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妈”的班级叙事体
2018-05-14鲁红梅
鲁红梅
众多词汇中,我独爱“生涯”一词。生涯意味着求索的坎坷,岁月的叠加,便有了绚烂的沉淀,迤逦的风光。杏坛人生,七年有余,我的教育生涯有起有落。在我的德育后花园——班级主阵地,我领略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心灵呼唤心灵、以心灵理解心灵、以心灵耕耘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的教育真谛,沉醉于灯下走笔静思的自得其乐,以班级叙事体记录我的班级团队行走踪迹,烛照我与他们的共同成长。
第一次集合——寻找我给你们的“座右铭”
终于“重操旧业”了,心情是复杂、忐忑的。两年未任班主任,不知宝刀钝了没有?慎重,因为身上的责任;喜悦,终于拥有一方德育后花园,可以尽情开垦,播种希望,像老农一样守望丰收的季节。
我单枪匹马用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换来了窗明几净的教室,接着布置了黑板欢迎语,以及讲台上一盆绿意葱茏的吊兰。然后,我开始苦读档案,就家庭情况、特长、初中评价、住址、生日等做了详细记录。
第一次见面,我送孩子们什么好呢?左思右想,我决定亲手给他们写新高中寄语和能够鼓励他们的座右铭。
张薇:“青春自有一股灼目的美丽,能歌善舞的你选择了艺高,就该奋力拼搏,华丽转身!”
李欣怡:“资料袋里看到了你相当多的证书,这些骄人的成绩,无论是800米还是英语,都离不开汗水的浇灌!新的高中学习生活,相信你一定能驾驭好!”
向婧语:“我在资料袋中看到了一张116分的数学卷子,以及古诗文默写的奖状。这是个用心的孩子,我这样想,也期待她会更用心的。一定!”
一个晚上的奋战,终于落笔写下最后一个标点,我长吁一口气,心中底气不禁多出来几分。
【班妈后记】首因效应与善用优势
学生第一天与我见面,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他们新奇又有些雀跃地去找寻贴着给自己见面语的桌子。教室里很安静,带着新生入学独有的羞怯。但这安静又不同寻常,因为他们坐得笔直的身板,朝气蓬勃又充满期冀渴望。有些学生后来对我说,求学生涯里他们从未享受过这种待遇。夏雨的妈妈还告诉我,孩子把小纸条小心揭下,压在家中书桌的玻璃板下,现在每天上学都很开心,也比从前爱学习了。一张小纸片因为有了真情、智慧,便具有强大的魔力!
我想到了首因效应,心理学指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教育心理学也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贴在课桌上的见面语,开好第一次班会,下好第一个“指令”,上好第一次课……这些“第一次”对于整个班级团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怎样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呢?我想到了魏书生先生的一句话。他说,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大的资源就在自己身上,守住我们的优势。开学第一次集合,一切尚在雏形。身为女性,我擅长操持家务,于是我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窗明几净;作为语文教师,一手字加满腔热情,于是我以薄纸一片承载衷心寄语,让这次集合快、齐、静!
第一次整队——善始未善终的诗歌朗诵晚会
开学已半月有余,学生们刚升入高中,新的伙伴、新的环境,在短暂的适应期后,他们便熟络起来。你会弹吉他,她会跳爵士,这个是B-box达人,那个会演绎翻版的“江南style”。无奈学校一时也没有提供展示的平台,这天他们正好逮着一个机会。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诗歌,学完后大家诗兴大发,于是精心准备了一个诗歌朗诵晚会,从主持人到节目单,再到串词和配乐,他们热情似火,很快便落实了。
颇有意蕴的开场白,真挚感人的朗诵,抒情贴切的配乐,我都被深深陶醉了。倒数第三首诗歌节目前,主持人走到我面前,请求给同学们几分钟游戏时间轻松一下。我欣然答应,毕竟已连续进行了一个小时,而且我还准备了应对弹性时间的讲评及朗诵指导,余下的时间即使除开几分钟娱乐,依然绰绰有余。教室的气氛再次高涨,他们开始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一连玩了三个轮回,直到我提示主持人还有三个诗歌朗诵的节目。三个节目结束后,学生们又央求,再玩抢凳子游戏。想到孩子爱玩的天性,不忍扼杀,加之这个夜晚诗歌朗诵已经颇有所得,于是应允了。可到了离下晚自习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场面已近失控,非我不想管,一则不愿扫他们的兴致,二则轻微提醒也没用,再则也想近距离观察一下每个学生。
逮着一个节目接近尾声,我手执诗歌朗诵点评稿走上前,轻声提示他们归位坐下,可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闹哄哄。我严肃地立在那里,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他们。没过一会儿,教室里就安静了下来。
我手执话筒端坐,他们开始紧张了。当我开始对每组朗诵以及现场钢琴伴奏、才艺表演、小游戏进行详尽点评,教室才慢慢安静下来。点评结束,我说:“今晚大家很快乐,很尽兴,我也终于明白,我们需要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来尽情展示各自的绝技,但是已经脱离了诗歌朗诵这个主题。今天的晚会稍有点缺憾,大家一定知道在哪里。”
充满诗兴诗意的夜晚变成了狂欢派对,作料放得有点多了,晚会善始而未能善终,最后两个诗歌朗诵节目大家基本上没有印象。班级团队需要沉淀的时候不可持續沸腾,需要沸腾的时候就尽情沸腾。
【班妈后记】情绪控制与管理
