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有机衔接

2018-05-14李哲白静静马思妍王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农户生产方式

李哲 白静静 马思妍 王健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有机衔接,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发展为具体要求,抓住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探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深化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衔接机制的认识,抓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衔接机制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小农户与现代产业服务体系的衔接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农户;农业服务体系;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主体,主要表现方式为家庭自主经营,在有效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有机衔接中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在充分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放活自主经营方式,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的活力,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衔接。

1    小农户的现状

1.1    土地经营规模小

中国小农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农业经营主体。自古以来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的主要存在方式,从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特点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符合我国生产特点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是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并且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现了耕地细碎化,人均耕种土地较少,规模化种植较少,土地经营规模小的特点,造成土地耕作机械化程度较低。

1.2    兼业程度高且分化严重

据统计2015年,我国2.67亿农户中,经营耕地0.67hm2以下的农户数为2.1亿,占全部农户的79.6%,只有1052万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在2hm2以上。201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2.82亿人,基本上每个农民家庭都有人员外出打工。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进行农业耕作的人数偏低。随着我國城镇化不断发展,依靠农村资源收益逐渐降低,而在外从事非农行业收益更高,因此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高素质劳动力以及知识水平高的高技能人才外流严重,农村发展滞后甚至出现罢耕状况,所以小农户发展处于落后阶段。

1.3    贷款困难,金融服务单一

资金投入匮乏,没有便捷的融资渠道。在小农户方面资金贷款难,由于小农户经济基础薄弱,经营范围窄,程度较低所以农村金融担保不稳定,造成金融机构贷款难。小农户没有充足资金发展,农业大户缺乏资金拓宽经营范围,限制了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慢又会带来融资难,所以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小农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单一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小农户的需求,并且金融服务成本高资金支出大,小农户收益低,没有经济基础支付金融服务费用,导致小农户无法利用金融服务进行自身发展。

1.4    小农户科技利用率低

科技利用率偏低,小农户处于传统耕作型。我国的农业技术已初步形成,但对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利用率偏低,小农户机械化程度偏低,小规模耕地不便于实施机械化,科技技术难以在小农户中实施,并且机械化成本较高,由于小农户资金基础薄弱使得科技利用率较低。

1.5    农产品商品转化率较低

我国小农户种植农作物的销售模式大部分为自产自销,销售渠道单一,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参与度低,大部分小农户将成熟后的农作物卖向收购方或自我食用,商品转化率较低。从现代农业服务角度分析商品化率低的原因有:连接小农户生产农作物和包装成产品面向市场销售之间的纽带较少,需要大量专业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从农产品收购方面分析,农产品成本高、收购价格低,小农户对农产品的买卖减少,造成高质量农产品向商品转化率低。

2    小农户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难度和经营成本都较高

我国小农户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以小农户小面积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只存在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经营,农业大户相对较少,所以小规模分散性种植使得小农户管理难度较高,没有统一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系统管理。

小农户的经营成本偏高,由于小农户的分散性没有统一管理模式,使得在种植农作物的成本增加,喷灌、滴灌、机械化等节约型操作系统难以实施,小面积耕作的特点使得小农户大部分以传统型耕作为主,成本高、收益低。

2.2    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大多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留在农村进行小农户耕作的人员文化程度整体素质偏低,经营方式落后,没有创新观念。接受的教育程度大多偏低,小农户的经营方式为粗放型。农村小农户生产农作物成本高、收益低,使得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缺乏参与农业生产的壮劳力,小农户经营者多为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所以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

