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小麦生产逆境因子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8-05-14张启成刘雪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麦种植改善措施

张启成 刘雪平

[摘 要]受工业生产和环境变迁的影响,全球气候突变,极端气候频发,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深入了解环境的变迁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改进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小麦的生产为例,分析种植过程中的逆境因子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麦种植;逆境因子;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识码]A

河南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有着充足的光能、热能,能够满足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所有需求,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潜力。但是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加上离海边较近,受到海洋季风的影响较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河南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1 影響河南小麦生产的逆境因子分析

1.1 干旱天气

干旱是河南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灾程度重的农业气象灾害。河南省的干旱主要有春早、夏伏旱和秋旱。最严重的是春旱,由于年内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而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量大,春旱出现。在夏季,由于气温高,降水少,光靠人力灌溉难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所以出现了夏伏旱的情况。发生秋旱时,由于受气流的影响,导致全省降水极少,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生长。三种旱情在河南省极为普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干热风

干热风是我国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经常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也就是在河南、河北一带,尤其是河南地区,不仅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棉花与玉米等作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干热风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和雨后枯熟型。在发生热干风的时候,空气的湿度迅速降低,由于空气对流导致风速增大,由于受到干热风的影响,小麦发生卷叶现象,根系吸水不及,灌浆不足,会失去水分,使得小麦的粒重减小,甚至枯萎死亡,最终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1.3 风雹天气

风雹是河南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发生风雹时,冰雹常与雷暴大风结伴而行,由于雷暴大风的移动速度快,往往云到风雹到,顷刻之间狂风大作,冰雹倾砸,大雨滂沱,来势凶猛。突发性强,危害时间短。由于发生时间短,速度快,能够产生极大的危害性。风雹天气主要会使小麦出现大规模倒伏现象,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其危害程度主要由冰雹的程度来决定,严重时甚至绝收。

1.4 洪涝灾害

河南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地区和时间分配过于集中等特点,因而易出现雨涝灾害。洪涝灾害是在排水系统不畅的情况下,由于在短时间内降水量大而造成的一种雨害。它可以破坏道路,冲坏石坝。据统计,全省30年共出现暴雨281次,集中在7、8月份,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1月。河南省丘陵山地面积大,沟壑纵横,且森林草原覆盖率低,一遇暴雨,轻则冲毁粮田,重则人畜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2 解决河南小麦生产逆境因子的应对措施

2.1 干旱的应对措施

首先,在平时,农业部门要做好预防干旱的准备,积极培育能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活并生长的新型品种。要加强对于干旱灾害的风险防御力度,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以提高在干旱情况下民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降低干旱灾害的影响。其次,在出现了干旱等灾情之后,相关的农业部门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防灾减灾工作上,为民众提供旱灾保险及补贴。最后,要大力实行南水北调,将南方充足的水分调至北方解决旱情,同时还要加速灌溉工程的建设,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2 干热风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农田林网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农田防风林、改善农田的小气候来降低热干风的影响。其次,在种植小麦之前,要选择抗旱、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尽可能地错开风季。合理施肥不仅能提供所需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因此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适当增加有机肥和磷肥。最后,要经常对小麦进行浇灌。适量的灌浆水和麦黄水能够降低气温,提高湿度,增加粒重,提升小麦的产量。

2.3 风雹天气的应对措施

在平时,政府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广泛宣传防范风雹天气的措施,提高人们对于灾害防御的重视程度,让人们熟练掌握相关的防灾技术。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风雹天气的预测和报道,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通知相关人员,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

2.4 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要加强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使得在出现强降雨的时候能够将积水迅速排出,减少涝害的发生。其次,在进行小麦种植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进行种植,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同时在洪涝灾害发生前,如果农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最后,在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作物表面的泥沙,及时扶正农作物,让其尽快恢复生长。在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出积水,以免长时间的浸泡对农作物的根系造成损伤。

3 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省的气候条件较为多变,在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同时,也对其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洪涝、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使得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应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做好灾前预防灾后治理,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业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刘涛,任晴.农业旱涝灾害防灾效率的时空差异——河南省各地市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6(01).

[2] 郝慧芳.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北京农业,2015(12).

猜你喜欢

小麦种植改善措施
滨海盐渍化土壤对冬小麦种植影响及对策措施
临沂市小麦种植优势及技术探析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谈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谈当前农机具存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