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研究
2018-05-14张磊
张磊
[摘 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特点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中存在弱化现象,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正确认识培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作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所以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任务,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越具有认同感,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基础则越雄厚。
1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综述
我国现阶段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和网络媒体技术等若干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促使我国的意识形态的意涵与外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逐利思想似乎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公共道德并产生较大影响的趋势似乎慢慢减弱,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也慢慢出现了意识形态淡化的现象,“以往高压背景下得到释放而出现的弊端也慢慢凸显”。在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正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缓慢淡化,倡导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科完善等片面强调学术性的现象也正在出现。实际上,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也越来越突出,进行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多种思潮正在渗透人们的思想,当代青年学生正遭受着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素养的提高,到政治判断和政治认同的形成,再到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的构建,庞大信息网络内存在着“多种信息渠道矛盾的现象”,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出现偏差,甚至在一些高校的主流意識形态教育工作还出现了一些被动削弱的现象。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重视程度不够,还存在着形式单一等问题。所以,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就能够避免主流教育工作的形式化。因此,打牢和谐社会的坚实思想基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拓宽大学生主流教育培育的途径,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2 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2.1 网络不良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
不良网站信息与网络社交平台在网络虚拟环境缺少规范性的情况下,网络信息流掺杂了不少不良文化,一些商业机构不顾社会道德,通过发布一些不良网站、社交平台、影视、小说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为青年学生自觉抵制愚昧侵害提供了先决条件。一些带有迷信、愚昧、消极的文化,更严重者,甚至还存在一些扰乱人们精神生活、损害社会文化公共管理事业的腐朽文化,严重危害了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了思想扭曲、道德滑坡、精神萎靡的现象,以致衍生出了许多不文明或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现象,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越来越明显,这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2.2 多种思想影响学生意识形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交流频繁,信息源多种渠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优势,将负面意识形态透过互联网推送到各个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如“邪教”、后现代主义思潮、佛系文化等意识形态易迷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学生的主流教育,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判断力,思想比较单纯且容易被错误思想洗脑、盲目跟从,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质疑,从而影响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2.3 高职院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度不够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在中国网民7亿多规模中,手机网络用户的比例高达95.1%。大学生作为手机网络用力的主要群体,网络信息的浅显、通俗更能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而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教育理论的深奥、规范和大学生之间架起了一道屏障。以至于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甚至开始缩小社会交往的范围,严重者还会逃离集体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出现大片的“低头族”,他们更愿意也更相信从手机中获取信息以及听从网络的解释,怀疑老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碰到社会热点话题,他们断章取义,还容易以讹传讹,不能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因此,也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学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性与创造力,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
3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对策
3.1 坚持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武装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表现形式,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引领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学生工作,加大其宣传力度,构建共同学习、认知的良好环境氛围,力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旨”“精华”“重点”“灵魂”等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夯实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坚实根基,是高校担负着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历史重任,因此,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领域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切实履行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神圣职责。
3.2 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以人为本,树时代新风
网络舆论环境的错综复杂,使得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不断进行渗透,在无形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培育工作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首先,要强化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预防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素养对错误的言论进行自觉抵制,尤其是一些违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或现象进行正面解析。其次,以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发扬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利用先进事迹的内在驱动力鼓励、鼓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开设专门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感等相关方面的媒体专栏,如贴吧、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刻、独特的解析,获得舆论导向的主动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导作用。
3.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发挥主流意识培育主渠道作用
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必须以新媒体的教育资源为载体,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更新教育模式等手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教育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发挥新媒体的隐形教育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现状,运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体作用机制,在教育内容、方式、路径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一要使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时代先锋,在身边人、身边事上做文章、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二是提高教师工作水平。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不断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掌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开发兼具时代性与教育性的网络节目,以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传播、同伴间的沟通、文化的传承、师生的融合,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切身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三是拓宽主流教育渠道。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工作,通过大学生社团、班会、官微等,建立网络教育体系,以轻松、自由的方式,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主流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目的。
4 结语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事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与长治久安。因此,高校做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培育工作尤其重要。高校应发挥思想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让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占领高校主阵地,打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从内心认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核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进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秦元海,刘明真.“ 9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