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18-05-14邵萍
邵萍
开展家校联系是各个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但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忽视了家校联系工作的内在价值。初中学生个性活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教师如果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动态,就可以对一些突发事件有效预防。通过家校联系的微信短信平台,可以及时与家长保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通过家校联系本的记录,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可以与家长面对面解决孩子的各种困扰。因此,有效的家校联系工作的开展,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双重危机”
小学时期儿童在心理上逐渐摆脱了对成年人的依赖后,进入初中阶段的他们在精神上更倾向于独立自由,迫切想要彰显自己的生命张力,不断强调自我意识,高度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处于学业竞争的压力下,同时又被各种价值观影响着,被各种问题困扰着,不仅要面对现实因素,还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一旦与外界的关系处理不得当,就很容易产生个体躁动情绪,发生心理问题,有时候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身边的同学,产生大面积传播负面情绪的影响。
学校、家庭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忽视家庭作为学生最亲切、最依赖的港湾,却往往会演变为导致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主要还是因为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饮食、身体健康、成长学习等方面,而容易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所以当孩子真的出现心理问题后,家长们要么是全然不知,要么是拒不相信。同样的,学校的教师也往往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提高上,重视教育方法和技巧传授,关心学生的学法指导,就是缺乏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即便是关注到了学生内心的困惑,教师们也常常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引导。长期忽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沟通,学生的心理就会越来越脆弱。
家校联系开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指导策略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和学校双方的注意,学校在关注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力度关注他们的心理世界,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了,学生的行为才会更积极,学习生活也会更有效、更有意义。有效开展多种途径的家校联系方法,形成家校合力,共同监督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当前初中生的心灵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促进家长关注和指导孩子心理教育
家校路路通、QQ群或微信群等平台可以及时发布消息,通知速度快捷,家长也容易接收和及时反馈。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把学生在校的一些异常表现和家长进行单独交流;如果是班级共性的问题,可以和家长发起共同讨论,如学习方法、育儿经验。有了这样的联系平台,家长从原本的不闻不问到逐渐会配合学校开始对自己的孩子提高警惕,担负起责任,尤其是当孩子面临心理问题时,能做到耐心倾听,循循善诱。
比如,我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小娟,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性格内向,为人乖巧,一直都没有让父母和教师过多去操心过,但进入到初二以后,学习压力大,加上与同学间的相处有点小摩擦,小娟一直闷闷不乐,家长起初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直到模拟考小娟的成绩下滑后,才不停追问原因,但小娟却越发沉默了,最后甚至选择与家长作对。了解这一情况后,教师一方面和小娟进行沟通,了解到她发生的问题,主要是父母因为她成绩下滑而认为她贪玩,不但没有开导她安慰她,反而一直责怪她,让她越发感觉到委屈,最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在了解到真相后,我利用微信平台多次和小娟父母保持联系,避免了需要家长多次到校的尴尬,告诉他们正确与小娟沟通的方法,其父母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开始改变态度和方法,把在家和孩子沟通的主要内容利用微信发送我参考,经过一个星期的多次沟通交流,原本复杂的问题逐渐化解,小娟又恢复了以往的学习状态。
运用家校联系本,积极引导和排解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正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一定的分辨和判断。每一个学生因为性格、文化、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会有着各自的价值规范和社会行为,而当学生穿梭在不同的社会群体时,会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各种“小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显然学生们经验还不足,部分学生在关键时刻缺乏正面引导,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而家校联系本可以让学生平时不敢和教师交流的话题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有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监督签字。在家校联系本的周记部分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们的消极思想和压力其实都来源于身边的负面影响,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在自己会分辨消极和积极思想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从积极理解的角度去疏导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家校本上进行文字对话,经过几次一回一答,学生和家长会敞开心扉,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真实的告诉教师,此时教师可以“对症下药”,为他们充分排忧解难,这样做的效果要比说教式的“谈心”更好。
定期组织家长会,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孩子的心理疏导
定期召开家长会,可以让家长和教师面对面的直面孩子的教育困惑和教育心得。在家长会上,可以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视频资源来择机给家长观看和解读,有一次家长会谈到“家长的责任”,于是顺势将近期网络上几例学生因为叛逆期而做出的极端行为播放给家长观看,当观看到这些学生做出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时,我便强调作为孩子的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保证好孩子的身心健康,无论成绩好坏,无论高矮胖瘦,也无论美丑,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不能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更不能动用武力,需要给孩子冷处理,在孩子心情平静后再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之后发生极端事件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诸如此类的教育案例非常多,教师如果在家长会上仅仅是说教,可能会让家长感到空洞和枯燥乏味,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到視频观看和面对面交流讨论中,用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周边案例来作为引导主线,让家长能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当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通过家长会,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意识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他们会开始让自身先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遇到孩子发生的突发状况,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不断总结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经验,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其次,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关系,家长可以带青春期的孩子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或是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不断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实精神生活,陶冶其情感,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教师要拓宽家校联系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和家长保持共同监督,灵活利用家校联系的各种契机,使教师和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积极的交流与沟通,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变成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隐形的翅膀”去帮助他们化解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