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一个班级里,班主任的情绪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甚至能引起“蝴蝶效应”。英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方塔纳曾指出,教师的心理情绪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试想,学生们每天面对一个板着面孔、不知何时会爆发的班主任,心中该有多紧张多压抑,他们会由此变得敏感多疑,甚至生出心理疾患,长此下去,整个班级团队必定压抑,不能得到良性发展。所以,在关键时候,班主任一定要慎用愤怒,加强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即使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进一步仔细观察学生,瞬间捕捉学生的细微变化,深入细致体验学生的情绪状态,权衡得失,从而实施教育。
面对这场善始而不能善终的诗歌朗诵晚会,面对付出了努力的他们,我差一点就情绪失控,大发雷霆。我适时控制了自己的怒火,若无其事地进行认真细致又中肯的点评,吸引了每个参与者的注意力,又表示了对他们的理解,最后委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良好的情绪控制拯救了诗歌朗诵晚会,学生既享受了快乐,也受到有益启发。
第一次摔倒——输掉广播体操比赛之后
“第六个出场!”体育委员从主席台飞奔而来,朝我班主阵地打手势示意。学生们一下子沸腾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苦练多日,从动作的整齐优美到队形的艺术变换,从着装的整洁统一到脸上的三原色标志,还有精心排练的三声部《Together》小合唱开场,个性嘹亮的口号,唯一担心的,只有出场序号了。第六,黄金时间段,这是天时啊。
前四个班级不构成威胁,到第五个班级有了亮点,9.55分,学生们屏气凝神,依旧信心满满。终于上场了,近乎完美的发挥,我感到欣慰和骄傲,却也隐隐担忧。
“9.5分!”宛如晴空霹雳,十几秒钟的沉默和零碎无力的疑问之后,陆续有学生走到我面前,“请假上厕所”。我立即安排班长跟随掌握情况并展开劝导,同时对在场的孩子进行开导,告诉他们“别太看重0.05分,这不是差距,也不能说明什么”。这句话不是灵丹妙药,面对第二而非第一的结果,全班沉默了。晚餐后在教室集合,准备参加全校观影活动时,孩子们终于“爆发”了,比如评委“黑幕”,贴吧上开始有人恶意对我班进行言语攻击……我给了他们五分钟时间,余下的五分钟对全班进行了开导,并告诉他们,任何比赛结果都带着人为的主观判断,因此结果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已拥有了充实的过程,并从中获取许多宝贵的人生体验,不必耿耿于怀于结果;应该做一个内心强大的班集体,能够受挫,并挖掘出挫折的最大能量;抛开其他班级不说,有可能我们自身确实还不够完美。
孩子们依旧心绪难平,我知道这是绝好的一个教育契机。当天晚上,我给家长们编写了一条短信——“请帮我转告:孩子们,不可再议论结果,尤其关于评委是否公正的言论,因为0.05分不构成差距。大家回家也不要有过激言论,妄加断言。我们应该有王者气度,弹性和韧劲,也该静下心了,从纷扰中解脱自我,沉心静气,有条不紊,刻苦练习,笑到最后,这才是大智大行。再纠结于此只会消磨精力,目光短浅,而不能从这场竞争和受挫中挖掘出全部力量,亏的是我们自己。请大家缄口,行动!(班妈即日发)”许多学生和家长都给予了积极回应,而这夜过后,班上很少有人再议论此事,也不再理会其他班的“口水战”了。
【班妈后记】教育契机与挫折耐受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就是要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行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提高工作的效率。班主任应具备高于学生的应对“坏事情”的能力,不应剥夺班级“痛”的权利。坏事情未必坏,把坏事变好的過程就是一个教育契机。我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避开讨论结果公正与否,而是悄无声息地把目标转移到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心理挫折,矫正失落情绪上来。挫折耐性是一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人生本就波澜起伏,广播体操比赛于整个人生而言不过是大海的一朵浪花,通过承受小事件带来的受挫感,分析应对态度,扭转心态,使学生深思、反省、锻炼自制力,用理智控制自己,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不是比得一等奖更有价值的事情吗?
班级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在贴吧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写给我的留言,他们写道:“妈, 以后您也会带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希望您能记住您曾经有一群天天午休集体在教室拉上窗帘高歌的儿女们,希望您能记住您曾经有一群一看到钢琴就会弹起那首班歌的儿女们,也希望您能记住今天下午食堂里您陪伴着的一群近乎泪水全都咽到喉咙里的儿女们。妈,谨遵您的教诲,今天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就感谢您,以及感谢今天的失意,换取我们的成熟。”
为人师者的大幸福不正在于此吗?感谢这一次跌倒!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仅有爱是不够的。带上教育的真情,佐以用心酿出的智慧,我们定能达成雅斯贝尔斯所描述的教育境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手中之笔,还将勤耕不辍,忠实记录105班团队行走的磕绊坎坷或者惊喜亮点,以虔诚的心善待教育,善待教育的人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艺术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