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及社会秩序探析
2018-05-14谭丽丽
谭丽丽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也仍遭遇到了发展中的阵痛。笔者就是基于这样的新形势背景和现实需求之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所发生变化及应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型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秩序
[中图分类号]D92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革的不断优化,取得卓越成效。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致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变化,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这种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把握才能更有效避免发展中的瓶颈,才能更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目标的实现。
经济是基础,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笔者以期通过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旨在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财产或者说资源;二是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变了,与之对应的上层建筑或生产关系也应相应发生变化。
1 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及特点
纵观历史的发展,经济结构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从内容上来看,基本上都可以歸结为生产结构、收入结构、分配机构、消费结构四类;从时间上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1949年至1978),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至(1979年至2009年),第三个阶段为2010年至今。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结构当中最大的支柱就是土地经济。
1.1 改革开放前30年经济结构及特点
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个时期乡村政治运行体制实行党政合一的人民公社和村大队集权制,经济上属于高度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生产方式上实行集体劳动,劳动者对集体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实行高度的公有制。
此时,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比较单一,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都统一由集体支配。农村经济的特点是高度的计划经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是劳动者的劳动归集体所有,集体再实行按劳分配,吃大锅饭,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挫败;二是生产工具落后,土地是农民唯一谋生手段。
1.2 改革开放后30年经济结构及特点
这个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1世纪初,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公社大队变为了村民自治委员会。改革以农村集体土地承办经营制的确立为起点,解放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农村经济由集所有权经营权为一体的集体经济转向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多元经济。分产到户,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激活了农民的劳动和生产积极性。
该时期经济特点是,最初以生产资料集体(主要是土地)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相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分配上劳动产品在向国家上交部分承包费用后,由劳动者自由支配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可以进行自由消费和交换。另,耕地的承包经营权为30年,加之到期后可以继续承包,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承包权和经营权。这个阶段劳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没有强制性,只有自发性和自觉性。属于个体经济,自由经营。
1.3 当前正在发生变化的农村经济结构
这个阶段以本世纪初为分节点,以2006年取消农业税为标志。国家不但取消农业税,还实行种粮补贴,鼓励农民种地。该时期农村经济的特征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现了分解现象,即承包经营权由承包人可以同时享有承包权人和享有经营权人的角色。土地,形成了三权分离的状态。土地所有权为村集体所有,承包权为村民享有,经营权为实际经营人享有。
2 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秩序问题
马克思主要原理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应该是相互适应的。而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不少的新变化,以下主要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分析改革变动所带来的变化:
2.1 第一阶段:农村社会相对有序但一定程度上以公平和自由为代价
这个时期,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生产力不发达,劳动产品实行配给制,物质资源比较贫乏,吃饱穿暖是第一要务。个人、家庭生活对集体组织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大家都比较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邻里之间的矛盾较好处理,基本上由大队进行调解,大家在生产资料上互通有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这阶段的社会秩序有效,但是在公平和自由上受到一定的牺牲。村民往往要无条件服从大队的管理和指挥,没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余地。
2.2 第二阶段:农村社会相对自由但无序凸显
这个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极大解放,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大,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附于集体和他人。处理相邻生产生活关系上,人们宗族观念较薄弱,不再遵从乡规民约,自我利益为主。道德和非强制性社会规则对人们失去了应有规戒作用。
另外,人们对法律虽有一定的芥蒂,但是仍存侥幸心理。个体经济地位提高,人们不但淡化了传统乡规民约这样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作用,也无视法律的存在。传统社会习俗的约束力奔溃而法治应有的作用没有建立和发挥。
2.3 当前面临建立新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强制管理和第二个阶段的自由发展之后,当下农村社会秩序正在发生变化。实行集权性的强制管理和任其自由发展的社会秩序,都会走向事物的两个极端。当下农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更大的解放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提高,私有财产一定程度聚集,土地虽然是农村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和资源,但不是唯一。在第二阶段基础上积累起来社会问题多样,如果再任其发展,农村社会秩序最终将会更加无序。
因此,当下农村社会亟需建立新的有效的社会管理秩序。使当前的农村社会既自觉遵循传统道德礼俗的规范和约束,又严格遵守法律,知法守法,做到礼法结合,充分发挥德礼的教化作用和法律的指引、评价、预防、教育和强制作用,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相处有序状态。
3 农村社会秩序重建的几点思考
如上文所述,自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传统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需要重建和完善。以下是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思考。
3.1 建立法治秩序
法治至今仍是最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就当下农村社会面对的突出问题来说,法治是最有效和首先要考虑的。農村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人们经济地位变了,生活更加自由了,但是社会思想没有变,法纪观念淡薄,思想和行为反而变得更加自由和散漫,甚至不羁。当然农村社会现在法律意识也有一定提高,但不一定是法治意识提高,也不一定是经济行为和友好行为。面对这些问题和特点,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实施法治。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让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人心,让人们知道守法受益,违法受损受害。树立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是剖析发生在农村的法治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村民进行类似以案说法式教育,让其知道遵守法律的益处和违反法律的代价,同时也要防止诉权滥用,滥用诉权绝对不是法治,也不是经济。
3.2 重塑道德秩序
社会清明和谐目标的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相安无事,法治和德治缺一不可。法治和德治,二者在社会秩序形成和培育中,相辅相成。当下正处于礼俗受创,法治待兴的关键期。若一味强调法治,而不注重礼法教化,一则人们会处于高度的他律之下,社会关系会非常紧张,人与人之间会非常冷漠,互相仇恨;二则法治本身的治理能力是有限的,好的社会风气得不到张扬,一旦法治稍微出现问题,社会秩序将处于高度混乱状态。因此,任何社会,无论法治如何完善,都要重视道德秩序的建立,把道德秩序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底线,人们只要在道德秩序下活动,基本上就不会触及法律的红线,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一条道德底线和一条法律红线来规制,人们自然和谐相处,井然有序,其乐融融,相安无事。因此,当下应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秩序,重整农村社会风貌。
3.3 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秩序
道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看不见的法律。而要使道德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把道德的力量有形化为一定的社会规范。这就是在道德和法律之间再增加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这个秩序要注意不能超越法律,也要抛弃传统道德中与现行经济秩序相矛盾和落后的道德因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了,道德秩序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墨守成规照抄照搬,但是传统的优秀道德仍要继承和发扬。
简言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当下农村社会秩序存在的问题,根源就在于当下农村生产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法律秩序等与之相对应。
[参考文献]
[1] 刘士宣.关于三农问题与农村新秩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04).
[2] 车文辉,文魁兴.农村纠纷多样化与农村社会秩序整合[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 张义博.当前我国 农村经济形势及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