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4左艳
左艳
[摘 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的发展结构,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省域之间,甚至一省之内的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对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缩小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广东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一省之内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更为严重,广东省也不例外,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突显,在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怎样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1 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
广东省是一个农业较发达的省份,截止到2015年末,广东省总人口达到108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394.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39%。GDP高达72812.55亿元,占全国GDP总值的10.8%,人均GDP达到了67503元,比全国人均GDP高出18152元,资本形成总额达到30374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到3345.5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0.40元,位列全国第六,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3.60%。但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40.63%,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广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工业、商业都非常发达的大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何种状态。通过对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这20个地级市近几年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用标准差反映差异变化情况。
1.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以反映和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对2006年—2015年十年间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统计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标准差趋势。如图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标准差均呈上升趋势,说明2006年—2015年十年间,广东省20个地级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
1.2 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2010年—2015年间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广东省20个地级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如图2-2,可以看出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2010年呈逐渐上升趋势,2014年有所下降,2015年又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差异明显。
1.3 农民消费水平的差异
如图2-3,在2010年—2015年这五年间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标准差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
2 造成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因素
2.1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资源具有稀缺性,在稀缺的基础上资源具有竞争性、选择性、分散性、传布性、增值性,自然资源也有这样的特性。在100多年前恩格斯指出,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劳动生产资料变成财富。恩格斯将劳动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做出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资源类型丰富,地区的自然资源拥有情况和当地劳动力的投入情况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通常情况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主导农村的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主导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是由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在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的差异共同作用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差异。
广东省按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划分为珠三角经济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4个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粤东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4市;粤西湛江、茂名和阳江3市;粤北山区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5市。其中,粤东4市、粤西3市及粤北山区5市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拥有的自然资源差异也较大,自然资源的多寡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地区性经济水平差异。
2.2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差异
基础设施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地区经济的腾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地区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善。并且基础设施的投入具有乘数效应,投入与产出呈正相关关系。如湛江、茂名、肇庆、韶关、江门、云浮、清远、梅州地级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相对农村区域经济较为发达。而珠海市、汕头市、东莞市、潮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较低,农村经济综合水平排名在20个地级市中较为靠后。因此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造成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表3-1所示。
2.3 农村投资程度与农业生产条件的差異
农村对农业的投资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达程度,农业的生产条件决定着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大幅的提高,对农业投入比例越大,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好。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基本证明了这一点。广东省20个地级市中,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韶关市、江门市、云浮市、清远市、梅州市、阳江市这9个市的农林牧渔业的投资额比率均较大。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作为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农村区域经济的投资程度与农业生产条件是造成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
2.4 农村机械化水平与科普程度差异
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生产力的强弱,农村机械化水平及科普程度高低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造成相应的影响。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机械化水平和科普水平的差异,广东省20个地级市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农机化服务中农机户人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数、科普示范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科普水平的高低,广东省20个地级市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与农村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和农村科普程度的差异是分不开的。
3 研究结论
就总体情况来看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从广东省内部来看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较发达的地区和不太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大于我国东、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为突出,这在全国范围内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被扩大,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严重地制约了该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基于分析结果,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受政策、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占有量及农业投资程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差异性显著。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不发达主要受地区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因素的牵制。从综合水平上看,广东省农村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增长势头迅猛,在这20个地级市中只有湛江、茂名、肇庆、韶关、江门、云浮、清远、梅州、阳江农村经济较发达,其余地级市农村经济较为落后。20个地级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应着力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2] 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04).
[3] 谭成林.中国区域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 韦伟.中国经济发展中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5] 胡鞍钢.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6] 罗浩.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6).
[7] 周礼坤.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因及刘策分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8]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8.
[9] 陳再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广东经济,2010(04).
[10] 张敦富,孙久文等著.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08).
[11] 吴殿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