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文学素养的身体性本源

2018-05-14徐凌云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易经原著原文

徐凌云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由多种元素融合而成,其中文学素养是重要的一个维度,2011版语文更是如此。假如一位语文教师具有卓越的文学素养,就为教好语文、出色完成语文教育教学使命奠定了基础,也会点燃学生喜欢语文、喜爱文学的火苗,还将成为学生青春岁月的重要他人,以及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贵人。那么,何谓文学修养?即由文学知识、文学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则是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和超越,既走得进文本,又跳得出文本,即教师要有语文的全域视力,从更高的广度、深度生成自己对文本、文学作品的理解、参悟和创生能力。一句话,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而欲做富有而高贵的语文教师,必须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起步。

原著原文,看得杂,文学素养从眼中养出来

读书,就要原汁原味地读原著原文。

当下,泛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等成风成靡,文学名著竟也被“泛”、被“浅”、被“快餐”了。这类书,将名著的“肉”血淋漓地剥尽,剩一身骷髅,有的甚至把骨架也拆了,原书的风韵已经荡然无存,呈现出来的只是改编者的干瘪文字。

名著骷髅化的现象真的很可怕,不仅仅误人子弟,从长远考量,后果不堪回首。不说别的,就说说两位大名人、大教授吧。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对罗贯中演义的“再演义”,硬伤很多;于丹女士《〈论语〉心得》,对孔子思想的“庸俗化阅读”,问题也不少。但这两部书都火了,粉丝爆满。放眼现在的图书市场,易中天式的“品”和于丹式的“心灵鸡汤”充满各大书店,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会出现“酱缸文化”,恐怕更是“浆糊文化”。

读文学原著原文,拗口难懂怎么办?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拗口难懂不是问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慢慢去琢磨,有困难才有挑战;碰上读不通之处,可以多读几次,读多了,自然也顺了。只要你敢“啃”,就一定会走向会“啃”。如此这般的读原著原文,才会有收益!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读原著原文,好是好,可没有时间啊?现在的人的确忙,没有时间走路,就用汽车代步;没有时间埋头案牍,就用电脑代笔;没有时间处理家务,就用机器代劳……可这样还是忙,而无闲读书?不是无闲,而是无心,抑或心已经死啦!因为“忙”就是心字旁一个亡。“忙”已经蜕变成了“盲”——盲目、盲心、盲从。

留只眼睛看自己、返照内心,我也正是这样的“忙人”,没有脸面说三道四。只是有一天,偶尔得闲翻阅期刊,一个新颖的题目闪进眼球——《〈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即刻拍案叫好。可以想见,《〈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作者,应该是一位懂读书、会读书的人,原著原文已经读得会应用了,且学以致用如此了得!

事后,我开悟了。专业书,要读;非专业书,也要读;边缘的书,还是要读!一句话,原文原著,看得杂,书到用时,才不恨少!

篇章段句,读得多,文学素养要从嘴中育出来

原著原文,仅仅停留在通读层面上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深读”“细读”“品读”,智慧地读,才能读出一个原汁原味来!

文学的原著原文,光凭勤奋和毅力,一味死读也不行。读书有道,还得靠读书的方法和规律。方法和规律还要因人而异,自由读、差异读、智慧读。譬如时间、环境、资源、年龄、记忆等优势不同,读法也应该不同。诸如,读电子书的《红楼梦》与读纸质版的《红楼梦》,不仅“眼感”不一样,“心得”也迥异;二十岁读《红楼梦》与五十岁读《红楼梦》,相信读出来的味道,是不能相提并论;高兴时候读《红楼梦》与失落时候读《红楼梦》,平心而论,不同的不仅仅只是一份情绪而已。为此,读原著原文也不能一概而论。

举例来说,假如你是一个时间富裕的人,那你可以将原著原文多次读、反复读,相信每一次读的收益与心灵碰触是不一样的。假如你是一个忙生活、忙工作、忙事业的人,那你可以在通读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再阅读,回读篇、回读章、回读段……凡此种种都可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书也一样,回读要回到“重点处”、回到“兴趣处”、回到“疑问处”……这样的“读书百遍”才能以臻“其义自见”;这样的充分地读,才可避免读书的囫囵吞枣与消化不良;这样的“读得多”,才会把书的“浩如烟海”读得“天涯若比邻”。

