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点学研 事半功倍

2018-05-14过静徐莎莎常艾子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组员伙伴习作

过静 徐莎莎 常艾子

皮亚杰提出:了解儿童认知风格的差异,对促进儿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一个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学习环境中的其他因素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更好。在开展伙伴学研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选点学研。所谓选点学研,就是教师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伙伴学研的点开展伙伴学研的研究和实践。以下简要介绍我们选点学研的几个典型案例。

教师视角,授之以渔

中高年段的习作批改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一次习作要历经好几个阶段的锻造才能成文:作前指导、作中点拨、批改草稿、全班讲评(明确要求,强化优点,提出典型问题等)、单独辅导、作文誊抄、精批习作。其中,最后一阶段的精批习作,工作量尤其繁重,这要求教师在这一次的习作批改中完成四部分内容:眉批、边批、总评和等第。如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这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伙伴学研就成为了一项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也来当一回老师,批改一回同学的作品。伙伴学研之“四读习作,引导品评”,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做的:

一读为梳理,让批改的孩子能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扫清错别字以及语句的不通顺之处。

二读为寻找,请批改者发现文中亮点,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

三读为品味,细细品味文中好词好句,写出感受作为边批。例如,

(1)用词方面是否准确,给人怎样的感受。

(2)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妙在何处?表达效果又增添了几分?

(3)引用的部分是否恰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中结构,是否紧密,细节描写有何特点等。

四读为点评,纵览全文,对照习作的要求,写下对这篇文章的总评。面对不同的写作题材,我也提供了不同的点评框架,这就是给孩子的点评扶手,随着孩子点评的次数以及能力的增长,由扶到放,自然而然。

在实践操作当中,虽然学生们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实践的积累。学生的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以本单元的一次习作为例,全班42人,批改的情况统计如下:11本批改优秀,基本上做到了针对性评价,品评准确,语言热情,有激励性。19本批改良好,做到了四项齐全,品评基本准确。12本批改有问题,表现在评语、等第格式不正确,书写字迹不工整,有随意涂改的现象……这都需要后面更进一步的实践与指导。

伙伴学研放权于学生,让学生参与到习作批改中来,教师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具体的批改、品读文章的方法,既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

伙伴学研,作业互批

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普遍反映出类似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在书写《硬笔习字册》时,不是很规范,有一部分的孩子较为马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胡差事。老师在课堂上反复阐述的重点笔画和书写要点,部分孩子左耳进右耳出,面对这样的孩子和问题,老师虽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指导、修正,但效率不高,持久性不足。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作业正确率不高,常常反复订正,一而再再而三。有的时候甚至一套42人的本子,从初次批改到批改订正,反反复复要达到一百多次。这样的反复订正,并不能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老师的工作量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不小的强度。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想到了“伙伴学研”。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之间的研究教学称为教研,那么学研,就是学生之间的学习研究。与其教师一个人势单力薄埋头苦干,不如学生一起加入到学习中来,生生研究,生生促进,生生提高。

第一步,先给班里的同学进行小组划分。第二步,我们开始尝试着让孩子们批改《硬笔习字册》。这里的批改,并不是让孩子去打优良中差,而是在老师进行批改等第的基础上,选择本小组内的等第最优成员作为本次画圈小组长,给本组组员书写漂亮汉字的右下角画上一个认可美观的圈圈。第三步,我们开始着手于提高孩子们订正的正确率和有效性。批改完作业后,将错误率较高的一些重点难点,加以整合集中进行讲授,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接着,告诉孩子们,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这边来过关订正的批改,当订正批改一次性通过的时候,这一小组每个人将获得一个奖章,如果有错误,将没有奖章。这样的方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无论是为了那一枚小小的奖章,还是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而战,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程度。有订正的孩子会反复检查,以确保无误,而全对的孩子,则充当起了监督者、指导者和检查者的角色。

我惊奇的发现,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相互帮助的热情高涨了,讨论学习和知识点的氛围更浓厚了。优秀的孩子在讲述错题的同时,让自己的原有的知识更为扎实,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位教授者是怎样一种角色和体验。而成绩较弱的孩子,则通过伙伴的帮助和指导,在愉快的氛围当中,轻松地获取了知识。当整个小组,一次性通过的时候,他们每一个人将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满足和肯定。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订正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伙伴学研”获得了初步成效。“伙伴学研”,其实就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知识,获得肯定,获得提高。

伙伴学研,订正错题

在日常工作中,“批改—订正—再批—再订正……”老师需要把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放在作业的批改、讲评和订正中。很多时候,得“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每当遇上“不自觉”的学生更是头疼。我们老师常常在想:为什么讲解过后,学生还会订正错?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伙伴学研”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小组刚成立时,组员们十分兴奋,完成任务积极性高,很快就能熟悉彼此、友好地相处。

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了“伙伴学研小组”的要求:组长首先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在老师处过关后,开始督促、协调组员们完成,耐心地指导组员;组员必须积极配合组长,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可以和组长一起帮助其他组员;如果组长不负责或不能协调组员有效指导,则换人。紧扣任务,形成目标意识。在订正一份单元练习卷时,我先进行了集中讲解,着重分析了难度大和易错的题目,再让同学们自行订正。课间,教师在批改同学们订正好的试卷时,发现了问题:同学们有的订正不完整,有的书写不认真,有的不明白自己哪里错,还有的只是把同学正确的答案抄了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何不发挥“伙伴学研小组”的作用呢?

组长们完成订正后,先到老师处批改过关,再分别找组员,督促其按要求、认真地完成订正。完成好的组员与组长一起帮助其他小朋友。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订正好的练习卷交给老师。为了促进同学们又快又好地完成订正,我还增加了奖励措施:订正最认真的前三个小组,每人加一分;订正完成最快的一个小组,每人加一分;如果有表现突出的组长和组员,再加一分。

如此一来,效果很明显。同学们你追我赶,都把及时订正好错题当成重要的事情。即使是在课间,老师不用督促,同学们都是先订正好,再休息。偶尔有几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刚想出去玩,就被组员们“抓”了回来,在组员们锐利的小眼神中,认认真真地完成订正。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很高兴做小组长,我会认真督促大家的。”“好忙呀,可是好开心呀!”“她好厉害呀!字真漂亮,而且全对呢!”“我们一起去檢查。”

后来,我在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伙伴学研小组”的任务,在家总是津津乐道地说着今天“教”了哪些小朋友。有一次,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家长劝孩子不着急,下次先休息一会儿,让其他小朋友先完成,孩子却意外地板着小脸说:“不,这是我应该做的,一定会抓紧时间好好完成的……”有时候,孩子遇到了难题,还会主动找小伙伴们讨论呢!

伙伴学研,真是妙不可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猜你喜欢

组员伙伴习作
我的“好伙伴”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小组长不好当
还是不错的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