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写作:催生作文教学的动力需求
2018-05-14张金明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文教学的现实处境却极为尴尬,在语文教育中始终呈现出极为严重的弱势和颓势。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提出,为改进和优化作文教学找到了方向,催生了作文教学的动力需求。梳理目前作文现状及其颓势,理清其症因,运用交际写作理论引领作文教学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颓势与症因;交际写作;动力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诸模块中最重的一块,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检验场和晴雨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阅读教学的领悟与操作,都可以在作文中充分显示和折射出来,并反过来通过它对整个语文教学做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审视和修复。难怪乎,在中、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量举足轻重,几乎始终占语文试卷分值的40%以上,成为衡量考生语文素养的一把标尺。
然而,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在长期的文章写作、过程写作模式下,过分强调应试的技巧,脱离生活本真,陷入学生不愿写、没话写、不会写,老师害怕教、没法教、不去教的“三难”境地。近年来,语文教育界专家研究借鉴中外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对改进优化作文教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本文欲就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激发催生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需求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颓势依旧,作文教学由来已久的硬伤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处境极为尴尬,在语文教育中始终呈现出极为严重的弱势和颓势。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作文是可紧可松的“软”任务,成了一块可以任意拿捏的“橡皮泥”;学生学习中作文又是少数人成就作家梦想的心仪营地,虚幻而空洞,而多数人则怕之厌之,是最无法具体和量化的一块“泡泡糖”。爱怕交织、人人嫌弃,是最让人感知真切的校园作文氛围。长期以来,颓势依旧,是作文教学永远的硬伤。难怪我们的语文教育这样让人说三道四,作文更是地位弱化。语文甚至在学生心目中竟比之外语也逊色几分,更不必和数理化去相提并论了。这多少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感到汗颜和惭愧了。作为语文人,我们必须要进行分析反思与改进优化。
梳理目前作文现状,其颓势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种现象:一是存在普遍的认识上的轻视现象。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总觉得批改麻烦,写起来劳神费力,见效缓慢,从而觉得早练迟练一个样,丧失了紧迫感。二是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没兴趣,学来练去,收效甚微,是心中最没有底的语文学习模块。据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40%的中小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在作文训练与应试过程中,大多学生对作文几无把握,凑字数,凭感觉,撞运气。三是学生作文的题材内容选择随意化,缺乏系统有序的训练规划和模式。在写作训练的时机把握上也存在随意化,想写则写,往往被阅读教学冲击、挤占。四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对此并无多大招数,有时讲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动起笔来却是笨手笨脚,作文教学中只是完成教学模块的任务罢了,弹性很大。五是作文评价尺度难定,教师、学生都难有准头,而且人为的个性好恶倾向影响很大,见仁见智,等等。
要彻底扭转这种颓势,确非易事,需要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互动,需要教师的身体力行与学生的行为投入,需要语文诸知识模块间的交互推动与各学科运行的全方位整合支持。只要积极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作文的颓势这块硬伤一定会得到有效疗治。
二、寻根探源,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动力不足
作文的这种颓势,其形成由来已久,弄清根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笔者以为其症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作文教学知识与理论的陈旧,阻滞作文教学的发展。近年来,语文教育学者王荣生、荣维东等一批学人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结合中外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认为作文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写作观错误、写作理论僵化、写作知识陈旧而造成的;同时提出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从文章写作、过程写作到交际写作提升发展的三种范式的初始阶段,裹足不前。从而导致我们的作文教學“重表达”“轻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写作”,导致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趣味和动力不足。这些研究值得肯定,对改进和优化目前的作文教学富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其二,语文教学的条块运作模式,弱化了作文的地位。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已形成了语文基础知识、课文篇目阅读与作文教学三大板块,各板块之间的教学与训练相对独立,交叉运作的综合性不强。再加上近年来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又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使得整个语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实际上陷入了以语文课本、读本为蓝本的漫长的阅读教学之中。这就使得作文教学真正处在弹性化的弱势地位,训练的力度、强度、难度、密度都很不够。作文教学颓势依旧,改变现状仍任重道远。
其三,作文训练无序,使得作文现状改观陷入自身泥潭。目前从小学的说话写话、成段成文,到中学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普遍强度不够。一个学期写不了10篇作文,数量少不说,由于教师工作课时量大,学生兴趣不浓,批改点评指导不及时等,大量的习作缺少个性创意,真正能反映孩子心灵世界、精神生活、人文情怀的作品确实很少。更为严重的是受应试、追求升学率这种功利色彩的束缚,中小学作文一直呈现出程式化、模块化的普遍性问题。这些都使得作文训练在时间安排、写作次数、内容体系等方面处于无序状态,作文陷入了困境。
其四,学科间的相互挤压,更使作文受到削弱。现在的学生,在课改、减负、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依旧是沉重的课业负担、以成绩为主要依据的教师业绩考核机制和以应试为手段的中高考选人评价体制左右着教育教学。这种实质上没有从应试中转变的教育体制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考什么就学什么,时间的高消耗,课程的高负荷,升学的高压力,导致课程之间相互挤压,以语文为主的文史学科受到的影响最大。大量的数理化作业,高强度的英语训练,使学生对文史课程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明显减少。作文的系统训练到了高中就几乎成了空壳:课堂作文多应付,课下作文抄文选,考试作文背名段,临考还要猜题目!
