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教学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18-05-14杨惠美

课外语文·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单元教学中学语文

杨惠美

【摘要】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初中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能力和相对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两项能力的增强使得初中生能够进行更加抽象的想象,也就是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发展,继而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形成属于自身的三观。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比较教学法显得更加适合学生在这时认识世界、思考世界。比较教学法带有一定的辩证主义思想,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学业的提高有长远的意义。熟练掌握比较教学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方法,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本文就比较教学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应用模式和具体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单元教学;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对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教育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到更加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问题。比较教学法是这几年在语文教学中新兴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体现辨析并确定教学内容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语文单元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辨析、思考来获得教学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更加真实、深刻,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

一、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应用模板

(一)求同比较

求同比较,是指教师将主题和体裁有较多共同点的文章放在同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对文章主题和体裁的理解找出文章的相同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作用。在求同比较的过程中,因为需要学生对于文章的主题和体裁有较深入的理解,所以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会有潜在的提高。初中语文课本中,同一单元的课文通常有比较明显的联系,并且大部分有相同的主题和体裁,学生通过比较同一单元的课文,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主题。对整个单元的理解,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的记忆;对单元内容的掌握,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求异比较

在哲学上,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人们的共知。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学生将这种差异揭示出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求异比较是大量的、经常的、广泛的,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求同比较。一是不同事物的对比;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在单元教学中,一本课本有若干单元,单元包括 数篇文章,文章和文章、单元和单元之间的比较就是不同事物的比较。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相似比较

相似比较,可以说既是求同比较,又是求异比较,也可以说是结合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的比较手法。教师要在内容主题、文章体裁大致相同的文章中寻求细微的差别,的确有相当难度。但是相似比较往往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也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把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辨析清楚了,学生掌握知识就更加准确了。相似比较的过程是求同比较,然后寻找规律,获得细微的差别,达到求异比较的目的。在本质上,我认为相似比较的过程是“从求同中来,到求异中去”。

二、比较教学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在语文教材中,同一单元的主题往往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旨在给刚入学的学生培养学习语文和写作能力的兴趣;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有朋自远方来,而这句话的后一句是不亦乐乎,旨在让新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一心,而第三单元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单元主题是刻画人物,第四单元主题是人的信念,第五单元主题是要求突出中心,第六单元主题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等等。

同一单元内的内容主题虽然相同或者相似,但是体裁要尽量丰富。如第一单元有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有古诗四首。第二单元有散文、诗、文言文等,主题相似、体裁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又是单元内的比较,如杜甫的《春望》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同样是“悲”,杜甫表现出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更多的是面对历史走向的无奈。同是抒写国破家亡的心境,同是寓情于景的传世名篇。但“景”在杜甫眼里是“城春草木深”的破败,在张岱眼里则是大雪覆盖下的一片空无。

第四单元是以写人的信念为主题的,其中的四篇文章《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在写作上题材各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握“人的信念”这一主题进行比较教学,而对体裁的表达方式简要敘述即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是对所学知识的集合整理以及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比较教学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单元主题,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谢百昌.教学设计对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重要作用—— 《山居秋暝》《天净沙·秋思》《登高》比较阅读的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7(87).

[2]陈神娜.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7(20).

[3]王汇宝.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7(7).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比较教学法单元教学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比较教学法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