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4王丹崔志超王旭有
王丹 崔志超 王旭有
[摘要]根据对生猪价格盈亏平衡点以下区域的供给影响分析,得出影响生猪供给量变化的根本性原因是重大疫病导致供给量急剧减少和连续深度亏损导致农户资金链断裂,使养殖户退出养殖市场,以致生猪供给量减少到10%以上时,生猪价格才能超过盈亏平衡点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关键词]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影响生猪价格的一些突发事件包括生猪疫情、食品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以及国家对于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等,这些都会对生猪市场产生影响,突发的疫情不仅会造成生猪供给的影响,尤其是疫情的爆发造成消费者心理恐慌,打击消费者消费信心,导致居民降低猪肉消费需求,引起生猪价格波动,给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带来了困惑。通过探讨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对生猪价格变化趋势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加深对猪周期性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为指导养殖户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经验性的依据。
1 生猪价格呈周期性波动
根据生猪价格数据显示,生猪价格波动有一定周期规律。以生猪价格从最低点到下一个最低點为一个周期,从2001年6月至今,我们可以将生猪价格波动初步划分为四个周期(见表1),政府为稳定生猪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建立生猪预警机制等措施,生猪价格走势将迎来“新特征”的局面,从短期来看波动频繁,从长期来看技术和规模水平的变动将提高整体产生能力从而使供给稳定,波动周期明显变长,其中最长年份为5年,最短年份为3年,平均周期为4.3年。总体波动减缓,“扁平化”将是未来猪周期变化的大方向,但中国周期波动的幅度最大达到141%,高于美国和日本。
2 影响生猪价格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因素分析
生猪价格周期性变化规律是由生猪供给量的变化决定的,生猪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是在生猪盈亏平衡点(猪粮比6:1)以下区间。盈亏平衡点以下有关生猪供给量的研判,对生猪中小养殖户经营决策产生误差。因此根据表1划分的四个周期进行讨论重点分析盈亏平衡点以下的各事件对生猪供给量减少的作用效果。
2.1 第一阶段(2001.6~2004.6)
在2001~2003年期间,未发生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突发事件,价格在盈亏平衡点小幅度波动2次,部分养殖户经历了两次深度亏损期后,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市场,导致生猪供给量减少。2003 年4月“非典”疫病导致其流通渠道受阻,改变了生猪的供应格局,期间宰杀母猪、补栏停滞所造成的生猪供给急剧下降,生猪价格反弹,2003年5月生猪价格从5.83元/kg,迅速涨至11月的7.66元/kg,7个月涨幅达到32.5%。2004年的“禽流感”、“霉玉米”疫病,猪肉成为禽类替代品,消费者需求增加,加剧了生猪价格上涨,从2004 年3月的7.9元/kg涨至9月的9.66元/kg,达到周期内最高点,6个月的上涨幅度为22.3%。
2.2 第二阶段(2006.6~2007.3)
2006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该病发病率高,流行区域较广,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很快,通常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发病频繁,出现母猪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产死胎等现象。能繁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可达10%,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最高可达7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率可达20%~30%,病程2~3天死亡。疫情给生猪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先后在全国26个省份蔓延,疫点高达651个。据不同媒体的报道,死亡猪的数量从40万到几千万头不等,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源头上减少了生猪供给量,生猪产业链恢复困难,导致能繁母猪减产,仔猪和生猪供应量相对减少,全国范围内存栏量下降;在随后的几个月中,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2.3 第三阶段(2010.7~2011.3)
2010年7~8月,东北多数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南方部分养猪大省高温、潮湿环境对养猪业产生影响,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病、猪链球菌病、猪瘟、猪蓝耳病等常见猪疫病,疫病种类繁多且危害性大,季节性不明显,疫病持续感染,混合感染,且传播速度快。猪圆环病毒病导致的生猪死亡率在24%~30%之间,猪链球菌病导致的生猪死亡率在17%~23%之间,猪瘟在母猪妊娠期引发流产,产死胎与弱仔,并导致仔猪长期有疫病症状,虽然发病数不高,但导致的死亡率最高,在35%~52%之间。2011年2~3月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小高峰主要是受5号病与流行性腹泻导致大量仔猪死亡,各种年龄猪都易被感染,仔猪死亡率约50%,育肥猪的发病率高达100%。
2.4 第四阶段(2013.4~2015.1)
2013年4月开始进入深度亏损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第一次深度亏损时,一般散户和小型养殖场不会选择退出市场,市场上供给量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经历了2~3次亏损期后,亏损严重的养殖户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市场,而相对大型的养殖场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减小生产,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能繁母猪下降到4289万头,存栏量下降到42147万头。这一阶段也伴随着5号病、流行性腹泻等疾病,但其叠加影响程度较小,未影响整体价格趋势波动,部分养殖户已经历了两次深度亏损期,资金链破裂,生猪价格波动过程中,一般农户经历2~3次甚至3~4次深度亏损期时,被迫退出市场。
3 影响生猪供给量波动的根本性原因
3.1 重大疫病导致供给量急剧减少
疾病一直以来对生猪养殖户的影响巨大,生产经营者对疫病的发生存在着恐惧心理,感性养殖户的认知认为疾病发生就会对生猪供给量急剧减少,会对生猪价格起到有效推动作用。生猪养殖户根据错误依据安排生产经营决策,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事实证明在传统的疾病(表2)中降低存栏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例如2004年的禽流感、2011年的流行性腹泻,他们只是起到助涨的作用,供给量没有大量减少,所以不能影响生猪供给量的变动趋势。加速能繁母猪急剧减少的疫病是疫情持续的时间较长、疫情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例如2007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另外一种情况是很多疾病交叉感染而发生的流行性传染病,例如2010年2~9月蓝耳病、口蹄疫、圆环病毒感染同时发生交叉感染。
3.2 深度亏损导致农户资金链断裂
深度亏损会造成养殖户的资金链断裂而退出市场,但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发生第一次深度亏损时,并没有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是在猪周期的前阶段积累了一定量的盈利资金,对冲第一次深度亏损产生的损失。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饲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部分散户以及小型生猪养殖场抵抗风险能力逐渐降低,经历3~4次深度亏损期,深度亏损对中大型养殖场带来严重冲击一般表现在第3次,导致中小规模的养殖户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减少了生猪的供给。例如,在2001~2003年期间,未出现影响价格波动的外部冲击时,价格在盈亏平衡点小幅度波动3次后,价格才有明显回升趋势。在2013~2015年期间,伴随着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多种疾病,由于疫苗预防效果增强,提高成活率,并未对生豬供给量产生冲击,养殖户经历3次深度亏损期,使市场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回升。
根据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当价格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时,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重大疫病或传染病叠加使供给量急剧减少达到10%上,则会从外因上影响生猪价格变动趋势。另一方面是没有经历重大传病的情况下中小养殖户连续经历深度亏损3次以上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市场。促使生猪价格会超过盈亏平衡点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秀玲.中国生猪价格波动机理研究(2000-2014)[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2] 张晓彤.生猪期货对调控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作用[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20):12-15.
[3] 李威夷.生猪价格波动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4] 刘宏.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03):24-25.
[5] 张喜才,张利庠,卞秋实.外部冲击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07):22-31.
[6] 薛平,曲向阳.我国高致病性蓝耳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05):1389-1392.
[7] 刘艳芳.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规律分析及未来走势预测[J].中国猪业,2012,7(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