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分化表征
2018-05-14周灵
周灵
[摘 要]失地农民社会分化的产生与加重,是一个基于社会比较下的多因子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复杂动态过程,具体表现在城镇身份定位分化的尴尬矛盾、因社会比较产生的分化、社会融入程度的分化,以及阶层差异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分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过程伴随着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内群体间的分化差异,失地农民分化就是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群体内外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1 身份定位分化
失地农民社会分化首先是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分化。失地农民进城后,与原有城镇居民的比较,失地农民失去土地,没有了来自土地的收益,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无法保证其在城镇过上市民生活。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失地农民身份界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从概念界定上看,失地农民这个术语本身就反映出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没地种,农民不种地。从实际待遇上看,H县的失地农民作为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质量较差,收入总体偏低;而作为生活在城镇的群体,没有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没有得到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力度。从社会管理上看,失地农民生活在城镇,但社会归属感却较低,社会参与度不高,基层政府在管理对象认识上仍然按照农民范畴进行管理。这些身份定位不清的問题,导致失地农民在自我认识上的尴尬矛盾心态,同时无形中又拉大了同在一座城市的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差距与隔阂,也增强了地方社会管理难度,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也潜在地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风险与成本。
2 社会比较分化
基于公平理论,即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公平或不平衡,就存在激励的负强化。目前失地农民按照产生缘由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因国家建设移民所产生的失地农民、因地方建设征地拆迁所产生的失地农民。水库移民所产生的失地农民按照安置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复合型、自谋职业型、投亲靠友型。在这种情况下,失地农民不公平感基于时间与空间维度,主要来自五类比较:一是,失地农民自身现在与过去生活状况相比较;二是,相同安置方式下的失地农民与失地农民之间的比较;三是,不同安置方式下的失地农民间的比较;四是,因地方建设征地拆迁与水库移民的不同类型失地农民间的比较;五是,基于不同地域的汉源县失地农民与其他地区失地农民间的比较。在这五类比较中,任何一项比较出现负值,失地农民心理将存在不公平感,出现心理落差,导致其悲观厌世心态。
首先,第一类失地农民自身现在与过去生活状况的比较,在时间维度上,失地农民普遍认为目前与失地前相比较,71.2%认为其收入水平较失地前严重减少,24.8%认为有所减少。其次,第二类、第三类比较上,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访谈,存在就安置地段、土地质量等方面的不公平感。自谋职业型安置方式下部分失地农民,对失去土地后的安置地段不满意,个体经营收益差或是门面难以出租,对于安置地段较失望,因而相较于安置地段较好的失地农民,这部分群体心态不平衡。再次,因地方建设征地拆迁与国家建设移民的不同类型失地农民间的比较,在适用政策、社会保障力度、财力支持力度、心态状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对于第五类的比较在H县也是较为普遍的。安置在不同地域的失地农民在比较中,发现外迁待遇更好,因而县内安置的失地农民对当地实际补偿标准、享受社会保障优待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议与不满情绪。这些不公感在比较中不断强化升级,60.2%(38.3%不太幸福,21.9%很不幸福)受访者认为生活在城镇是不幸福的,70.6%对今后的生活持悲观态度,而71.9%受访者认为其心态处于较差或很差状态。
3 社会融入分化
还未实现身份转变的失地农民,因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观念心态差异等,进入城镇社会融入度与参与度出现了很大的分化。被排斥在城镇社会生活之外,成为城镇中的弱势群体。首先,失地农民年龄差异大,对城镇生产生活的适应度呈现较大的分化。对于年龄较小的农民,能较快融入城镇生活,而年龄较大的农民在访谈中表示不希望失去土地,不愿意离开长期从事农业种植的田地。其次,工作技能上,部分失地农民在自我努力与社会指导下,具备适应城镇发展的工作技能,社会融入较快;而生存完全基于土地的失地农民因失去经济来源保障——土地,进城发展起点相对城镇居民较低,处于城镇边缘,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受到一定社会歧视,心理产生失衡与被剥削感,越来越贫困。最后,政治观念上,失地农民教育水平分化大,一部分失地农民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活动,而一部分缺乏权利保障意识,利益表达受阻,产生无助感。
4 社会阶层分化
失地农民进城,与原有城镇居民之间的差异凸显,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阶层差异拉大,潜在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增强,这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刺痛了失地农民弱势群体的自卑心理。访谈中了解到失地农民因失地前后变化而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在家庭经济压力、受到不公平对待所带来的压力、子女教育压力、找工作的压力或是工作时的压力。在走访H县失地农民不同安置点的过程中,失地农民对其安置地段、土地置换的质量与面积存在大小程度不一的不满情绪,认为将其安置到与城镇居民区相邻的区域,两群体在住房类型、质量、面积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反差,隐形中加深了失地农民处于社会底层的伤痛,也反映出了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社会贫富差距明显,阶层分化。
[参考文献]
[1] 杨兴平,付志宇.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发展,2014(02).
[2] 马骁,张联社,徐晨.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经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