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行·著

2018-05-14谭国发

新班主任 2018年6期
关键词:顽童科任班级

谭国发

工作多年后,很多班主任會处于职业生涯的瓶颈期,这困扰着大多数班主任的再发展。有人做过影响班主任幸福度的调查,排在前列的因素是“繁忙,琐碎,疲惫不堪”,这种工作状态容易让班主任慢慢产生倦怠感。

语文教育专家、情景教学的首创者李吉林老师送给青年教师“学、思、行、著”四字“成长经”,我认为这四个字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还新术”。

学习,让班主任焕发新魅力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规律可遵循,但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有变化,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这些变化与不同需要班主任去观察,去比较,去应对,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去探索,在读书学习中去体悟。

有一个让几任班主任都感到束手无策的班,学校决定派一个身材魁梧的体育老师去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指望以武力“镇住”学生。这位班主任第一次到班上去,迎接他的仍然是吵闹、追打。班主任气愤地指着那几个顽童:“你们几个跟我走!”几个顽童满不在乎地跑到办公室,自觉地面对墙壁站成一排。

随后进来的班主任哭笑不得,指着操场说:“到那儿去!”顽童们恍然大悟,随即一溜小跑直奔操场,等班主任赶到操场时,几个孩子在跑道上已跑了将近一圈了。这下班主任乐了:这是以前班主任的常规管理措施,学生是思维定式使然。班主任指了指操场边的单杠:“站在这里,看我的!”随后,班主任敏捷地跃上单杠,开始甩大回环,动作优美潇洒,轻松自如,一圈、二圈、三圈,越甩越快,一口气甩了几十个大回环,几个孩子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从此,几个顽童对班主任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班的风气也大为改观。

这是什么力量?这就是班主任专业水平的魅力!班主任专业的魅力来自班主任孜孜不倦的学习。如果我们用已经程式化的方法去管理班级,会很低效,有时甚至会“文不对题”。

班级管理中的新问题,班主任也得用新办法,而新办法则来源于新的理论和实践学习。

反思,让班主任探寻新策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一对“连体双胞胎”。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用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上同样适合。班主任工作“繁忙,琐碎,疲惫不堪”,但还是有不少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尝到乐趣,累并快乐着。

前几年,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主编的《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一书中,以北京西山学校王君老师为代表的16位优秀班主任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细读这些名班主任的事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成长历程:先是一个班级管理的思考者,慢慢成为班级管理的思想者。是的,班级管理反思是班主任成长,走向优秀甚至卓越的必由之路。

苏州市著名班主任吴樱花老师,体育专业出身,其班级管理事迹曾受到国务院新闻办、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国日报》和《新民周刊》的深度报道。她的故事来自转化一个令科任老师都想放弃的、被大家称为“天地间第一恶人”的宋小迪同学。三年内,吴老师顶着各方压力将其留了下来,并为其写了15万字的成长日记。后来宋小迪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在中考中获得全市第一名。吴老师也获得了意外的成长。

为什么其他科任老师都想放弃?可能是因为其他科任老师从常规思维出发,从表面现象分析,从简单方式入手,想一蹴而就地改变宋小迪,结果事与愿违。如此三番五次,科任老师只得失望地放弃。吴老师能成功地转化宋小迪,靠的不仅仅是爱与宽容,勤劳与付出,更多的是反思与研究,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唤醒。吴老师15万字的成长日记,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也应该是反思。这15万字不是爱的流水账,而是对问题学生管理的反思,是吴老师教育理念、方法的实践应用,是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与进阶,是班主任成长的延续与质变。

像宋小迪这样的学生并不鲜见。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这类学生,用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用反思性的教育策略来陪伴问题学生的成长,从而也让自己成长。

实践,让班主任打开新局面

班主任工作经常被形容为“七上八下”,意思是早上七点前要上班,晚上八点后才能下班。早上去了检查学生卫生做得如何,接下来检查早操有没有缺席,早自习有没有旷课,学生在食堂就餐有没有插队,有时还要巡视其他科任老师的课堂一直到晚上学生放学,甚至就寝。备课与批改作业也只能抽空完成。这是一个班主任在初始阶段必须经历的状态,没有这些实践,我们很难在感情上和学生产生深度融合,也难以升华出自己的管理经验与育人理念。

袁隆平,田间地头就是他的实验室,10年中有7个春节是在实验基地过的。年过70的他每天还要坚持下田观察两次。我们都说教育像农业,那么班级就是班主任的实验田,学生就是班主任培植的幼苗,我们只有细心观察,用心呵护,幼苗才能茁壮成长。

当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繁杂的工作中,我们要向魏书生等大师学习,在实践与付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慢慢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慢慢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抱住”到“放手”的转变过程,是班主任成长的基本经历。因此,班主任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理准备,还要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实践付出,最终才可能破茧成蝶,赢得一片精彩。

写作,让班主任问鼎新理念

班主任与其他科任老师相比,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遇到的教育案例也多,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班主任应该把这些案例记录下来,供自己反思;把自己的反思写出来,供他人借鉴。这样既提升了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又带动了同行的进步。教育写作并非一定要“高大上”,其实就是有了观察就记下,有了感悟就升华,有了经验就总结,有了成果就传播,长期坚持就会有成效。

教育写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将班级管理方面的学习、反思、实践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新的理念,并指导和推动新一轮的学习、反思、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班主任在每一轮的学、思、行、著循环中将获得新的成长,从而突破班主任成长的瓶颈期,实现班主任工作的再增值。

猜你喜欢

顽童科任班级
班级“无课日”
孔子劝顽童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路遇顽童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