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文学作品审美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2018-05-14丛翔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文学作品课程标准

丛翔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文学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是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我们必须从文学作品的特点出发,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作品,唤起学生生命的激情,用美感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通过审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回归到语文教育课堂中来。

【关键词】课程标准;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版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冷静审视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不少老师为了应付考试而急功近利,尽一切可能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忘记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有的职责,对文学作品“支离破碎式”(抑或“程式化”)的应试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长此以往,学生对文学作品审美性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约束,自主思维能力或创造性思维品质就会十分匮乏。

一、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现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文学教育应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色彩。文学教育,其载体是文学艺术作品,其本质是审美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参与,不断促进自身想象的活泼性和丰富性的提高。其中,审美教育应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文学教育中抛弃对所谓考试知识的“专利”,利用文学作品自身的美感和魅力去引领学生,激发学生在接受和享受审美感动之时,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从而达到让文学教育回归审美教育之目的。我们进行文学教育,并不奢求每一个学生能生产出艺术作品,锻造成审美对象,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审美的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感,进而使之拥有创新精神。

现有的文学教育存在的显性弊端是教者在应试教育的“枷锁”下,一味地进行文学作品的理性分析。这种过多的、乏味的应试式讲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排斥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文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美的感受,是美的鉴赏,是美的创造。我们进行文学教育,也许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鉴赏家、美学家,但可以使之学会在语言文字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理性分析的作用,但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的人也不应缺乏感性体验。进行文学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所谓的“语文知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借助文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过程是学生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美学因子”。我们只有在施教过程中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摒除思维“惯性”,调整教育策略,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乘风破浪。也只有从文学的文本特点及其功能出发,树立起审美的观念,才能担负起美育的责任,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那么,如何真正地让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回归到文学教育的课堂中来呢?

二、文学作品审美教育对策

首先要创设审美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强化审美欲望,激活审美心理,诱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形成强烈的审美冲动,实现较好的审美效果。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而创设审美情境是学生实现创造美的重要前提。审美需要有审美的情境,需要有审美的欲望。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或过程中),唯有调动一切教育手段(如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纪录片放映等),创设审美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实施审美教育营造积极的审美氛围。如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可在上课之初配着柔美而略带哀伤的钢琴曲,让低回掩抑的声韵、如怨如诉的旋律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同时教者相机启发学生从诗中寻找凝聚愁情的物象,反复吟味,体会诗人所选物象与绵绵乡愁的联系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其次,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发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在与作者的情感“碰撞”中催生审美感受,在“玩味”中受到美的启迪,得到美的陶冶,从而实现“感性的情感体验与理性的理解分析”有机融合。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文时,教者可从审美创造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诗中写景的角度入手,分析文章如何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点,描写生机盎然的春景。然后在朗读成诵之后,让学生叙述诗中的美景。接着可抓住精妙之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引导学生从中想象:早到的莺鸟歌唱着西湖旖旎的风光,刚从南方飞来的小燕子在湖边啄泥筑起新的巢穴,这一切勾勒出西湖早春的气息。在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沉浸在生机勃发的西湖春景中,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如此不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最后,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审美习惯、良好的审美品质,让学生具有终身的审美素质。《课程标准》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文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审美客体(文学作品)指导学生读“文”,还要指导学生读“人”,不仅要指导学生读生活,还要指导学生读社会,在“读”中养成良好的审美品质。如执教《项链》,教者可抓住本文戛然而止的结尾,启发学生思考:作品主人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在当时的那个社会还将会有怎样的举动?而如果在当今社会,她将会怎样“现身说法”,教育她的子孙后代?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调动强烈的审美情感,运用积极的审美方式和大胆的审美创造,通过情感的“渗透”、意象的“润泽”及审美实践来实现审美功效,让审美活动唤起学生生命的激情,润泽学生稚嫩的心灵。

当然,审美教育没有终点,审美素质的终极指向是终身的。于学生而言,课堂外还存在着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无限机会和场所。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获得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去感悟生活色彩的斑斓,憧憬美好的愿景,描绘美好的蓝图。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3] 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文学作品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