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创新研究
2018-05-14赵洁玲
赵洁玲
摘 要:扶贫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介绍了“股份合作制+”扶贫模式、“征信+信贷”模式、土地流转扶贫模式、政银保等新兴扶贫模式的创新之处。基于绩效评估视角,探讨了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减贫;模式创新
近年来,河北省为了跟随党的脚步,争取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不断出台各种扶贫政策,促进了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不断创新,也使得金融精准扶贫绩效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脱贫脚步的前进,脱贫已经遇到了瓶颈,遗留下来的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更深,贫困更集中,有连片之势,导致金融的精准扶贫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也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1]。
因此,金融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评价不仅对金融扶贫起着监督的作用,更能够促进扶贫工作的进步,这也彰显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在日渐创新的扶贫模式之下,分析现行模式的优缺点,对金融扶贫的精准性成效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淘汰不再适用的扶贫模式,对合适的金融扶贫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 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金融扶贫不断地深入,为了使得扶贫效果不断提高,各种扶贫模式相应也需要进行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发挥作用。对河北省现存的几种较为普遍的金融扶贫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剖析这几类金融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4]。
1.1 组织机构不健全,经营管理存在局限性
“股份合作制+”模式是由农户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这类经济组织在适应和开拓市场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出来:首先就是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问题,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信息利用、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成立之初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来说,带头人、财务、经纪人、营销、经营管理这5类人才紧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发展。
在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中,经济组织的制度问题也尤为突出。对于刚成立的经济组织来说,内部组织不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不落实、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急需解决;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是由贫困地的农户财政扶贫资金、土地、房屋和自有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从而取得一定的收益,可以说每位经济组织的成员都是该组织的股东,对经济组织有着监督管理的责任,虽说有的合作制经济组织设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但民主管理、决策、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1.2 “信用”等级划分依然存在信息不完全现象
对于“征信+信贷”金融扶贫模式来说,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信用”等级的划分问题和违约之后贷款的回收问题。对贷款者的信用划分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征信系统,但是即使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征信系统信息的采集有一定的局限性,贫困地区由于信息落后以及金融的不健全,导致信息完整性和及时性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地政府与多家外部征信机构合作,由于信息采集的局限性,征信机构同质化比较严重,信息仍旧不全面。
在“征信+信贷”扶贫模式下,对于违约问题的处理也较为突出,一般来说采用“征信+信贷”模式贷款的农户往往都是缺乏一定的自有资产,借款者都是一些小作坊或格局不大的合作社,竞争力不大,一旦遇上问题,事业难以为继的时候,还款能力会呈现出切断式下降,贷款者所贷出的资金可能会血本无归。因此,在各方面的考虑之下,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使用较为谨慎,对借款者的信用划分较为严格,这不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5]。
1.3 土地流转难以加速
对于双向土地流转扶贫模式来说,土地的利用问题首当其冲,但是由于一些贫困带的农民观念老旧,将手中的土地认为是“命根子”,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等各项开支都要从自己手中的土地上获取,是家人生活的支撑。再加上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地的一些基层干部不重视,对土地流转的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宣传扶持力度不够。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认为土地是否愿意流转出去是农民自己的事,没有真正意识到土地流转政策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好处,没有搞清楚利弊。再者就是农民相关的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有着很大的后顾之忧[6]。
困扰贫困地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的众多问题中,农村地区固有的私下交易这一陋习也不容忽视,也就是流转手续不够正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若是双方仅凭一句话就能够完成土地的流转,其中肯定存在巨大的问题隐患,未来的纠纷问题责任不明确,一旦未来出现任何的纠纷,由于没有具有法律效果的字据、文凭,相关人员解决此类问题会相当棘手。
1.4 貸款手续繁琐,审批效率不高