这种现象导致真情作文少了,真实反映学生自己生活的作文少了,势必造成作文的个性缺失和特色失却,更加剧了作文的颓势。
三、反省思辨,交际写作催生作文动力需求
廓清了作文的颓势及其原因,还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综合治理。总结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解决好学生“为什么要写”“对谁写”“为什么要向别人说这样一个话题”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只是没有由头地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去写,无目的无对象,又不得不写,作文令人生厌,自然远离了学生。研究表明,写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创新创造意义的技能活动,一方面需要极强的心理动机介入,另一方面需要鲜明的个性情感投射,再一方面要有持久顽强的意志参与。写作本来就应该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之间见面时进行说话交流一样,是一种面对一定的言说对象的、有目的的、主动的书面言说行为。交际写作理论的提出,恰恰解决了过去作文没有对象、目的,脱离学生生活,无法激发学生言说动力需求的弊端,为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明确了方向。
交际写作理论提出了写作语境观点,这个语境指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环境,也叫“交际场”,包括话题、读者、目的、文体等要素。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每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特定语境下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交流。语境不同,则每次作文的读者、目的、话题就不同,写作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古今中外写作理论都关注着交际语境要素,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写作学得到很大发展,一大批学者作了重大理论探索和实践,但它没有真正改变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这一点与国外的情形截然不同。从交际写作角度来说,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向特定对象的一次倾诉或交流的过程。写作文如果没有了特定的对象和目的,必然变得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传统作文教学一派颓势,问题就在于写作的无目的、无对象,学生写作文的困难主要不是“没的写、不会写”,而是写的时候不知道向谁诉说,为什么目的写。现实中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我们的校园里,绝大多数学生为什么讨厌写作文,却喜欢偷偷摸摸拿着手机相互发短信、网络聊天?说起来一长串,写起来一大篇。就在于这一过程和作文活动相比具有鲜明的真实交流功能和机制。因为其有特定的倾诉对象,有彼此交流的动机和欲望,所以网聊、网读进入寻常百姓家,似呈泛滥之势。这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启示。作文,只有在找到它的具体语境之后,言說才会富有活力,才会动力十足,作文的颓势才会从根本上扭转。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积极作为,重视学习、运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有意识地改进优化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生态,让作文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在作文教学的过程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作文的交际功能,设计交际情境,紧贴生活,激发兴趣,催生动力,让学生作文过程成为具体语境下的表达交流,成为一场别具魅力的交流与对话。
近年来,专注研究交际写作的学者荣维东在《交际语境写作》一文中说,交际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在这种交际写作观支配下,学生因为有了直接或潜在的作文言说对象,有了交际语境要素的参与,就可以选择并创生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写作的内容、素材、体裁、结构、语言等,因着这个“交际语境”不断孕育生成。这样的写作,对作者来说,是真实的、具体的、有动力、有意义的。这样的写作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具体的语境,激活了学生思维情感的源头活水,兴趣、动机得到完全调动,他们就会运用真实的语言能力去完成,从而获得真实的写作技能和写作体验,书写真实的思想与情感。
交际的目的性、对象性,让学生明确了作文写作是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这样就自然调动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情感,激发了作文兴趣,催生了作文动力,也就避免了过去长期盛行的“假”作文,学生的作文“作品”不再仅仅是“写的结果”,而是持续具有交流和传播价值的文本。由此判断,交际语境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多样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技能,它无疑是培养真实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唯一正确途径,是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剂良药。
基于此,我们说,交际语境写作是目前解决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问题的科学有效的作文理论,能够催生学生作文的动力需求,为作文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指导。
附 注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交际语境写作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专题的二次开发”(课题编号:GS[2017]GHB2947)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金明,1966年生,甘肃甘谷县人。1989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高级政工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武山县第四中学教师。在各类报刊发表政研成果、教学论文100多篇,获各级奖励40余项。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