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点分析

2018-05-14张颖

山西农经 2018年3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分析管理

张颖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对于美化城市有些很大的作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通过各种优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园林绿化工程使城市更美好,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为城市人口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将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3-006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A

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1 绿化专业技术要求高

景观绿化工程是属于综合性工程,其横跨农业、土木、建筑及空间美学等专业领域,致使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掌控的难度提高,单一专业业主或施工者,常无法确切的展现出应有的设计或工程质量。

而目前的工程状况中,最难以掌握及克服的应是绿化技术方面的领域,主要原因为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后续维护的过程中,参与人员中少有具绿化专业技术与经验者,绝多数是由土木或建筑工程资历的人员所担任,致使影响景观绿化工程成败最大的基地土壤及植栽技术问题,无法有适当执行对策,而使工程成果在一、二年内即宣告失败,业主也必须在往后的数年内,不断地投入新的建造成本去改善既成的环境景观。植物的形态指数通常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枝/根比:S/R=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二是品质指数=植物干重(g)/[苗高(cm)/地径(mm)]+[枝重(g)/根重(g)]。

1.2 正确把握绿化工程管理对象

绿化工作即是将植物由原植地移植至定植地,所以初期苗木均是处于愈伤期及适应期,生长量少,故其需肥量极低。绿化工程施工期及初期半年间,并无土壤肥力添加之需要,所以绿化工作之土壤改良着重于土壤酸硷值(PH值)调整(化学特性)及土壤结构(物理特性)的改良。在谈及土壤改良物前,必先对土壤添加物的分类与农业用词作一清楚的区分及了解,由于景观、绿化工程以往并未被列为工程类,所以在工程质量管制系统、规范或检验制度上,均未得到相关单位之重视与着墨,致使许多技术规范及检验标准混乱、谬误,导致的结果就是绿化实务技术、工法严重误传,施工无法确实,以谬为正,长期绿化工作效果不彰,绿化成本不断无效投入。

景观、绿化工程土壤之规范及施行技术,建议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20%、腐植质达10%以上(体积比)、pH值(5.5~7.0)。故可先将设计栽植用原土壤依国家标准检验进行有机质含量及酸硷值测验分析,再依得到的有机质含量与规范标准的差值,以体积比的腐植质混入土壤中改良。例如,若土壤有机质含量检验结果值为7%,而规范值为20%,则施工者提出土壤改良计划,说明以何种类的腐植质为改良物,进行改良。

2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成本管控

2.1 选择正确的植物种类及熟悉供应市场状况

绿化工作要确实获得成效,减少植物的损失,在不同的种植或摆设空间中,除装饰的要件外,应依其环境条件,慎选能适应该环境的植物种类,方可使绿化的效果持久,植物不易因不适应种植或放置的环境而夭损,另外也会使照顾的工作显得轻松而有趣。

进行绿化的成功要件,除上述植物生长机制所需条件为原则外,所造成的景致其观赏性是否能持久、植物生长是否能日益增进,是绿化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目前的绿化工作,其效果常是短短一、二年时间,甚至在许多案例中,其造景的观赏价值维持不到一年。深究其原因,影响已完成之绿化景观耐久性的因素中,事后的维护固然重要,但最初的规划设计及树种配置却是决定的关键;也就是说,树种、种植技术及空间配置的规划 设计一旦确定,便已大致决定了此绿化方案是否有成功的潜能了。若能有成功的规划设计,后续再配合适当的园艺技术及质量控制,便可充分的将绿化的成效展现出来。

2.2 成本预算要准确

在进行绿化工程管理设计时,即应将会影响景观耐久性的维护成本、维护技术、植物生长特性、植物生命周期等因素,纳入设计考量因素,以有助于绿化成效的维持。例如以营口港龙港花园二期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前整理绿化用地所需成本进行分析,具体见表2。

其中材料费包括水费、柴油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机械费包括自卸汽车8t一台,已知该园林绿化工程占地12 000m2,因此根据表2相关的成本计算,得出该园林绿化工程整理绿化用地需要的成本为

90 720元。

2.3 选择质量优良苗木

谈到造景或绿化工作,对植物这个主要素材当然必须先有所了解。植物是人类取自于自然界的资源,其在于人文社会中的发展,就如同生产粮食的农业一样,是因应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群落扩充的破坏,优美的植物群落逐渐退离我们生活的范围,现在再将植物找回人类的生活圈是一件重要的事。環境绿化就是依循这样的诉求,而发展出的人工绿化技术。就苗木生产而言,以往的生产技术及对苗木处理方式早已偏颇,多年来苗木质量并未有明显的增进,只是因二十多年来民众对绿化的材料质量要求不高,普遍对栽植知识不足,致使苗木质量长期由产业界主导,不仅苗木价格混乱,在生产者成本考量下,市场长期供应粗劣苗木,民众渐渐习以为常的将错误生产的苗木视为理所当然,因此亦严重的阻碍了苗木产业技术的发展。现今都市中或道路旁到处可见畸形怪状、生长不良的树木,或久久无法成荫的树苗。这些都是长久以来政府或民间机构在绿化环境时,对苗木这项素材的质量过度忽略所致。

3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3.1 种植前基地整理

植栽区的基地整理除前述土壤质地、基本整地及杂物清除外,排水及保水也是种植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

植栽区排水与土木工程的排水设施的目的有些差异,植栽区对外来水源希望能流入土壤中,并保留足够供应植物生长的有效水分,但又不希望已超过需求的水量停滞于植栽区超过 24小时。所以,植栽区的排水及保水设计及施工其实是个高难度的工程项目,一般常见的植栽区排水设计方式,采用地下层透漏式排水系统及地面层排水设施双管齐下。

3.2 地面层排水设施

3.2.1 整地排水坡度。植栽区土表整地仍需要有排水坡度(1~2%),将多余的水导到植栽区四周,以便排入基地排水系统。

3.2.2 植栽区边界沟。设置自然形式的草沟(弧形浅沟,以维持空间使用安全)、景观排水沟,条状沟需间隔设置集水井,由集水井以暗管连结到基地排水系统或贮水箱。

3.2.3 植栽区内的集水井。较大面积的植栽区,应于适当面积即以整地手法,在区块排水坡度的低点配置集水井,以暗管连接到排水系统,有利大量降雨时基地的排水,亦避免植栽区积水及含水饱和的时间过久,造成土壤含氧量不足,植物根部窒息死亡情形。

3.3 保水

土壤中水分不仅是供植物生理化学反应所需的水分,也是土壤中养分、氧气移动及进入植物根部的媒介。也就是土壤水分的供应状况是主宰植物生命、生理、生长高度等要素,过多及不足都会影响绿化的成效,植物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讲求的是有效水分,其学理有些复杂,只要注意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壤土为佳,土壤中要有能留住较多有效水分的保水物质,基地排水无积水24小时不退的情形,整体上就较接近植物所需的基地水分管理环境。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求工程施工方面的专业技术,对于施工者的绿化专业理论知识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良好管理,不但使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效益提高,而且对于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娜.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7(14):194-194.

[2]丁建领.简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点[J].现代园艺,2011(8x):156-156.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工程分析管理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论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