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之声“声声入耳”

2018-05-14陈林文

课外语文·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朗诵语文课堂

陈林文

【摘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其中上联的意思是说在校园(书院)里,周围环境的声音和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让原汁原味的童真童声“声声入耳”。

【关键词】语文课堂;朗诵;声声入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情之伊始,语文课堂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是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综合活动,是一种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将不厌其烦的讲解转变为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王财贵先生说:“孩子从三岁就应开始读经诵典。”在反复吟诵过程中,学生像一个个小诗人,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的样子,这种表现和过程,正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文本情节,乃至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过程。那么,在课堂上如何鼓励学生多读、乐读呢?我认为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特别是散文、诗歌等文体的教学,教师准确、流利、有感情的示范读,往往能让文学作品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像涓涓溪流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和朗读的欲望。学生在模仿教师读的过程中再创造,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思想感情及文章蕴含的哲理,得到真的启迪,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只要课堂上能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课堂一定是个书声琅琅的课堂。

二、情之所需,语文课堂要有即兴的歌唱声

有人说,歌声是音乐课特有的东西,其实,语文课也一样飘扬学生心中的歌声。如教学《怀念母亲》时,教师即兴轻轻地唱起姜育恒的《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不仅激起学生对课文中母亲的兴趣,还使母亲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大脑中得到唤醒和再现。又如我在教学《找春天》一课,学生诵读课文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时,突然有一位小女孩举起手来说:“老师,老师,我想用歌声来歌唱春天。”我鼓励这位女生说:“你想唱就大胆地唱吧。”于是她走上讲台,唱起了《春天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一个个也跟着唱了起来……全班同学都手打节拍,摇头晃脑地唱着。这场面不仅把本课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歌词进一步理解了春天。这种即兴的歌声,不仅令人感动,而且还是如此的真诚、和谐和自然,学生是那样的畅快自由,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这更奏效呢?

三、情之所动,语文课堂要有哀乐的哭笑声

笑是一种语言,哭同样是一种语言,還是保护人心理的一种方式。笑和哭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是表达人感情的方式,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若把真挚的感情投向教学活动,把顺心的话语洒向学生,把会心的微笑送给学生,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鼓舞,获得“亲其师,信其道”的情境效应。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笑声,首先教师自己要有亲切、自然、和蔼的笑容,甚至是放声大笑,这是一种对自身素质的自信,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自信,是一种把爱心融入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有了教师的笑声,学生学得开心时,就可以放声一笑;得到认可时,就可以会心一笑;得到表扬时,就可以举起大拇指“耶”的一声自豪地笑。当然,当学生与文中主人公有同样遭遇而伤心或文章的故事情节实在让学生伤感时,一样可以让学生哭上一把,哭后的心情就会畅快许多,比憋闷在内心好得多,能有效地调整不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在语文课堂上和谐而自然地流露,每一位学生才能感到生命的润泽和学习的快乐。

四、情之所感,语文课堂要有热烈的鼓掌声

掌声是一种鼓励,一种赞扬,更是一种信任和肯定。在语文课堂上,用师生的掌声来鼓励来赞扬学生,比语言给学生带来的触动更大。如学生有进步时,特别是后进生,哪怕就是一丁点进步,给他送去热烈的掌声也许就能给他带来更大的进步,甚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当学生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时,当学生提出精彩的问题时,当学生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时,当学生获得荣誉时……我们都可以给学生送去鼓励的掌声,这掌声的效果和力量是很大的。同样,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魅力也能赢得学生给你送来的掌声。这种掌声不断的课堂,一定是互动的课堂、融洽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五、情之所困,语文课堂要有激烈的讨论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有困惑时,是沉默听讲还是热烈讨论?我们不用思考都会选择后者,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诵读课文外,还必须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求得知识后,心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会增添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学习动力。教师必须做好精心的讨论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引导,课堂上才会源源不断地传出精彩的讨论声。

六、情之所悟,语文课堂要有意外的惊讶声

“惊讶”往往让人难以忘怀,让人的思维峰回路转,还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多一些让学生“惊讶”的回答,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得更加精彩。是的,一节精彩的好课,必须要有“惊讶声”。怎样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呢?这就要看我们的教师综合素质——能否深层次地挖掘教学内容,能否巧妙设置惊讶情境,能否呈现出让学生惊讶之举。有惊讶声的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还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心事、情事、伤心事,事事可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学生声情自茂的成长乐园。

参考文献

[1]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朗诵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体会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语文课堂上的朗诵技巧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