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洪县蚕茧收购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14孟伟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蚕茧

孟伟伟

[摘要] 推行“放管服”改革以来,蚕茧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既要保障蚕农的利益,又要能够实现企业效益,维持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考验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个难题。蚕茧收购市场存在蚕农卖“毛脚茧”、小贩“抢茧”、大企业对蚕茧质量要求高等因素,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品牌技术优势,蚕业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从根本上规范产业发展,为蚕茧收购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蚕茧;收购;烘干

[中图分类号]S88.3[文献标识码]B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境内地形以平原、岗地为主。泗洪属东亚季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光能充足,热量充裕,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1     蚕桑产业概况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国内蚕桑产业高速发展期,由于政府强力推动,桑园面积达到近3333.33hm2,先后建设10个蚕茧收烘站,并开办了缫丝厂、丝织厂等后道加工企业,“洪泽湖”牌蚕茧畅销江浙,丝织品进入外贸流通,蚕桑生产曾一度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在蚕茧价格的剧烈波动中,桑园面积不断减少,蚕桑生产萎缩之势持续。2010年以来,全县蚕桑生产一直低位徘徊,到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仅保存300hm2左右。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泗洪县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将蚕桑产业作为农业重点扶持发展产业之一,2018~2020年规划发展蚕桑2000hm2。为振兴蚕桑产业发展,县政府与国家级茧丝绸产业化龙头企业鑫缘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全产业链展开合作,带动地方丝绸产业发展。

2    蚕茧收购市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推行“放管服”改革以来,蚕茧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既要保障蚕农的利益,又要能够实现企业效益,维持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考验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个难题。

2.1     蚕农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蚕茧具有商品率高、加工链条长、用途单一等特点,使得蚕农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产业发展低谷时出现卖茧难,加工企业、地方政府受制于市场规律,对蚕农的扶持有限,造成蚕农对政府出台的奖补政策以及企业做出的“返利”承诺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2.2     加工企业苦于收不到优质蚕茧

优质原料茧短缺已成为国内生丝质量难以提高,尤其是高品位生丝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企业出于产品质量考虑,坚决不收“毛脚茧”。有些蚕农贪图小利,向小贩出售“毛脚茧”,形成了小贩“抢茧”的现象。东部发达蚕区的工作方式在本地水土不服。例如评茧议价时,蚕农不习惯折秤,喜欢“一口价”。

2.3    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强制措施

在“放管服”改革的大趋势下,只要具有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即可合法收购蚕茧。在农产品收购过程中普遍存在收税难的情况,做为当地国税部门执法过程中,只能登记收购者的身份证,采取“秋后算账”的方式予以制裁;市监部门只能检查计量工具是否合规,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蚕农已自行称量,小贩也很难在计量工具上做手脚。这些措施对小贩的震摄力不够。

3    理順蚕茧收购市场的对策

蚕茧收购市场的混乱,根本上在于蚕农与企业未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共赢关系。因此,企业要在产业发展上充分体现龙头带动作用,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让蚕农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获得感”。

3.1    政府和龙头企业要取信于蚕农,兑现奖补和公司返利,让蚕农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蚕农对政府的奖补和公司返利承诺持怀疑态度,为了取信于蚕农,政府的奖补政策和公司的返利必须按照承诺兑现到位,为今后的蚕桑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变蚕农多年以来旧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增加养蚕经济收入。

3.2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建设蚕桑专业村

成方连片发展是蚕桑产业的特点。政府要引导有基础的村居专门发展蚕桑产业,老蚕区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逐渐去除“插花田”。龙头企业在桑园面积较大的村居建立蚕茧收烘站,让蚕农看到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居,重点开展“公司+共育户+蚕农”的模式,先行扶持小蚕共育户,再将大蚕发放给农户养殖,降低农户饲养风险。

3.3    建立蚕桑产业科技示范园

园区以蚕桑产业为主导,实现标准化生产,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能够符合生态循环原则。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龙头企业与蚕农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提供蚕种订购、农资配发、技术指导、蚕茧收购等一条龙服务,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在1.33~3.33hm2的蚕业家庭农场,年综合收入达到1万元/667m2,吸引青壮年劳动力投身到蚕桑产业中,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蚕农按照公司的标准生产优质蚕茧,享受高产优质优价的好处,带动身边更多的蚕农自觉提高养殖水平,形成公司和蚕农获得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建琴,顾国达.世界蚕丝业发展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蚕业,2014,35(3):11-18.

[2] 胡本昌.关于蚕茧经营市场化具体实现形式的思考[J].蚕学通讯,2000,20(2):35-38.

[3] 李建琴,顾国达.基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优质茧丝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17,38(2):1-7.

[4] 汪勇,杨慧君,谢忠良,等.创新发展打造涪城精品蚕业[J].四川蚕业,2016,44(4):7-9.

猜你喜欢

蚕茧
不同采茧条件对茧丝性能的影响
难题
蚕茧茧壳的结构性能分析及其仿生设计
三个蚕茧
蚕茧质量低下的原因及提升措施
古人怎样取出喉中异物
提高鲜茧质量的几项主要措施
康县蚕茧低产原因及对策
卖蚕茧
珍贵的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