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概述
2018-05-14郝晶符国基
郝晶 符国基
[摘 要]海南省旅游发展随着海南经济重心持续转移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本文通过从海南年鉴以及海南生态环保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官网收集资料,梳理海南旅游业重大历史事件和相关法规条例等文件,回顾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海南旅游发展经历了从“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定位到重视发展生态旅游阶段,再过渡到实施国际旅游岛战略并开始逐步深化阶段,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随之经历前期萌芽、起步阶段、重点发展阶段。
[关键词]海南;生态旅游;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热带湿热地区,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拥有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国唯一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四周环海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出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0世纪80年代西方提出“生态旅游”概念,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生态旅游的核心要义是:生态保护是前提;环境教育是责任;社区参与是保障。近年来,大众旅游作为海南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旅游负面影响开始显现。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并以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成为海南旅游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历史事件和相关法规条例梳理海南旅游业以及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划分出以下阶段。
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回顾
改革开放之前,海南岛是一个封闭的岛屿,经济发展主要以热带农业和林业为主,旅游业发展几乎一片空白。海南省旅游随着海南经济发展重心持续转移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支撑。
2.1 1978年—1991年,海南旅游业起步阶段
随着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海南旅游业才逐渐发展起来。1983年中央决定加快海南开发建设以来,海南旅游业逐渐成为海南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尤其1988年建省和建立经济特区后,旅游业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建设的热潮,旅游景区(点)也在不断地开发建设、发展壮大。但这一时期,由于对海南资源认识和定位存在误区,经济发展还是以农业、林业经济为主,为此以牺牲生态環境为代价,全岛森林锐减、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环境保护仅限于污染治理,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严重。
2.2 1992年—1998年,海南打造“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生态保护意识觉醒
1992年,海南省提出以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带动海南经济起飞。同年5月,海南省制定《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目标是把海南建设成为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1996年,是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的一年,海南经济泡沫的破灭,使海南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之路。同年,海南确定了“一省两地,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中,“两地”是指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三足”之一包括“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该战略延续1992年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把海南岛打造成为国际性的热带海滨度假胜地。
经过1996年至1998年的重点建设,海南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休闲度假旅游地形象得到国内外游客认可,国际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已初步形成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的旅游接待体系,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优势产业。这一时期,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布局是以海口、三亚等重点区域,亚龙湾、南山旅游文化区等景区(点)为建设重点,注重开发海南岛海滨旅游资源,民族文化风情旅游开始发展,产业布局集中在东部海岸带,对海南岛中部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岛外海洋旅游资源开发较少。海南省旅游行业规范也紧随全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相继出台,颁布实施《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旅游法规。海南省地方性旅游法规条例走在全国前列,推动海南旅游业规范、健康发展,有利于海南省依托独特资源走“旅游强省”的道路。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海南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条例》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贯彻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旅游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应当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这说明海南已经注意到旅游业过程中“开发和保护”两者关系紧张,相互协调发展才是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3 1999年—2009年,生态旅游的起步阶段
1999年是海南省发展战略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折点,海南生态省建设正式启动。海南省先后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围绕生态省建设,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定位发生变化,在《纲要》中有明显体现,《纲要》中建设生态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生态省的旅游业发展必须把海南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旅游开发要服从于生态环境保护,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旅游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倡导文明旅游”。
1999年,海南旅游业从此开始走进新的历史拐点。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生态环境游”主题系列旅游活动,海南岛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围绕该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例如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举行中国生态环境游海南开幕式,99文昌椰乡生态游、儋州文化生态游、99中国(海南)学生生态夏令营等。通过系列推介活动,生态旅游开始走入岛内旅游界的视野,岛内游客从新的视角体验海南岛的生态环境,入岛游客对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留下更深的印象。
在景区建设方面,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生态旅游主要依托区域,在保护区内展开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主要包括森林公园、动植物园、海洋生态旅游区等,例如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物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沙海洋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景区。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也不断丰富,在发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游、康乐保健游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为内容的旅游产品,重点推出海洋生态游、热带雨林考察游、动植物观赏游、登山探险游等专项产品,建设生态多样性博物馆、青少年生态科教基地,举办生态主题夏令营等。
2009年1月1日,中国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在三亚举行,表明国家对这一时期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认可,对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期望。
2.4 2009年至今,实施国际旅游岛战略,重点发展乡村和森林生态旅游。
随着海南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逐渐清晰,在“生态立省”战略基础上,为实现海南开放、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给予海南省更加开放的出入境、航权政策和更加灵活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开放政策,海南旅游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
2010年6月,海南省颁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类型的生态旅游,把热带农业、文明生态村、风情小镇和旅游结合起来,把热带雨林资源优势和旅游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为规范生态旅游开发,海南省于2011年相继出台《海南省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森林生态旅游管理规定》,引导森林生态旅游发展;2014年出台了《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规范乡村旅游发展。这表明海南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加深入,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添磚加瓦。
3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海南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开发与保护并行,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重心之一。现阶段海南生态旅游逐渐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模式,颁布相关法规条例,坚持生态原则,保护为先;建设一大批具有良好生态基础、生态教育功能的旅游精品景区,如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南湾猴岛、兴隆热带花园、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等;在旅游行业中就业是海南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最主要方式,例如海南三亚六盘村在亚龙湾度假区内打工的人数约占社区适龄劳动力的60%,政府除了鼓励社区居民在旅游景区、酒店等相关行业就业,还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技能,提高社区居民的业务能力。生态旅游成为海南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42).
[2] 唐少霞.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3] 符国基.生态省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4] 刘俊,楼枫烨.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J].旅游学刊,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