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奖促教

2018-05-14杜坚民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数课表中层

杜坚民

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保证师生有计划、均衡地开展教学,本校在课务安排上秉持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奖促教”的原则,力求老师们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稳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善耕实验小学校共有49个教学班,班级课务总量包含课程标准课以及课表外课。其中,课程标准课每周1406节,课表外课915节。课表外课每个班级包括晨间管理一周(7:50-8:20)5节、午间管理(11:20-12:00;12:10-12:50)10节,以及素质活动课低年级3节,中高年级4节,共计18或者19节,课表外课占课务总量的39.42%。针对如此庞大的课务总量,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动力及潜能,这是学校和谐发展,提高质量的关键。

纵观全局,合理统筹

论语有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稳定,依靠的是均衡。为确保老师工作的积极性,避免语数英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因课务的多少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我校以工作总量的相对统一,来具体安排老师的课务总量。学校从全局考虑,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结合作业批改、提优补差、活动训练等因素制定出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相应的课务总量。低中高年段语数英教师的课务数量分别为23、21、19,音体美信息科学为24节。具体一二年级语数课表课12节,表外课11节,合计23节;三四年级语数课表课11节,表外课10节,合计21节;五六年级表内课10节,表外课9节,合计19节;英语老师表内课12或13节,表外课7或8节,合计19或20节;科学老师表内课18节,表外课4节,合计22节;音体美和信息技术老师表内课统一为18节,表外课6节,合计24节。

科学安排,兼顾差异

为何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教师岗位、工作性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性。作为校长,我们深知,语数英主课教师比其他老师拥有另一项繁重而无形的工作,那就是课后的作业批改和提优补差。而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主课教师,在这项工作中也会存在工作量上的多少。至于一线教师和中层行政在工作范围和内容上,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如何结合这些差异,做出更为科学的安排,我们是这样尝试的。

学科、年段之间的差异

非语数英老师排足课表课,也就是专职音、体、美、信息、科学老师上足18节课表课。而语数英老师考虑到年段的不同,将课表课控制在10—12节(双班语文除外)。同时,我们将相应年段的主课作业量也化为显性的课务量加以体现,合计出最终课表课体现的总工作量,详见下表。我们会发现,如果单算课表课和批改作业量,合计的差异仍然存在,这些差异则会相应在课表外课的安排上加以均衡。一二年级语数课表课12节,批改作业工作量1节,合计13节;三四年级语数课表课11节,批改作业工作量3节,合计14节;五六年级表内课10节,批改作业工作量5节,合计15节;英语老师表内课12或13节,批改作业工作量4或5节,合计17节;科学老师表内课18节,批改作业工作量2节,合计20节;音体美和信息技术老师表内课统一为18节。

课表外课利用价值的差异

就课表外课的安排,原则上晨间管理、午间管理(下)由语数英老师按照2:2:1的比例分配,午间管理(上)、素质活动由各科老师分担。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语数英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提优补差,拾遗补漏;其他老师则可以利用素质活动课丰富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以此充分发挥课表外课的存在价值,用得其所。此时,课表课、课表外课、以及批改作业的隐形课时量均已算出,总工作量全校教师基本持平。

特殊情况的差异

考慮到体育老师工作的特殊性,每天要进行田径、排球和足球训练,我们把训练也纳入工作量。我校一共10名体育老师,两名负责田径训练、两名负责足球训练1名负责排球训练,把每天训练时间折算成工作量,另外5名不带队训练的体育老师上足18节体育课和6节课表外课,既保证了日常体育课进行,也不耽误常规的训练,力求总工作量保持一致,做到均衡。

教师、中层之间的差异

学校的管理需要中层行政的全面布置、协调,他们这个群体各自分工不同,承担着条条线线的职能,组织着方方面面的活动,筹划着框框架架的部署,接受着纷纷繁繁的检查,在整个学校发挥着管理引领的指导性作用。以下是我校的中层课务安排表。如果单从课表的课时量来看,他们的总课时数的确比不上一线教师。但是,中层人员的行政事务如果换算成显性工作量,那绝对不比普通老师轻松。首先,对于中层在教学上的指导引领,学校规定主课中层一学期听课量要达到40节,副课中层一学期听课量要达到30节,要求教研课、随堂课须进行细致评课,优质课、参赛课须进行磨课,以此换算,每周至少增加4-6节课的工作量;其次,行政分管工作耗时长,费心多,如每月一次“七认真”检查,全校49个班级的作业量,几十位教师的备课量,绝对要用上2—3天的时间;若遇到部门会议、行政会议等活动,至少需要半天;学校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前期准备时间就需要一周左右;至于接受各级各类的检查任务,突发情况,光是做材料就会耗去所有的上班时间,甚至要用加班来进行补时……若这些工作量都要换算成课时进行计算,恐怕是怎么都统计不过来的。所以,想要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把中层管理人员从繁重的课务中解放出来势在必行。

以奖促教,人事相宜

在综合权衡之下,目前我校总课务量的固定安排相对均衡,但学校在实际情况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教师之间的工作量可能仍会出现个别失衡的现象,这种情况无可避免。由此,学校鼓励教师勇挑重担,通过绩效奖励的形式,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出台了奖励性绩效考核补充方案,提倡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超工作量进行补贴。如双班语文低中高每月奖励600、800、1000;双班五年级数学兼班主任每学期发放津贴600;英语教师超过3个班跨年级每学期发放津贴400,对于语、数、英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情况,经过教导处的考核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一二年级语、数、英教师奖800元,对三四年级语、数、英教师奖励900元,对五六年级语、数、英教师奖励1000元),体育教师享受每学期室外津贴400元。

奖励是有价的,但这种对老师工作量的认可和肯定是无价的,这种认同感能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推动更多有能力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光发热。通过奖励的方式,不仅在让老师获得学校的认可,也在绩效中体现,通过这双重的鼓励机制,来激励老师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所谓“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公平合理的课务安排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在治校策略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每个学校因班级数和师资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会有更适合自己的课务安排模式,教师只能纵向比较,无法横向比较。课务安排只要教师行政认同,存在就是合理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奖促教”,总体上均衡每位教师的课务总量,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科学合理规划,积极鼓励教师勇挑重担,多方权衡,才能促进学校教师团结一心,共同为学校的稳步发展发力,共续百年老校的辉煌!

(江苏省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语数课表中层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如果我是校长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7、8期合刊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2期合刊
从“称职”到“一流”
小学校内语数社团的调查分析
INNO EDU 创新教育大会
对企业中层管理者激励问题的思考
各地区学生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