对一本好书的敬意,莫过于爱不释手的屡读屡品、屡品屡读。

华章异彩,思得深,文学素养要从心中悟出来

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仅仅觉得堂吉诃德整天疯疯癫癫的做派,很好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仅仅觉得唐玄奘糊涂迂腐的作为,很郁闷;读雨果的《悲惨世界》,仅仅觉得冉阿让古怪稀奇的经历,很悲惨……这不仅说明你没有读懂,更说明你素养不够。读文学名著,一定要学会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与人物對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因为文学名著是沙子里淘出来的“金子”,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核。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革命家、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于1933年的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我是1959年出生的,与千千万万“奥迷”一样,带着无限的神往、期盼和热情,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对话,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话,与保尔·柯察金对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段话,我也记不清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写过几次。可当下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知道“保尔”!

百年梦想,曾经如此遥远;伟大复兴,今朝如此切近。试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的新征程中,在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保尔精神”!

但是,读名著也不能跟风,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定力。说起畅销书,第一是《圣经》,第二是《毛主席语录》,那第三呢?一个单亲妈妈将自己的奇思想法,写成了书,并发展成系列鸿篇巨著,甚至还带动了电影、网游游戏等巨大产业链,她稳居第三,那就是罗琳的《哈利·波特》。但《哈利·波特》的文学性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文学评论界泰斗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它很是肤浅,简直一无是处。而《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则完全相反,认为《哈利·波特》可以成为史书。

练笔创作,撰得勤,文学素养要从手中写出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名著的原著原文不仅要看要读,还要学会思考,更要学会练笔创作。

莫言说,“读过二十大名著,犹如拥有一笔财富”而培根曾也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财富足够多、才能足够大,就要及时发挥出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堪折”不折,也是最大的浪费。

诸如,一个语文教师,有了足够的文学素养,就要在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里,精心营造幽雅的氛围,讲述充满文学味儿的话语,时而捕捉优美的诗意,时而解读浪漫的文学,时而提炼深邃的哲理,让学生的心灵沐浴着明媚的文学之光中。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顿生敬意,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钟爱难忘。

语文教材的地位高高在上,教师们视若圭臬。可我认识了一位浙江嘉兴的老师,他将自己发表的多篇文章,修改成“教学文本”,把原本在教材中的类似文本改成学生的“选读课文”。用自创文本执教,创建自己的魅力课堂,这是一份能力、这是一袭智慧、这是一种创新。他叫徐如松,被人们称为“写成名师”。

临老了,我喜欢读点边缘书。啃《易经》,一啃就啃了很多年。尽管心智迟钝,但啃多了,也会有些微的参悟。当心有所悟后,亦能自觉改造自己的“龙泉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时作讲座,我也能融合一些《易经》中的古人哲学与智慧,参训教师的点赞度很高。其实《易经》是一部人生活的记录片,也可以是我们今天人成长的参考书。

《易经》与教育,我仅仅是一位探微者。但有一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得风生水起。近来,我捧读了她于2017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易经里的教育》一书,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对《易经》有如此的参悟,实在是弥足珍贵。难怪她在学生眼里,是一个永远不要课本与教案的老师,她站在那里,就是语文。人如其课,课如其人。她永远在追求不同一般的理趣,不同一般的情趣,不同一般的妙趣。更為难得的是,她敢在高三高考决胜期,“不务正业”地给高三学生聊八卦、讲《易经》,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可喜的事实,在她所教过的班,又偏偏只要她教就能刷新同类型班级高考升学率的纪录。她就是非常教师,陶妙如,一个妙趣如夏花之绚烂!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应当在阅读文学名著时,逐渐培养自己的鉴赏和研究意识,以自己全域视角与全部心智去理解名著,并坚持写参悟文章,当然也可像陶妙如老师一样出书。

做一名非常教师,请你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而起步!

(浙江省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易经原著原文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我所认识的《易经》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网络新词
占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