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图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8-05-14宋秋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振兴乡村战略

宋秋

[摘 要]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昌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文结合辽北地区经济实际,探讨地方农业的振兴策略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同类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昌图县位于我省北部地区,是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镇,以产粮大县著称,几年来,我们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几个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对地方经济振兴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 抓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首先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够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未来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就要继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是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根据昌图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优势特点,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符合自身的支柱产业。重点打造各区域的特色产业,依托现有的“付家源”地理标识认证、古榆甘薯产业基础等优势,建设以昌西北傅家镇、古榆镇等“六镇一场”为主的花生、地瓜产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国美”“九星集团”和地理标识“昌图黑猪”的带动作用,建设以昌图镇、老城镇、太平镇为主的猪肉食品加工特色区域;依托长发镇辽河源的地理优势位置及宝力农场稻米产业基础,建设辽河沿线稻米生产加工示范区域;依托八面城镇畜禽加工龙头企业、朝阳镇蛋鸡养殖、四合镇“豁鹅”地理标识等优势,建设昌北畜禽养殖加工示范区;依托昌图东部山区的特有地形优势,建立以寒富苹果、榛子为主的山区林业经济区,利用这些区域优势,重点打造示范新型经营主体。二是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走“产业扶贫”道路的新思路,助力脱贫致富。昌图县以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品牌创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挖掘、特色农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将现代休闲农业观光与辽河源头自然风光、东部天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榛子苹果生态园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相结合,创建观光休闲型、养生度假型、文化旅游型和乡村体验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达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打造品牌效应。“梧高凤自栖,花香蝶自来”。无论是特色产业还是旅游项目,只要有品质,就自然能吸引人来消费,注重品牌效力,保证质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坚实有力的特色品牌。为此,昌图县引导和帮助合作社进行无公害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地认证、地理标识认证,引进新、奇、特、优品种和新技术,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创建自有品牌,力争打造精品。

2 抓脱贫攻坚,促社会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的几千万贫困人口。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帮扶对象要准。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重要抓手,识别扶贫对象的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做到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扶贫对象进入帮扶范围。第二,帮扶责任要清,昌图县充分发挥“五个一批”工作部门的主体责任,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驻村工作队的重要责任,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第三,帮扶措施要实。以贫困户为中心,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档案管理等方式,确保扶贫资金发到贫困户手中,扶贫资金用在扶贫项目上,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3 抓绿色发展,促和谐共生

几年来,昌图县一直在注重资源節约,实现生态保育,产品质量全面发展。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推广畜禽、秸秆、废弃物处理新模式,降低农业污染。比如近年来,每到春秋季节,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了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何做到全民共治、源头防止、打赢蓝天保卫战,就要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快建立产业化利用机制,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措施,比如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培育农业绿色发展的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评价体系。等等。

4 抓文化建设,促乡风文明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的持久性的工程来抓。一是抓基础建设,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完善镇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图书室、大舞台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城乡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抓平台搭建,促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搭建活动平台,激活群众文化细胞,更好地让群众唱主角,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抓氛围营造,促文明乡风形成。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公益广告、开展志愿服务、道德讲堂和文艺演出等形式,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热情。通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夫妻、好儿女、好婆媳等文明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乡风文明氛围,促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四是抓机制建设,促责任落实。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督查、列入各级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列入党员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把乡风文明纳入村规民约建设,指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文明风气,采取教育引导、现场处理、规范管理等措施,遏制大操大办酒席等不文明之风。

猜你喜欢

振兴乡村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