2.3    缺乏变革积极性

小农户大多数为年龄较大人员,已适应小农户传统型生产方式,变革积极性低,创新能力差,生产方式单一。小农户都属于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小规模耕作,所以小农户的竞争力较小。小农户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不能及时采用“互联网+”、先进的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造成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缺乏销售渠道变革。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商品性消费较少,同质化也比较严重,当地对其出售的农产品需求量少,大多都为商贩上门收购,运往其他地区进行二次销售,小农户作为传统农业的延续者,对销售渠道了解较少,对与互联网销售渠道更加陌生。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3.1    衔接机制不完善,提供服务单一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衔接模式单一,活力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衔接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小农户是以自产自销模式为主,现代农业体系中农业公司只是提供单一服务,在两者衔接过程中农业公司为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只局限于提供层面,没有推广到农户中,甚至小农户不清楚农业公司为小农户提供的周边服务事项,所以导致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脱离,衔接程度较低。

3.2    生产效率低,供给需求不匹配

小农户供给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小农户单一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其生产效率较低,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导致供给和需求间不匹配。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起到促进小农户生产发展,缩小小农户供给和市场需求差距的作用。所以供给需求的不匹配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

3.3    衔接机制制度不完善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政策不完善,制定吸引大学生高素质人才投入现代农业服务发展的政策较少。保障小农户资金安全政策不完善,小农户经营成本高、收益低的特点使得小农户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小农户融资贷款有一定风险,缺乏资金安全保障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衔接的政策制度不完善,缺乏促进小农户积极利用农业服务体系发展自身、扩大销售范围的激励机制。

3.4    现代化科技利用率低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之间衔接方式科技利用率低,依然是传统的对接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只是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条件进行传统的运作方式,帮助小农户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科技利用率较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在服务小农户生产发展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较少导致小农户销售范围窄、收益小、生产积极性低。

4    通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

4.1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打造綜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技术、销路、科学指导等服务体系,建立小农户生产产品与产品深加工市场销售的纽带,带动小农户发展。开展农业技术讲授课,提供优质粮种,加强小农户土地流转,适度土地规模,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匹配的经营机制,满足小农户生产经营需求。

4.2    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发展,引导小农户多方式参与农业股份合作,加强小农户在现代化农业产业中的参与度,增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的利益联结。尤其是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的规格标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龙头企业建立固定供应农产品的小农户,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小农户生产活力。

4.3    加强政府整体制度安排

政府提供农村就业机会,建立吸引政策引导大学生返乡。加大农业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投入,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小农户发展,降低小农户经营成本,提高小农户经营活力。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支持小农户小额贷款,并降低贷款利息,政府财政为小农户资金安全问题兜底,让小农户敢贷款敢投资。鼓励小农户通过现代农业服务企业促进自身发展,对小农户运用农业服务企业进行生产销售活动进行奖励补贴,吸引高素质人才。

4.4    建立“互联网+小农户”模式,提高生产活力

通过“互联网+小农户”模式提高小农户的销售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体系的有机衔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直接面向市场,通过互联网平台促进小农户农产品销售,政府对运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小农户进行奖励,开办公益性培训课,为小农户互联网销售提供前提条件。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加强龙头公司组建互联网平台销售运营团队,运营团队制定相应的销售条件,根据互联网调查消费者需求制定销售农产品质量标准细则,对小农户达到农作物生产标准的农业公司,互联网销售平台需对农户进行承诺保证一定数量的销售,以此吸引小农户成为本公司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会员,同时可以促进小农户生产高质量农作物,提高农产品整体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同山.土地股份合作社: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01):48.

[2] 王健,解聪,张悦玲.发挥京津冀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34-38.

[3] 高贵如,王健.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受损及合作需求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J].乡镇经济,2008(07):84-87+100.

[4] 李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应发挥大户的三重效应[N].鄂州日报,2018-05-11(006).

[5] 姜长云.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8(02):58-67.

[6] 唐丽桂,黎莉莉,税小华.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7] 饶旭鹏.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社会治理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8] 屈冬玉.以信息化加快推进小农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7-06-05.

猜你喜欢

小农户生产方式
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
乡村振兴:“小农户”要靠“大农合”
适合小农户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
“小农户”与“大市场”
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生产效率的比较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