对于小额信贷来说,一般农民获得贷款的审批时间大于规定的13 d,有时候还远远不止,冗长的审批时间会使农户没能在最佳时期获得贷款,错失了发展时机。
再者就是现场贷款调查重复,举例来说,若是有农民申请≥30万元的贷款,要通过3方共同现场调查的信贷审批程序,也就是农户贷款审批时首先要通过信贷员实施的贷前调查,其后等贷款申请经过“政银保”合作办公室的审批,合作办公室人员与保险公司相关人员会要求贷款信贷员再次向贷款的申请者进行现场检查,这就直接导致农户取得款项时间拉长。
对于贷款现场的调查这部分业务来说,大部分都是基层信贷员做的,基层信贷员一般同时还兼顾其他扶贫地区的贷款调查业务,业务量过大;对于一个信贷员来说,如果其管理的辖区过大的话,会导致信贷员贷前检查和贷后检查的金钱、时间等各项成本增加,在缺乏充分的各项激励制度下,无法充分调动信贷员的调查积极性,不仅会降低贷前调查的质量,还会制约“政银保”扶贫模式的发展。
2 提高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效果的建议
河北省地域辽阔,贫困地区多样化,要使得精准扶贫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效果,促进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几条对策。
2.1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地区的特点之一就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阻碍贫困地区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即使该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得不到发展,这既不利于扶贫的进程,也不利于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7-9]。
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实施贫困地区“窄路加宽”和通村组路建设工程,提高通村路、旅游路、产业路通达标准;全面实施“村村通班车”工程,确保具備条件的所有行政村通客班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形成贫困地区“外通内联、乡村通畅、班车通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好基础设施,为金融扶贫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金融扶贫模式可以得到实施,同时也促进扶贫模式不断改进。
2.2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普及各种金融知识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与贫困地信用环境有着很大关联,因此在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扶贫地区信用环境。在扶贫当地积极建设“信用村”“信用乡”“信用社”,大力普及各种金融知识,提高贫困地的人们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让贫困地区人们了解贷款违约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要对以往恶意违约的事件进行严厉打击,严重的情况还可以记录进贫困档案中。普及贫困户对贷款前后的各种法律意识,了解违约对自身发展的有害性。
2.3 大力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在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抓好科技扶贫,加强科技培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贫困地区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为贫困地区提供生产技术、政策咨询等相关信息。鼓励和引导人才智力向贫困地区流动,实施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本地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10]。
2.4 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制定针对性的评估方案
为了扶贫取得成就,各类扶贫模式相继提出并且得到了不断改进,确定当地的扶贫模式的评估方案,联系其发展的相关产业来确定评估指标和方法,这样这可以真实反映扶贫成绩,不断促进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创新。
3 结束语
贫困地区的政府应该根据当地趋势特点,发挥专业人才的知识特点,积极修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在一些项目比较大的产业上,通过利用PPP融资方式,寻找社会中相关产业的一些优势企业进行合作来发展特色产业。
为了促进贫困地区良好发展,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当地政府可通过基层干部的实地考察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并且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分类,在制定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评估方案时,确定更有代表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并且在实施工程中不断修正原有扶贫模式中的不当之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杨仕晋.“政府+银行+保险”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研究——以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贷款模式为例[J].南方金融,2013(12):72-75.
[2]黄淑萍.树立诚信意识强化合同管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毁约跑路”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甘肃农业,2018(12):42-43.
[3]吴兆鹏.浅谈“政银保”业务发展模式创新与存在问题分析[J].经贸实践,2018(18):149.
[4]张亚利.邢台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7,5(9):113-114.
[5]张缘成.“政银保”破解“三农”融资难[N].农村金融时报,2017-11-06(A04).
[6]刘迎旭.“政银保”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N].中国财经报,2017-10-12(04).
[7]黄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8.
[8]姚洪心,吴伊婷,赵袁军.中小企业信贷、银行规模与征信服务模式[J].商业研究,2018(1):133-142.
[9]张弢.以“征信+信贷”模式全力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J].征信,2010,28(1):58-61.
[10]王洪斌.“征信+信贷”新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的实践及思考[J].华北金融,2009(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