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蝶变”经验给甘肃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
2018-05-14姚庆荣
姚庆荣
[摘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贵州借助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全国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先进标杆。为学习典型、借鉴经验,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笔者在广泛研究贵州“蝶变”系列案例的基础上,理性挖掘其成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照甘肃实际现状,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以期对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贵州;甘肃;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同属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曾几何时,贵州也同甘肃省一样,因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而成为国内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之一。但是近些年,贵州审时度势,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3位、年均增长11.6%,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过短短4年时间的发展,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已独具鳌头。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式落户贵州,三大运营商、多个国家部委和华为、阿里等多家顶级企业大数据中心落地贵阳,奠定贵州在中国大数据版图上的执牛耳地位。如此种种,现在贵州省已经成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成功典范。
为了学习典型,启迪思考,助推甘肃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本文对贵州“蝶变”系列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
1 用好政策,用足政策,用活政策
在外界眼里,贵州交通闭塞、传统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远远满足不了时代要求以及全民小康的发展目标。但随着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同年2月《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这些国家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贵州省坚定了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在深入分析自身优势资源后,贵州发现,自己跟大数据产业有着天然的“缘份”(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蕴藏丰富电力、水力、煤炭等能源,地质结构稳定、自然灾害少)。于是经过不懈努力,贵州已然崛起,成为中国“数谷”。
目前,对甘肃省而言,同样面临着政策叠加的难得机遇。不仅有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和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利好,还有国务院为甘肃省量身定做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甘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能不能抓住这些难得机遇,用好用足用活这些政策,对甘肃省各级领导班子和全省广大干部执政能力提出了现实考验。
为此,我们要向贵州学习,把精力用在研究政策上,把智慧用在落实政策上,要千方百计、竭尽全力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甘肃的各项扶持政策,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增加发展动力。要深入研究政策,把握好政策、运用好政策。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千方百计地抓项目、跑项目,全力抓好招商引资。要下大力气,下定决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围绕资源、产业、民生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寻找发展新出路。要做大做强商业、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多条腿走路。
2 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全省发展规划不因领导的
改变而改变
近年来,贵州省始终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明确“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提出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这些战略思路在全省形成了高度共识,而且各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谋发展,接力奋斗,传承接续、久久为功,将一张蓝图绘制到底。
由此,从贵州经验可以看出,甘肃要想弯道超车,就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甘肃省当前面临的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省情,努力挖掘地方资源、区位、战略、文化等优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科学研判分析,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切实有效的发展综合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从而保证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的连续性,切实培植后发优势,实现奋力后发赶超。
3 针对痛点对症下药,对各类人才要真心对待
截止2015年,全省拥有院士5名,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42%。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发展大数据,贵州首先要克服的最大瓶颈是“人才”问题。为了补齐这个短板,他们在培育、引进、留住人才方面采取了多种鼓励措施。比如针对贵阳新获批建设的大数据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本科点、专科(高职)点,将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推荐毕业生到贵阳市大数据企业、科研机构工作的高校、职业院校,每年最高奖励20万元;对入选贵州“百人领军人才”和“千人创新创业人才”的大数据人才,首次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奖励等等。
相比较而言,甘肃省的人才数量较多。截止2015年,两院院士共19人,领军人才1008人,省内各类创新平台达575个,各类各级科研院所132家,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高新区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8个、高新技术企业320家。当前,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怎样用好人才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确保各类人才“留得住”。把留住人才不能只挂在嘴皮上,而是在工作上给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在生活上給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在发展上给人才提供更多出路,在政策上给人才提供更多优惠,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2)要确保各类人才“用得好”。要凝聚合力、鼓浓氛围,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抓好人才工作,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政府人才政策要保驾护航。在当前全国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之时,为吸引和集聚大批高層次人才,甘肃省委省政府也要像贵州那样不惜代价,着力出台人才专项政策,真正为良好的“三创”投资环境保驾护航。
4 要舆论造势,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极尽宣
传之能事
舆论造势始终贯穿于贵州打造大生态、大扶贫、大旅游的每个时刻和每个环节。一方面,利用自身气候特点、民族特点和产业特点广泛推出特色,提出“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宣传标语,既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也得到上级部门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还让全省干群看到了贵州的希望,从而增强了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宣传造势,激发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群体,关注神秘爽爽的贵州,激发了各地客商对贵州优惠条件的青睐,从而推进大生态、大扶贫、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化交融的枢纽, “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不仅具有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甘南香巴拉、黄河风情、麦积山、崆峒山、黄河石林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精品旅游景区,而且还有庆阳、会宁、腊子口、哈达铺等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白龙江、小陇山、祁连山森林旅游胜地。这些年来,甘肃旅游宣传尽管亮出“组合拳”,但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甘肃省旅游文化宣传造势方面,应围绕“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运筹,推出典型报道,在全国陆续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地毯式的宣传造势和营销推介,全面提升“大美甘肃”旅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甘肃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
[参考文献]
[1] 马刚,许邵庭,王鲁铨,等.为贵州点赞 为小康实干[N].人民日报,2017-09-08.
[2] 李彦丽.大数据让贵州看清后发赶超之路[N].第一财经日报,2017-07-06.
[3] 万秀斌,汪志球,郝迎灿.贵州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N].人民日报,2016-05-24.
[4] 陈敏尔.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N].贵州日报,2017-04-25.
[5] 吴婷. 贵阳启动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N].贵阳日报,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