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及完善对策

2018-05-14张康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建设银行

张康利

[摘 要]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建设银行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所占地位日渐显著,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仍需改进。本文以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以内部控制环境现状为主,在研究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现状之后,发现了其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这五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内控环境建设、风险评估建设、内控活动建设、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系统的建设方面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的情况下,银行贷款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却在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形下,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基层内部控制的效率。黄伟宏认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商业执行是否到位,是否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等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梅丹(2013)对2009-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1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比例显著提高,但中国当前内控缺陷信息披露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披露水平较低,信息含量较差。

Hermanso(2000)调查了9个不同财务报表使用团体用以分析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要。结果证实所有使用团体都认为内部控制报告更重要,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同时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引导,而大家对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信息没有太大反应,与个体投资者和内部审计员相比,经理人更不可能认同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Bronson等(2006)通过比较分析1998年397个中等大小的公司,测试公司特征与公司年度报告中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自愿性间的联系。发现有高销售增长的公司更不可能自愿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同时证明公司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可能性与公司大小、审计委员会会议数量、机构股东百分比、收入增长之间正相关。

1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控制环境方面

内部控制环境对全体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行为导向有很大的影响,并在其他要素的正常发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现状来看,商业银行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少。本文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内部控制政策不够完整。内部控制政策并不能很完整地覆盖商业银行管理层部分,同时并无法很好地为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审计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指引。其次是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公司在提升员工凝聚力和激励员工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也是企业在面对市场和外界的一项重要标尺。然而我们往往只考虑它的对外意义,却忽略它在内部的重要性。

1.2 风险评估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视可能不够。从经营管理方面来说,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考核准则依然是老套的存款金额、总资产规模等。这样的模式并不能有效控制经营活动所带来的风险。第二,缺乏统一性。大多数没有设立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即使设立了,但其职能不是对风险进行全面的、适时的、具有前瞻性的评估和管理。

1.3 控制活动方面

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按规定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和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仍层出不穷。

首先,针对内部控制的措施完善不够好,制度建设比较落后。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够全面。商业银行在识别风险、处理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主要还是靠人为判断,对于自动化机制的应用还不够全面,使得判断结构有一定的隐患。 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信息化系统相对滞后。

1.4 信息与沟通方面

首先从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来讲。银行基本建立了各种机制,但一个相对全面的信息系统仍未完成,无法进行获得、识别、加工和报告这一系列活动。其次从信息披露的程度上来讲。有很大一部分尚未披露过内控审计报告或评价报告,更甚者,有的城商行没有自己的官网(如贵州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深度明显不够 。

1.5 监控方面

虽然多数银行都专设了执行内审的部门,在监事会下也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在高级管理层中设立审计部等,便于对内部控制实施检查和评价,也建立了包括规定监督评价的执行部门、对象以及内容的内控监督评价体系。但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内审部门对操作风险的监督管理实施的应对措施还不够完善,对高层管理的内控监督工作职能设计不健全,管理层甚至不清楚监督的程序。

2 完善建设银行河南省支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内控环境建设

首先不仅要对银行法人治理机构进行完善还要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方案、监督机制。其次是管理者、员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各级工作人员的素质在银行的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同时也决定银行自身内控文化的发展。因此,在优化商业银行内控环境的过程中,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操守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2.2 风险评估建设

2.2.1 培养新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企业整体到每个环节再具体到每个人员,要求每一个环节上的每個人员都要有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培养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则要求所有人员对风险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对内部控制制度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2.2.2 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在董事会、监事会等的协助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风险信息能够在整个系统中得到准确、及时的传递。内部审计部门结合外部审计特点依据全行风险管理政策对各基层业务部门的实际操作进行审核评价,银行风险管理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内部审计的评价,最后的评价体系也要得到格外的重视。

2.2.3 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应对机制

首先,以相互牵制为原则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文件,在所有可能涉及风险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中设置相互监督的风险控制机制,从宏观上划分不同人员的职权范围。其次,建立完善的分行内部组织结构,健全一级分行的职能分工,以确保风险责任落实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甚至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2.3 控制活动建设

主要包括丰富内控活动内容,构建合理有效的内控管理框架,将针对各项内控活动的规定进行完善。其次,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利益导向在内控建设中作用,加深各个部门树立充分揭示风险的内控管理理念。

2.4 信息与沟通建设

首先要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机制和有效的交流渠道,保证横纵两个维度的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其次要全面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加大信息科技安全、信息系统环境及应用、营业机构建设及运营等方面管理力度,构筑信息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2.5 监控系统建设

各部门及人员需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之间都要协调同步,各项业务办理程序和手续需要紧密衔接,减少矛盾和能耗,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由内部审计部门审查。

3 结语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和加强建设银行分行的内部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最终得出结论: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顺利实现经营目标、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内部控制并不仅仅是一纸规定,而是始终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每个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管理者和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建立认真贯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牢固信念。建设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不断探索、改进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自中国建设银行实现成功上市以來,建设银行分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效祖.浅析建设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

[2] 黄伟宏.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新金融, 2011(07).

[3] 梅丹.中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研究——基于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4] 孙倩.近年来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法律风险控制的研究状况[J].楚天法治,2015(02).

[5] 王宏舟.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运营风险分析与防范[D].复旦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建设建设银行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科技社团服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论建设银行收费系统在高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