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的探索研究

2018-05-14金燕苗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整合微课信息技术

金燕 苗洁

[摘 要]项目化课程自创设以来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项目化课程改革在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方面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了教学实践工作的肯定。颇具时代特色的微课为项目化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讨话题,本文结合《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需求,就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项目化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项目化课程在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课程实践教学效果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开展已经成为了高等职业教学领域不可缺少一项重要内容。于此同时,微课技术不断成熟,凭借优越的技术支持力、优越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宠儿”。微课的出现与应用为信息化项目课程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由此在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的整合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以《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就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进行探讨研究。

1 项目化课程概述

1.1 项目化课程的定义

项目化课程是“行为导向”教学课程的一种。项目化课程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此来完成相关项目任务。项目化课程的出现与应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表现,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落实人才战略的重要保障。

1.2 项目化课程的重要性

项目化课程的创设与应用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将整个课程的设计中心再一次焦距在“学生”这个核心主体上。项目化课程在整体设计理念、设计流程方面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授课内容的需求,同时能够在课程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此外,项目化课程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是教育改革过程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应用课程。

1.3 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微课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普及的影响下,与教学相结合所生的一项颇具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相结合能够发挥两者的优势,信息技术为项目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为学生参与项目化课程提供便捷的资源条件。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发展能够为项目化课程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为深化项目化教学效果提供便捷途径。

2 微课理念下项目化课程整合设计初探

微课为项目化课程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与技术支持,将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在项目化课程中的参与度,同时为《国际商务单证》的学习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微课理念下项目化课程整合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2.1 整合原则

第一,坚持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设计需要坚持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基本原则。在微课信息技术利用过程中,突出对于具体项目设计的实际支持力,培养学生面对项目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实欲望。

第二,坚持实景模拟,技术支持。《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整合要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从专业技能知识、操作技能要求两个角度来对微课模式进行设计,由此来形成相互支撑的教学模式。

第三,坚持学生本位,科技辅助。信息技术在整个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學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帮助学生吸收、消化任务项目。

2.2 设计思路与目标

在具体整合设计中,对于微课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支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对于可利用的具体信息项目进行明确。与此同时,要紧扣《国际商务单证》对于学生理论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审单、填单、制作、突发问题处理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外贸单证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正确识别外贸单证的风险与风范。

2.3 课程内容设计框架

2.3.1 设计框架与内容选取。《国际商务单证》项目化课程主要包括对课程认知、基础业务、单证办理等内容,因此在整个整合框架中要找准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内容的契合点,将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作为整个项目化课程创新设计的基础。以《审证与改签》内容为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展示具体的审证与改签技巧,尤其是在审证知识点方面进行强调,强调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时将易错问题进行整合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图片指示功能对于相关课程要点内容进行强调。同时将综合类习题录入信息系统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利用网络提交,对于学生的实际课程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2.3.2 课程组织。整合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要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关信息技术辅助必须贴近职业岗位对学生问题处理能力的需求。项目化课程设计所选择的具体任务项目必须具有可实践操作性与挑战性,可以利用微课信息发布平台对于具体项目内容进行提前预知,同发布整个课程的要点、难点,允许学生利用微课资源平台进行信息搜集,鼓励学生利用微课交流平台与同学、老师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对于相关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与探讨。

此外,微课信息技术应用体系要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于学生的任务完成体情况进行层次划分与讲评。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利用微课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成绩评分。

2.3.3 信息技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资源库建设在整个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资源建设需要由核心网络技术与授课资源两个部分结合而成。核心网络技术需要引入相关微课软件系统支持,由此形成一个“客户端-教师-学生”的多维参与模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功能板块实现动态项目记录与统计。授课资源需要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信息进行筛选录入,注重相关资源与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度,将信息技术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长久性教育工作来开展,注重发挥信息资源建设对于整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影响力。

2.4 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实施保障

信息技术与具体项目化课程的整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障,因此高等职业学院在实施整个课程整合之中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由此用于手客信息技术的引入、客户端的开发及维护,及时将现有的微课教学技术、教学客户端引入到课程实施中,为项目化课程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由此来为整个项目课程整合提供必要的运营保障。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对于授课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高职院校要注重对于授课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拓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多元化的途径,将理论授课、实践学习作为重点,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整个课程整合的第一保障。

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工程,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盲目求急,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整体整合进度。

3 结语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普及为现代化教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凭借优越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效果,微课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项目化课程整合的探索,将会在未来教学过程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整体整合模式与方法也将会越发完善。整合后的项目化课程将为深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培养职业性高等技术人才提供重要的途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黎望怀.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电子类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8).

[2] 方玲玉,陈光荣.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项目化课程开发及优化诊断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3] 於南军,李珍荣.以项目化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

猜你喜欢

整合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