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一起来研究德育

2018-05-14赵坡

新班主任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作为长期耕耘在一线的班主任,我们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德育工作。客观地说,德育工作虽可以让我们获得有关成长的感动和幸福,但同样让我们耗时、费力、操心。在这种心境下,我特别期盼我所做的德育工作能够高效——既帮助学生,也解放自己。

我理解的德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感知自身成长潜力的无限希望,二是引导学生接纳合理的社会规则及科学的个体发展规律,并将其付诸行动,即践行成长文化。这就是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成长的两大抓手:感知成长希望和践行成长文化。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充足的动力,学生才会健康成长。

鉴于上述理解,我认为所谓广义的德育,即教育者通过尝试各种途径让学生真切感受成长价值、成长方向及成长希望的有关道德、思想、政治、法治、生命、心理、环境、艺术等多方面的教育。由此,我觉得教师在理解德育时要避免以下两个误区。

一是把德育窄化为“道德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或“好人”。事实上,道德教育的内涵远比这宽泛。德育除了包含道德教育外,还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环保教育、法治教育、艺术教育等,其范围非常广阔,内容也无比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的政教处、德育处或学生处,均应改名为“成长处”,这样才能从形式上率先改变人们对德育的窄化误区。此外,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一般学校的工作主要分为两类——教学和德育。实际上,课堂上除了要完成教学工作外,都或多或少渗透着德育工作。或者說学校的工作只有一小部分是纯教学工作,其余的几乎全涉及德育工作。由此来看,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将各种规则教育等同于全部德育。时下,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绝大多数学校、班级都在入校第一天就开始组织学生学习校纪、制定班规。规则教育成了全部德育工作的抓手——从早到晚,从教室到操场,从课堂到自习,从头发到服装,无不充斥着规则。这种无处不在的规则教育让学生对德育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破坏了德育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一个非常低浅的层次。

在理解了德育的内涵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德育的目标——到底要“育哪些德”?其实,呈现美好的“德”很容易,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德”的价值并践行“德”的要求则比较困难。所以,德育除了要关注学生每个阶段成长所需要的“德”之外,还特别要注重增强学生对“德”的价值体验及引导学生践行“德”的要求。每次埋怨学生糟糕的现状或气愤学生把德育当耳边风的时候,我们是否认真分析过德育策略的科学性,并下决心全力研究出更具建设性的德育方案呢?这是需要我们长期反复思考的问题。那么,真正的德育应具备哪些典型特征?

第一点,德育应给予学生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这就要求德育的范围必须广阔,内容必须丰富。比如,当今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而以往很长时间是被忽视的;再比如,生命教育已走进很多学校和班级,从而让更多学生开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同样,法治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等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理应在德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点,德育的途径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目前的德育多半是“嘴巴德育”——嘴巴,成为德育唯一的出路。途径的单一,让德育变得枯燥乏味,也让德育彻底走进低效的死胡同。事实上,德育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像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多做游戏;而高年段学生,可以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那些喜欢看电影的学生,可以多播放一些经典电影;对于爱读书的学生,可以多推荐一些书籍……只要我们愿意思考,德育的途径就会越来越多,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德育。

第三点,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有强烈的价值体验。德育活动要让学生体验到其本身的价值,否则德育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不会那样想,也不会那么做,因为对己对人都没什么“好处”可言。有位班主任所带班级在开学初教室的卫生状况特别差,他没有急着去解决,而是静静地等待——让学生充分体验脏乱环境的危害,以促进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清洁环境的需求。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班上大多数学生实在无法忍受糟糕的卫生,此时班主任出马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四点,德育要尽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触动。眼下很多德育活动都是老师们忙得热火朝天,而学生却冷眼旁观。究其原因是这样的德育没给学生带来哪怕一点“感觉”,学生觉得太平常,以至完全提不起兴趣。这就告诉我们,最好的德育是给学生带来强烈感知及巨大触动,让学生置身其中才能给他们带来体验和思考,促使他们因触动而行动。

第五点,德育要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无限希望。无数事实证明,当代教育打压了太多学生,致使这些学生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甚至自暴自弃的糟糕状态。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最失败的教育,因为它导致学生过于绝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德育应该是给予学生无限成长希望。学生只有看到了成长的希望,才有不断向上的动力。

按照上述思路,我在班级开展了长期且系统的德育工作实践,并获取了一些有意义的经验。我将这些经验整理成集,便有了《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一书。应该说,这本书是原汁原味的一线实践结晶。很多班主任读了此书后,都觉得特别接地气,很有实用价值,我想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当然,对于各位同仁来说,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引起大家对德育问题的深恩,时刻提醒着大家要思考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携手找到更多、更好的破解德育低效难题的智慧。如果这本书能达到此效果,那就有更大的价值了。

我最不希望这本书只是给班主任老师呈现一些所谓的技巧和方法,抑或是反而限制大家对德育工作的思考范围、角度和层次。这本书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思考,愿同仁们能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收获更多新思考。

德育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美做好的工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德育吧!

编者按:德育工作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薄弱地位,德育低效是教育界长期以来的现状。赵坡老师的《班主任如何破解低效难题》一书是对自己多年班主任生涯的实践梳理和经验总结。全书从目标、课程、评价、效果四个方面构建系统,提炼出说理型德育、体悟型德育、浸润型德育、期望型德育、惩戒型德育、经历型德育、社会场德育等七大类型,细化为42种科学方法,并配以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将德育目标化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孕德育于平时的教学工作,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打开解决德育低效难题的突破口。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