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发展提升乡风文明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2018-05-14黄树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礼俗乡风文明

黄树鹏

[摘 要]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标榜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培育“乡风文明”有助于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之美。

[关键词]乡风文明;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既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又要“传承发展提升乡风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此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之美

1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乡村要实现振兴,物质层面的内容建设自然是硬道理,但与此同时,精神层面的内容建设更是离不开、少不了。党的十六届五种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属于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则是精神文明方面的。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要让农村的环境更美、乡风更淳,要让农民的思想更新、素质更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打通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不妨以礼俗为抓手和突破口,承继文明、破旧立新。

中国人讲究礼数,自古也有着“礼多人不怪”的说法。文明的礼数、礼仪、礼节、礼貌是要讲的,这种礼俗不但要讲,而且要讲好。因为他们一方面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着中国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乐善好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作为乡民们内心的普遍认可和共识,他们也起着规范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因此,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传统礼俗、乡规民约,即使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予以保护、传承和发扬。

也有一些所谓的“礼数”发展到今天,不但失了原本的美好,反而成为了人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对于这类陈规陋习,我们则必须持坚决抵制的态度。虽然个别旧俗在民间还有着根深蒂固的根基,但只要我们态度决定、措施得利、方法得当,终有“拔根”的一天。当前,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文明乡风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各地简办婚丧喜事、破除封建迷信等现象已成风尚,重塑文明家風、学习先进文化已成乐事。现代文明理念的不断输入,必将战胜陈规陋习,帮助农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乡风文明需常抓不懈

2.1 搞活农村经济,为乡风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要以农村经济大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努力搞活农村经济,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帮扶、乡村党员干部帮扶和激励机制。筹措建设资金,帮助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才能为美丽乡村的乡风文明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2.2 振兴教育事业,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为乡村引进文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大力扶持本土文艺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繁荣本地文艺创作,培育基层优秀文艺工作者,依托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培育本地区的文化产业旅游专业人才。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产业旅游人才培育机制,搭建本地区文化人才高地和形成人才品牌集聚效应。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经济头脑、法制观念、创新精神、效率意识,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民,为美丽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必要保障。

2.3 加强法治建设,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法治建设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改革和不断健全、创新法律制度。农村乡风各项文明建设始终在法律的范围内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逐步实现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还要抓好有关法律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立对村干部权力的约束机制;最后需要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以普及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法律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2.4 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为乡风文明建设普及现代理念

突出抓好乡风文明建设三大载体: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村民文化广场。道德讲堂主要是“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通过道德讲堂的固定流程,让村民定期走进道德讲堂,接受心灵的洗礼,从而提高村民道德素养。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亲情关照和心理关怀,推动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村民文化广场不仅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日常文化娱乐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美丽乡村既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描绘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美丽乡村不但要美在环境,更要美在人文,既要有乡土乡貌、乡风乡情,又要与现代文明相依相融、相生相伴。以礼俗为本、以礼俗为依、以礼俗为美、以礼俗为荣,才是新农村民俗应有的作用和风貌。

[参考文献]

[1] 裴佩.政治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文明建设[J].赤子(上中旬),2014(09).

猜你喜欢

礼俗乡风文明
明朝人的礼观念及其行为实践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握手”曾是丧葬礼俗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