分清晰的认识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要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尊长,敬畏圣人的教导。“君子三畏”主要是对道德的敬畏,这种敬畏在民间通常表现为对神灵和天地的敬畏。这里所倡导的敬畏有权威和迷信的成分,但在君权社会里,确实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中专学校,由于生源相对特殊,和普通高中相比,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中专学校实际情况是,招收的学生中有许多“问题”学生,而这些“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父母没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或者是父母亲性格比较偏执,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欠妥。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也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老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目无尊长、行为粗野的学生和目无法纪、言语粗俗的家长。他们行为乖张,目空一切,恣意妄为,“无法无天”,其实反映了缺乏敬畏之心的本质。
明代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意思是为人处世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敬畏不是老师威压,也不是要求学生盲从,不是与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欲成人成才,是不是先有一颗敬畏之心和谦卑态度呢?因此,我們需要重建敬畏之心。
当代学校,应该教育学生至少要有五种敬畏,即敬畏法规、敬畏道德、敬畏师长、敬畏生命、敬畏知识。
一、敬畏法规。“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因此,敬畏法律、敬畏规章制度当放在首位。但是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意识和守法观念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表现为:缺乏规则和规矩意识,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学生和家长只注重关心自己享有的权利,忽略和漠视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重塑敬畏之心是培育遵法守法的必然选择。
二、敬畏道德。如果说法律是红线,道德就是黄线。正如中国传统社会所共同追寻的“礼、义、廉、耻”之“四维”和“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对于这些传统道德追求,我们应赋予时代含义,重塑敬畏之心。
三、敬畏师长。这是基本要求。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传统,可现在社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否定师道尊严,否定教师的地位,出现学生群殴老师、家长殴打老师甚至弑师的恶性事件。教师缺乏起码的尊严和安全,如何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四、敬畏生命。这是敬畏的底线。不但要敬畏自己的生命,而且要敬畏他人的生命,敬畏自然界的生命。有的学生行事莽撞、冲动、简单、粗暴,不计后果。归根结底,缺乏对生命的负责态度。
五、敬畏知识。这是学生的本分。尊重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教育,是成人成才的一条基本途径。因为只有现在敬畏知识,将来才能敬畏事业。
常怀敬畏是前提,没有敬畏,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规矩就形同虚设,教育必然没有效果。重建敬畏之心,必须靠教育、约束和实践。
1.敬畏要靠教育。首先应该完整地、准确地解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条款,依法治教。
2.敬畏要靠约束。教育本身就包含必要的约束的意思。我们必须摒弃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但是惩戒是必要的。现在,体罚在放大,有人认为批评也是一种体罚!当整个社会开始质疑老师的教育方式的时候,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让、漠视和放纵。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吗?
3.敬畏要靠实践。实践是最好的学校,中专生的社会实践非常重要。参加了顶岗实习的学生回来后都深有感触: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在学校,老师可以原谅你一次又一次犯错,但社会是最“无情”的,其实也是最真实的,没有那么多犯错的机会,犯错会被社会淘汰的!一个目无法纪、不守规矩的人,一个不敬业爱岗、自由散漫的人,一个不讲礼仪、行事粗鲁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
只有让敬畏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行有所止;只有行有所止,才能适应社会。因此,必须重建敬畏之心。唯其如此,才能增强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冠军,程大中.重塑我们的敬畏之心[J].神州学人,2015(6):4-5.
[2]刘好青.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J].南国博览,2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