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2018-05-14程诗祺裴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精准扶贫

程诗祺 裴潇

[摘 要]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为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工作效果,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量化,设计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因而我国学者针对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相关研究逐渐增加。本文旨在梳理近五年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对当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评价,既有利于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又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为达到良好的精准扶贫的效果贡献力量。

[关键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绩效产出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涉及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因此关于精准扶贫的初步研究以思想理念和扶贫过程研究为主,然而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到冲刺的关键时期,对绩效产出的研究也称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精准扶贫的目标设定“扶真贫”“真扶贫”是否实现?精准扶贫推行到现阶段,脱贫效果如何?这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成为精准扶贫实践问题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准扶贫绩效评價作为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方法,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

1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目标

为了保证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实现,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设定。梳理近五年学者关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发现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目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

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涉及大量扶贫资源的投入,资金投入之后一旦缺乏有效监督或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资源挪用和浪费等问题,最终削弱扶贫效果,影响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保证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扶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系统完善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来客观综合地评价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从而最大限度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高志琦(2017)指出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是扶贫工作顺利实行的前提条件。郭柱荣(2017)也指出绩效评价是提升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宁朝锋(2017)指出只有提高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才能实现财政资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价值最大化。

1.2 建立扶贫大数据档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目标也在发展变化。在保证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的基础上,建立扶贫大数据档案,是当前经济社会环境对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提出的一个与当前大环境相适应的新目标。建立专门的精准扶贫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手段了解精准扶贫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并预测其后续发展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杜永红(2018)指出由于信息不健全导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信息部分失真,信息不对称导致普惠式扶贫政策瞄准机制存在偏差,信息不共享导致扶贫资源分散难以产生治理成效。因此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是基层社会治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托,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的依据。

1.3 保证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

保证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对扶贫工作进行动态跟踪检测和评估,同时对绩效评估过程进行定性分析,找出管理机制、管理程序中的漏洞,可以帮助扶贫工作的后续改进。杨希(2017)提出精准扶贫通过有效地改变过去粗放的、输血式的扶贫方式,适应了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张晓佳,谷栗,宋玉丽,董雪艳(2017)通过评价结果找出扶贫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改进政府在扶贫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扶贫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形成扶贫生产力,持续减少贫困人口,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

关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总的来说,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一共分为三类。

2.1 过程型绩效评价

这一类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将关注的重点投向精准扶贫的过程,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这一类的研究大多属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早期研究,即政策出台后,跟随政策实施的步伐而进行研究。同时这类的研究深受精准扶贫财政资金资源投入研究的影响,力求控制资源投入的过程,从源头遏制住资源的挪用与浪费。魏名星,李名威,杨美赞(2017)以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为依据,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3个维度,构建了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喇娟娟,阙光新,李倩(2018)提出以目标为导向,在扶贫对象、脱贫任务、扶持措施、贫困退出上务求精准,针对精准扶贫各阶段特点和工作内容,来衡量扶贫成效。

2.2 结果型绩效评价

结果型绩效评价研究则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的结果反馈,目前我国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大部分属于结果型研究。政策实施后的结果反馈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扶贫直接效果。扶贫直接效果体现为减贫成效,即脱贫人口的减少、贫困户收入水平的提高等。张海燕(2017)基于贫困居民感知的角度出发,从思想扶助、发展机遇、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马媛,孔龙(2017)从减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对甘肃省精准扶贫进行绩效分析,并作出绩效评价。②扶贫间接效果。扶贫间接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方面面。钱力,倪修凤,宋俊秀(2018)结合精准扶贫内涵,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3 综合型绩效评价

综合型绩效评价是过程型绩效评价和结果型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由于综合性绩效评价囊括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也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发展成熟的表现,成为目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胡善平,杭琍(2017)基于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梳理,构建了涵盖资源投入、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章筝(2017)通过对台江县南宫镇贫困现状分析,从精准扶贫项目的瞄准、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与使用、精准扶贫项目管理、精准扶贫项目成效四个方面研究分析贵州省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情况。

3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方法

关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方法,目前学者采用的最广泛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 除了单一使用层次分析法外,也有学者将层次分析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平衡计分卡、模糊数学分析法等也为不同的学者所应用,使得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方法呈现出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并存的局面。

4 小结

梳理关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虽然精准扶贫的研究体系已经经历了从理论研究、政策解读、体系建设到结果的研究。但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作为结果研究的一环,仍然处于研究初期阶段。

现有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学者们开始关注并重视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问题,且实证研究方法应用越来越深入。从贫困区域多元化和致贫原因多重叠加等明显特征出发,通过典型案例调查及经验总结、计量模型构建、微观调查数据收集处理等方法,对扶贫绩效评价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有独到观点和结论的学术研究成果。(2)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方向趋于多元化。包括扶贫瞄准绩效评价、扶贫资金使用效果评价、扶贫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以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扶贫绩效进行综合评估等。(3)扶贫绩效的评价方法逐渐多样化。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静态 DEA 数据包络和模糊综合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高志琦.对县级财政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思考与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

[2] 郭柱荣.浅析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5).

[3] 宁朝锋.精准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初探[J].西部财会,2017(07).

[4] 杜永红.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研究[J].求实,2018(02).

[5] 杨希.精准视角下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J].金融经济,2017(04).

[6] 张晓佳,谷栗,宋玉丽,等.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政府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问卷分析[J].经济论坛,2017(08).

[7] 魏名星,李名威,杨美赞.绩效评价视角下河北省精准扶贫指标体系的构建與实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24).

[8] 喇娟娟,阙光新,李倩.西部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01).

[9] 张海燕.基于贫困人口感知的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商学研究,2017(04).

[10] 马媛,孔龙.甘肃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04).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精准扶贫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思考
就业创业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